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光瓊 廖國彬
摘要:在初中學段接受教育的學生,其實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樣的“不聽話”。他們是否會表現出叛逆性,與他們接受的家庭教育有關,自然與學校教育也有極大的關系。作為初中班主任,我們要注意發揮出自己的主導價值,我們要注意從學生的天性出發,讓初中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積極地溝通,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信學生的能力,為學生營造適宜的成長環境,進而促使初中學生能夠接受良好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加強班級管理工作,通過優化的班級管理,促使學校教育職能不斷地擴大。本文中筆者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方法
在落實初中班主任的日常工程目標時,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工作組成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教學工作,一個是管理工作。德育教育工作目標的實現其實是將“教學”、“管理”作為載體的。在這一方面,筆者建議,我們要加強班級管理工作的力度。通過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通過促使初中學生獲得更多的成長能量。進而讓學生的內在受到熏陶,促使初中學生突破小我的局限,不再叛逆,進而從學校中的學習者,轉變為生活中的成員。在這一過程中,初中班主任的教育價值無法取代。由此可見,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宜的“小社會”,學生才能健健康康的融入“大社會”。本文中筆者就對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進行了分析。
一、問題分析
(1)對于教師能力要求較高。筆者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大環境的轉變,對于教育者的沖擊越來越大,對于教師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初中學段的班主任而言,他們教授的是正處于最關鍵時期的學生群體,因此他們自身就必須是“精品”。基于此,班主任要摒棄拜金主義、追名逐利等不良思想。教書育人,要秉持淡泊名利的崇高思想觀念,兢兢業業,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端正工作態度,努力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益和管理水平,以身作則,不斷培養出大量優秀的學生,從而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2)應試壓力依然明顯。在開展初中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時,可以發現,我們雖然也在貫徹素質教育理念、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但是,應試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影響我們,而且我們還難以擺脫這種影響。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知識、社會環境不斷變化,一些班主任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已經和時代脫節,逐漸為時代所拋棄,很難適應社會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初中教育的發展完善。先進的教育理念是班主任素質的核心所在,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將利于班主任定好育人標準和方向。例如,一些班主任面對我國應試教育的壓力,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積極性、創造力的培養,沒有滿足新時代對全面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二、方法分享
(1)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需求。這一點不僅僅是對于班主任提出的要求,也是對所有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我們面對的學生群體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不僅僅需要擁有足夠的知識量,足夠的見識,還需要擁有健康的身心。學生在初中階段進入青春期,這個階段對于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而言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時期,班主任是學生在該人生階段的領路人和指導者。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的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成長,以教師的姿態傳授知識,以朋友的身份聆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各方面的需求,給予學生有效的幫助,解決他們在生活與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2)構建可以互助的學習平臺。筆者認為,教育空間中,可以發揮教育主導作用的不僅僅是每一位教師,學生也可以發揮出教育價值,基于此,筆者建議在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要注意營造一個可以互助的學習平臺,進而促使學生之間可以互幫互助,互相監督。不容置疑,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初中班主任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制訂賞罰規則等形式,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精神,促使他們形成互幫互助等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做出應有的學習指導,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3)成為學生個體發展的動力。教師要想成為學生認可的教師,就需要在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找對溝通方法,就需要在引領學生的過程中,分享方法。在這一過程中,筆者建議,我們首先要成為學生實現個體發展的動力。對此,班主任應當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提高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使得學生樂于同教師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時在學習方面班主任還應當多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因為對于學生來說,教師一個肯定的眼神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鼓舞,甚至可能就此改變學生日后的生活。因而,班主任應當耐心傾聽學生心靈的聲音,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
(4)公平公正的看待每一個學生。這一點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群體而言非常重要,他們對于群體認同感最為在意,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他們希望得到同學的肯定。基于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樣才有助于班級良好氛圍的建立。班主任在教學以及管理過程當中,應當細致觀察學生學習情況,不單以學生成績好壞判別學生優劣,對于每位學生的進步都應予以及時鼓勵,因為成績較好的學生需要不斷鼓勵以使其獲得更大的進步;而成績落后的學生則需要教師的鼓勵以使其增強信心。比如,某位同學成績一直都不太好,但教師應當善于尋找這位同學身上的優點并加以鼓勵,因為學生在受到教師的表揚后,就會努力完成教師的期待,進而投入到學習中。但是同樣,班主任也應當找出學生的缺點,在這個基礎之上,采用一些教育以及輔導措施,以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作為一線的初中班主任,筆者認為,讓初中學生發現自己的價值,找準自己的定位,獲得更多的支持,對于他們實現優化成長有極大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高效化的實施班級管理工作是最適宜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司錫齡.試論班主任的時代意識[J].班主任,2004(07).
[2]王慧.以人為本:構建學習型班級的指導原則[J].班主任,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