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心闊
摘 要: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將職業院校汽修專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作為職業院校汽修專業的基礎性課程,汽車底盤電控技術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已經不能有效地適應當前的汽車維修工作的發展,所以對汽車底盤電控技術得課程教學改革顯得尤為必要。作者就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希望能提升汽車底盤電控技術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教學
當前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汽車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新能源汽車的橫空出世,在汽車制造中電子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使得汽車的整體構造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樣也讓汽車養護技術標準提升了。當前社會,對于汽車底盤電控技術的檢修人才需求量是不斷地增加,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教學一直處于不斷調整和改革的狀態,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專業性人才,促進我國企業養護技術的提升。
1 進一步明確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的開設目標,培養社會所需的專業人才
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體系中,《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也是對學生實際檢修能力進行衡量的重要指標。這門課主要讓學生學習如何進行檢測以及設置檢測,通過這門課的學生,讓學生清楚汽車的基本構造,特別是汽車底盤的控制機構,了解其工作原理,對設備的障礙學會分析,能夠找到故障原因,提出具體的怎斷依據和檢修方案。因此,這門課的操作性是十分強的,需要學生根據具體故障來分析原因實施檢修,是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相結合的一門課程。
學生要在這門課學習之后,對專業的汽車底盤電控操作系統和工作院里要有清楚的掌握,同時要會熟練使用各類檢修方法。同時,還要強化對故障的自主化處理能力,對汽車底盤電控技術知識的學習和新技術的領悟能力,自主地制定出檢測計劃,對課本中有關汽車底盤電控技術做到熟練地應用,對實際中遇到的問題能夠熟練處理。最后,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社會溝通技巧,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促進職業學校汽修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
2 當前教學方法比較滯后,不利于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對于汽修專業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課程教學,因為專業性程度高,時間要求高,所涉及的知識是十分多的。一般的課程講解將利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同時,也要看到職業學生的本身文化基礎比較差,僅僅依靠單一化的課程理論講解將不利于學生對具體的知識點做到充分地掌握。在職業院校汽修專業,很多課程的理論老師和實訓老師不是同一個人,老師的講課風格不同,理論課和實訓課在時間銜接程度不高,使得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不能及時在實訓課程上進行檢驗,這樣不利于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還有實訓課程教學需要的資金量是比較大的,一些學校的教學資金匱乏,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對技能實訓不太重視。雖然理論知識掌握了,但是還是不會解決實際問題。理論課程講解也比較單一和枯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往往不感興趣,主動學習的意識不高,這些都將影響到學生對汽車底盤電控技術的學習。所以,要加大對課程教學的改革力度,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不斷地優化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汽修專業人才。
3 對教學計劃合理制定,積極開發教學資源,強化校企聯動機制
職業院校根據汽修專業的教學計劃,實施模塊化的教學模式。汽修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發展軌跡都比較明確嗎,汽車機電維修、汽車售后服務等都是汽修專業的學生以后的就業方向。所以,老師在制定教學大綱的時候要以就業崗位為核心,來制定科學化的教學計劃,以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為追求。要根據汽修專業的四大重點課程,比如說自動變速器、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等,這樣就能主題化地實施教學工作,對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做到進一步的明確。同時,加大對有關知識的外延和技能操作方法的教學,充分開發各類課程教學資源,靈活應用各類教學手段,讓學生對每個知識點都能做到全面地掌握。
4 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利用好網絡資源來開展教學工作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使了教學技術的現代化,也是使得以往枯燥的理論教學將變得更加豐富。在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教學中,老師可以充分地借助多媒體教學形式,將微課、網絡社群等新的教學形式引入其中,這樣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對學生的學習好奇心是一種很好地激發。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借助多媒體來對課程素材進行播放,以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來對教學內容作形象化的展示,這樣就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讓學生理清不同知識點的邏輯關系。在課堂教學結束后,老師還可以將教學重點內容制成微課讓后發給學生,借助微課新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隨時可以做到學習,學生對重點教學內容就可以反復觀看。老師還可以借助師生微信群等突進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鼓勵和引導學生強化自主學習能力。借助互聯網平臺來強化師生之間的交流,及時對學生的疑惑進行解決,準確、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這樣才能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提升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
5 注重實踐教學,建立良好的校企聯動機制
汽修專業教學課程的實踐性是比較強,單一地依靠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將不能做到對知識的良好理解,要積極實施好實訓課來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才是課程教學的根本目標。所以,在電子底盤電控技術課程教學中,老師要強化實踐教學的力度,加大對實踐教學的設備投資力度,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地參加實踐教學活動。從軟件上,強化對汽車底盤電控技術的課程教學資源開發力度,強化老師的培訓力度,確保師資力量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使得教學軟硬件都能滿足汽修專業課程教學的發展要求。同時,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要強化對汽車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的聯系,構建產期長期合作共贏的模式,這樣為社會培養定向型人才,積極為學生提供各類教學實踐機會,促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有機地結合。同時,學校與汽車生產銷售企業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選派老師到汽車生產企業來參與具體的工作,提升汽修專業課程老師的實踐教學水平。組建各種類型的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做到理論知識和具體實踐相互結合,實現對汽車底盤電控技術的融會貫通,真正地培養處高質量的汽修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6 結束
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要求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教學要不斷地調整教學方式,這樣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汽修專業學生的技術能力水準。汽車底盤電控技術作為職業院校汽修專業學生必要要掌握的關鍵性技術能力,需要老師在當前的課程教學中加大教學方式的改革理念,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充分地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來推進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同時加大實訓課程體系建設,做到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雙管齊下,這樣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培養出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技能豐富的汽車修理人才,實現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馬愛靜,韓金庭.基于超星學習通的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以《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為例[J].汽車實用技術,2018,No.263(08):199-200.
[2]楊坤全.“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課程教學設計——以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6(04):56-57.
[3]吳春輝.汽車底盤的保養與維修方法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8,(0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