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言明 崔曉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新能源汽車專業職業教育發展現狀中存在的不足,不足包括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正處于發展狀態;職業院校沒有充分了解社會上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師資力量不能很好應對教學需求。文章還進一步提出了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化措施,優化措施主要包括加強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組織新能源汽車專業“雙師型”教學隊伍以及結合社會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完善新能源汽車專業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培養模式;思考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和人民對環保節能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行業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隨著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越來越大,新能源汽車的專業技術人才的缺口也越來越大。高職院校培養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任務越發重要,不僅僅是滿足職業院校自身的人才培養教育的職能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前進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高技術人才。
職業院校的相關教育人員針對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思考,需要制定適合現代社會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實際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盡可能完善人才培養下培養新能源汽車人才高素質以及高技能的教學模式,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
2 新能源汽車專業職業教育發展現狀中存在的不足
2.1 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正處于發展狀態
職業院校開設新專業往往是在社會對于某一行業有一定大的人才缺口,反映到國家的就業與應聘問題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才會意識到職業院校需要開設某一專業。新能源汽車專業本身就是正在成長的新行業,職業院校在新能源汽車專業發展之后才逐漸開展相關人才培養工作。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和人民對環保節能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專業逐漸成為職業院校的熱門報選專業,但是大部分的職業院校是剛開始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所以絕大多數職業院校沒有建立健全一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教育體系。
2.2 職業院校沒有充分了解社會上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
新能源汽車專業行業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包括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相關技術的研發人才、新能源汽車專業實際生產以及維修人才、新能源汽車專業營銷以及售后服務人才[1]。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相關技術的研發人才需要相關人才教育學校提升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的理論知識能力,盡可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鼓勵學生去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努力專研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相關技能知識,為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相關技術研發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新能源汽車專業實際生產以及維修人才是職業院校重點需要培養的人才,這部分新能源汽車專業行業人才需要對新能源汽車有足夠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熟練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學習過程中盡可能的提高自身對新能源汽車的故障鑒別能力,為自身在以后的生產以及維修工作中可以更好的提高自身工作效率。新能源汽車專業營銷以及售后服務人才不僅需要有一定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相關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習市場營銷學、廣告學、消費者行為學等一系列管理學知識。
職業院校在面對社會對于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需求的現實情況,開設了新能源汽車專業,但是往往存在著職業院校沒有充分了解社會上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就貿然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導致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實際能力與就業需求人才的能力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同時也增強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用人難問題。
2.3 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師資力量不能很好應對教學需求
新能源汽車教師需要是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相關教師不僅僅需要對電控專業、驅動電機專業、動力電池等專業知識有一定的掌握程度,還需要具備系統、全面的通信網絡、充電專業、熱管理專業等方面的知識體系。
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招生人數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而飛快增加,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儲備不能夠及時適應教學需求,往往會出現新能源汽車專業沒有足夠的專業老師進行授課。大部分職業院校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不合理,存在非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老師教授新能源汽車的專業課程,這部分老師通常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沒有過多的研究與了解,只是在自身的專業基礎上去片面的了解新能源汽車,無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正確的教授學生相關新能源汽車的專業知識。
3 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化措施
3.1 加強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組織新能源汽車專業“雙師型”教學隊伍
職業院校需要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具體現實狀況與未來發展趨勢有一個充分的調查研究,結合調查結果進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人才具體現狀,有效預測未來幾年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人才具體需求情況,考慮新能源汽車產業可能會遇見的一系列問題,選擇相對的措施去制定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并且盡可能加強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盡可能組織新能源汽車專業“雙師型”教學隊伍[2]。
職業院校需要學習優秀院校提升自我教學資源的措施與方法,結合自身職業院校的實際教學情況,有選擇的進行學習。首先可以將一部分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定期的去到新能源汽車實際的生產車間以及維修車間去學習,在新能源汽車企業去實地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對專業技能技巧的熟練掌握。在去企業學習的過程中,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還需要去詢問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進一步了解企業對于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具體實際需求,將需求作為自己的教育方向,將職業院校的學生們培養成更加適合社會就業需求的人才。
職業院校還可以將新能源汽車專業的高級知識分子以及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聘請到學校,給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以及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企業與職業院校直接溝通,將企業的實際運用理念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普及給職業院校。
3.2 結合社會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完善新能源汽車專業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3.2.1 結合社會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
職業院校需要與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展多種形式、多樣內容、不同角度的合作活動,盡可能的進行社會與教學的雙方相互促進,例如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維修過程與實際教學過程對接、新能源汽車實際職業標準與職業院校專業學習課程對接、新能源汽車用人需求與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對接等。不僅如此,職業院校需要結合社會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去調查分析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實際情況,將院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招人制度進行合理匹配,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職業院校就就專門針對企業缺口人才類型進行專業培養,讓新能源汽車企業一直參與職業院校的人才教育培養工作中,起到一個引領方向的作用。職業院校還可以與新能源汽車企業共同構建一個新能源實訓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高職院校的實訓實力,還促進了高職院校的校園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有效落實,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培養了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的企業意識,為優秀的專業人才就業打下夯實的前提基礎[3]。
3.2.2 完善新能源汽車專業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職業院校的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落實好完善新能源汽車專業系統化的課程體系的工作。將典型新能源汽車的工作任務為主要形式,對新能源汽車的專業課程進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隨時引入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工作案例,將典型新能源汽車的工作任務擬定為高職院校教授課程的教學目標,依據職業能力分析和技能培養目標來合理地搭建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4]。做好“工學結合”在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保證學生們在學習中提升自我的實踐操作能力水平,在自我動手實踐中學習到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相關理論知識。
4 結語
總而言之,新能源汽車專業是職業院校的朝陽專業,不僅僅國家正在大力扶持新能源企業行業的前進發展,學生們也對新能源汽車專業有很大的興趣,職業院校想要落實好自身針對新能源汽車人才的教育工作,需要結合社會企業的實際用人情況,制定能夠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實際需求匹配的人才培養方案,健全科學的新能源汽車的專業課程體系,不僅如此還需要培養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教師的專業素養,加強職業院校與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溝通交流,為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推進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5]。
參考文獻:
[1]戰桂芳,紀克玲.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職業,2019(19):48-49.
[2]董偉.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設計研究[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0(01):75-77.
[3]郇延建.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7(16):17-18.
[4]武曉斌.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體系建設研究——關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7(10):18-21.
[5]侯遠欣.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基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J].現代商貿工業,2017(0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