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茂林
【摘 要】國外私立大學起步于二十世紀初,經過百年來的發展,其內部制度經過了建立、發展、成熟階段。其成熟的經驗和體系為我國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制度樹立了方向與典型。特別是對董事會領導體制的內部控制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具有極高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國外私立大學;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啟示
一、國外私立大學制度簡介
(一)主要制度介紹
1.校長領導制
這一制度的成熟體為美國為典型的北美教育圈。學校以校長為運行管理的核心,同時接受董事會的領導。其特點在于政府無差別扶持、辦學多元化、三份權力分化共行。美國私立大學制度的關鍵在于將權力分為董事會、校長代表的行政、教授領導的學術。內部在三權分立的情況下能夠積極促進目標實現,利益最大化。外部在聯邦政府的扶持下也能得到幫助,多方面保證了辦學的成果。
2.學術領導制
學術領導制的典型為英國私立大學內部治理結構。受劍橋以及牛津大學的影響,英國私立教育以學術發展為方向。內部結構常表現為兩權結構,由學術與行政相輔相成。校長往往是學術領頭人,擁有最高學術權力,在學校中具備著極高的自治權。而副校長同時掌握著行政最高權與學術權力,在行政與學術間成為溝通橋梁。
(二)制度優勢介紹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面對著外部激烈的競爭以及內部變革的需要。各國私立大學教育都在摸索著適合自身的生存之道。總結起來無外乎幾點,一是尊重學術,圍繞學術打造自身競爭力,大力發展科研。二是立足民主,始終以提高運行效率為目標。三是借助政府幫助,大力推動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水平。
二、我國民辦高校內控制度分析
(一)我國民辦高校內部狀況簡介
我國民辦高校發展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的發展勢頭令人嘆為觀止。在辦學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的同時,民辦高校的內部控制卻沒有跟上步伐。與國外成熟、多元化的民辦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相比,國內民辦高校的內部控制體系單一,多者為董事會一言堂制度。讓內部控制很難發揮出應有的職能作用。
(二)董事會體制下內部控制問題
1.組織結構混亂
我國民辦高校常見的權力制度為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然而在實際行當中校長卻對學校的管理往往沒有話語權,實際管理權仍然是董事會。民辦高校雖然擁有獨立的董事會以及執行體系,卻常常發現家族化的影子。學校往往被董事長或投資方影響,校長又聽命于董事,嚴重影響權力體系的穩定。而實際由于缺乏監事會等監督機構,對權力責任的監管不能到位,內部組織結構權力錯綜復雜。
2.內部控制觀念差
從當前法律層面分析,《中華人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以及《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并未對民辦高校投資者的資產歸屬提出規定。由于產權的不確切,這使得資本不會從多方面角度考慮發展。高校管理層意見相對集中利益訴求,偏回報,偏效益,缺乏審計理念。往往將注意力放在了利益、收入方面。而由于內部控制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價值往往不能直接體現出來,難以直接引起管理層的重視。這只會造成更多資源的浪費,無法有效地展現出民辦高校內部控制的職能。
三、對內部控制的啟示
(一)健全法律規章
從當前看,關于民辦高校的法律規章偏少,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在董事會層面,缺少對成員產生程序的規范;董事會責任與權力不匹配;董事會的權力相對過大,有越權、霸權現象。而在監事會層面,內容幾乎為零,對監事會的成立、人員結構、運行范圍、職責權限沒有規定。涉及內部控制的內容則更加少,沒有明確的指引可以指導工作運行。同時由外國辦學經驗來看,政府應該加大對民辦教育力量的幫扶,包括政策扶持,財政福利。
(二)合理構建層次結構
重點工作應該放在理順各層次,權力之間的交錯關系。頂層由股東會構成,承擔責任以及入股義務;股東會作為最高決策層,決策權力授權由董事會行使。董事會有著選聘校長、院長的權力。黨委書記由上級委任,選舉產生。
(三)健全現有董事會制度
改進現有的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度。一方面來講吸收國外高校關于董事會工作體系的成熟經驗,涉及的相關治理管理方法,使決策、咨詢、信息處理與溝通等職能更加一體化;另一方面講,要斡旋好董事會與校長之間的權力分配,明確責任分工。校長為學校行政體系領導人,董事會進行聘任,并對其領導。董事會的權力范圍收縮在高層的決策行為,不直接對學校的行政事務進行干涉。
(四)建立、完善監事制度
成立監事會,大力發展監事會制度。穩定,完善的民辦高校內部控制體系需要由決策、執行、監督三部分構成。三者之間相互制衡,相互約束,使權力與義務得到保障,執行與監督能夠起效。
(五)進行風險管理
民辦高校由于自身的特性,導致其面臨風險環境極其復雜。這種高度的風險在內外部都顯著存在,需要領導者密切關注。一是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學校內控體系應該定期考核并評估當前階段或未來階段學校對于負債以及風險的接受值,采取措施將風險降低。二是對經營風險的控制,民辦高校需要竭盡全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提高社會認可度。如校企合作、就業合作、訂單培養。同時堅持質量辦校的原則,用教學質量來擴大知名度,增強生源數量。
【參考文獻】
[1]蔣惠玲. 美國一流私立研究型大學內部治理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2]白亮.國外私立大學對我國獨立學院內部治理結構完善的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7,30(11):31-36.
[3]應益華,戴柳.民辦高校內部控制研究[J].財務與金融,2013(05):71-80.
[4]張佳春,蔣欣怡,許可,李壽喜,朱艷紅.內部審計在高校治理中發揮作用的途徑研究[J].會計之友,2017(13):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