鄒怡玲
摘 要:朗讀能力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學習語文必備的一項基本能力,通常情況下,良好的朗讀能力不僅能幫助小學生更好理解與掌握相關語文知識,還能為小學生聽、說、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繼而促使學生更好學習進步。那如何有效提升小學生朗讀能力呢?本課題就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例,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方法,以期讓小學生朗讀能力取得更大程度的進步,為今后語文學習鋪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培養方法
《新課程標準》有指出:語文教學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可見,語文教學中朗讀環節教學尤為重要。但就當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展開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還需要教師不斷優化和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基于以上認識,為了真正提升小學生朗讀能力并發展小學生語文素養,我們課題組就專業開展了本課題研究,希望真正提高小學生朗讀能力同時讓學生借助朗讀真正體會文章所包含的情感與韻味,讓小學生語文學習更上一層樓。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重要性
經課題組系統研討,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尤為重要。其一,可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試想,學生在朗讀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理解文章大意,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積極發揮自身教學引領作用,積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朗讀能力有所提升,我相信學生對于文本思想會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繼而課上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最終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其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由于當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還存在朗讀目的不明確現象,就使得小學生語文學習成效及綜合素質難以提升。而通過教師加強此方面重視程度,并創設多元化教學途徑來改善這一教學現狀,我相信小學生會借助自身朗讀能力的提升更好記憶文章內容,并深切理解文章中心主旨,進而促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讀導結合
讀導結合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之有效途徑之一。簡單說,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升學生朗讀能力,就必須給予學生一定針對性的指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提升小學生朗讀效果。那如何做呢?小學語文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科學朗讀方法,如結合自身生活實際,將個體投入到語文情境之中,追尋情感脈搏,準確把握感情基調,最終讓朗讀能力培養事半功倍。
如在小學語文《北京的春節》教學中,為培養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我便先詢問學生我們當地的春節習俗你都有哪些了解,并讓學生描繪一下自己過年時的心情。待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之后,我便再引領學生朗讀課文,這時學生不僅不會抵觸朗讀,還會自發深情的投身于課文朗讀之中,并將自身情感自然流露到課文中,真正了解老北京風俗習慣,并真切感受到作者對北京對當地生活的熱愛之情。由此,通過讀導結合不僅有效點撥了學生,還促使了學生個性化朗讀能力,繼而幫助小學生培養良好朗讀及思考習慣,讓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取得更大進步。
(二)讀練結合
在小學語文實踐教學中,讀是悟的基礎,悟是讀的深入,而練則是讀和悟的融會貫通,更是小學生朗讀能力提升之有效途徑。為此,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加強此方面重視程度,以期通過多種讀練方式提高小學生朗讀能力,讓小學生朗讀能力取得更大進步的同時加深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實現一舉多贏教學效果。
如在小學語文《匆匆》教學中,為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更好感悟時間的來去匆匆,讓學生懂得要珍惜時間,我便在引領學生初讀文章大概內容后讓學生自讀,通過自己反復的朗讀進一步感受文字的優美及隱藏在文字背后深刻的道理。待學生自讀結束后,我便鼓勵學生舉手引領大家朗讀。由于小學生好勝心理較強,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與表揚,我便指定幾人充分小老師進行領讀,從而加強學生對朗讀的重視程度,促使他們努力琢磨與鍛煉,提高朗讀能力。如此一來,不僅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更好感知時間的來去匆匆,還讓學生文本朗讀更加有情感,進而讓小學生朗讀能力在原本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三)讀思結合
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與提升,讀思結合也是一個不錯的推進方式。簡單分析,感情是文章的靈魂,要想培養小學生良好朗讀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融入思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的認識與理解,繼而讓學生吃透文章內涵,促使學生朗讀更加深刻。
如在小學語文《臘八粥》教學中,為讓學生真切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并提升學生良好朗讀能力,我便先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結合問題展開朗讀,以期加深學生對文章理解程度的同時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真正做到以思促讀。如“臘八粥具體講的是什么?”“這篇文章主要圍繞臘八粥講述了怎樣一件事情”“八兒一家是怎樣的一家人?”“這篇文章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等等。通過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朗讀,不僅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了對本文的理解,還在一定程度上啟迪了學生語文思維能力,讓學生朗讀能力真正得到一個質的提升。
(四)讀評結合
“學會閱讀將是伴隨人一生的無價財富”。為什么會這么說呢?因為“讀”不僅僅是看的文本內容,更是透過文字懂得其中的真正內涵。久而久之,學生其朗讀能力就會取得更大進步,讓學生更能讀出文本精髓及美感。對此,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除了以上所述幾點策略外,讀評結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學生朗讀能力之提升,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的合理評價與激勵。只有小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鼓舞,小學生才能更加注重自身朗讀能力的提升,繼而以自身更好的學習狀態投身于今后語文學習之中,讓自身朗讀能力更上一層樓。
如在小學語文《那個星期天》教學中,為培養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我便展開課堂評價,即讓學生朗讀并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因為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欣賞及評價能力,通過讓學生對學生評價,不僅會激發學生學習自尊心,促使學生更好朗讀,還能讓其他學生在準備評價他人朗讀的時間內,增強注意力,調動思考、判斷、表達等綜合能力,達到事半功倍效果。當然,除了這種評價方式,還有更多其他評價方式等待嘗試,這就需要廣大一線語文教師在今后教學實踐中加強此方面重視程度,以期讓小學高年級學生朗讀能力朝著更好方向發展進步。
綜上研討得知,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無論對當前語文學習還是今后更深層次語文學習均有重要促使作用,所以本課題就立足本校實際,從以上幾點展開的具體分析,期望通過以上多元化教學途徑真正提高小學生朗讀能力,讓小學生語文學習朝著更好方向前進發展。但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并非短時間就成實現,而是需要教師循序漸進的慢慢摸索,旨在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朗讀環境的同時為教師教學創造一個更好教學環境,真正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及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6):37.
[2] 曾春秀.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41.
[3] 李艷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朗讀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41.
[4] 賀義清.淺淡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J].小學教學研究,2018(2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