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期教育改革下,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踐行這一觀念,小學語文將拓展閱讀融入在教學過程中,讓閱讀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分析拓展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并在結合實際教學基礎上,探究拓展閱讀具體運用策略,以此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方法: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作為學生文學積累基礎階段,也是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拓展閱讀,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知識,也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同時,通過拓展閱讀,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給學生塑造正確思想觀念的同時,為后期知識獲取積累經驗。
一、拓展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激發閱讀興趣,培養主動學習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拓展閱讀在小學語文實際運用,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意識。閱讀是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師應該適時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后,將學生引進語文課堂,結合學生閱讀興趣,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讓興趣作為學生學習方向,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同時閱讀拓展是語文教學的補充說明,是發揮閱讀靈活性,讓學生自由閱讀,掌握學習主動性。
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閉著眼睛,聆聽老師對課文的誦讀,并配合流水、鳥叫的課堂錄音,讓學生有身臨其境般的感覺,好像桂林優美的風景就在他們身邊,教師用創設情境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對桂林山水產生向往,這樣在課堂結束后,教師就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更多關于“桂林山水”的文章和圖片,讓學生對拓展閱讀產生興趣點,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豐富語言知識,積累學習經驗
小學語文是學生語言積累階段,拓展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語言知識,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語言學習經驗。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中對教材的閱讀,已經不能滿足學生語言積累需求,因此,只有拓寬學生閱讀范圍,才能增長學生見識。
例如在學生學習《詠鵝》這首詩后,讓學生自己去了解作者駱賓王的故事,結合詩中詩人對柳樹的描寫和贊頌,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更多關于贊揚柳樹的詩歌,或者學習詩人其他的故事。教師還可以組織古詩朗誦比賽,讓學生在互相交流和傾聽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學生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節課后,給學生推薦相關的童話故事,幫助學生進行拓展閱讀,讓他們在閱讀積累中,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三)學會運用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學習,除了讓學生積累語言知識,也會幫助學生使用語言,提高閱讀感可以幫助學生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幫助學生學會使用語言,就是幫助他提高寫作水平。
(四)陶冶道德情操,塑造正確價值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拓展閱讀,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和閱讀課外書籍,學到更多故事,認識更多優秀人物,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榜樣,并且通過作品中的榜樣人物,找到自己人生方向,并在不斷閱讀中,逐漸建立道德體系,塑造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同時,拓寬閱讀可以擴大學生閱讀范圍,使學生通過大量閱讀積累知識,領悟文學作品思想,除了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自己人生觀念,同時也會通過閱讀量增加、閱讀不斷深入,在學生道德體系完善后,提高學生道德情操。
由于小學教材內容有限,為讓學生精神世界進一步充實,教師應該積極在教學中開展拓展閱讀。例如在學生學習了《黃繼光》這節課后,為讓學生深刻體會英雄精神,引發情感共鳴,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更多的革命故事,讓革命先烈的形象刻畫在學生腦海中,讓他們感受到英雄的愛國之心后,樹立自己的遠大志向。在學習《一夜的工作》這節課時,教師應結合課文最后一段:“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
二、拓展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
(一)以教材為基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是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所編寫,教材內容有較高學習價值和文學價值,而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習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師在進行拓展閱讀時,應該立足于教材,在學者對教材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教材內容,創設有效情境,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例如在學生學習《小獅子愛爾莎》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用生動的語言講述小獅子愛爾莎和“我”的感情,它勇敢地保護著“我”,更像是“我”的朋友。在故事講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有沒有像“愛爾莎”這樣的朋友,再讓學生說一說他和這個朋友之間都發生了什么故事。通過情境創設,教師不僅可以完成教學內容,還可以結合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給學生推薦其他有趣故事,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方向。
(二)以學生興趣為基礎,創造良好閱讀氛圍
小學語文教學,是為學生獲取豐富知識,拓展閱讀作為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給學生提供正確閱讀資源、創造良好閱讀氛圍尤為重要。在拓展閱讀時,教師應該適當引導學生閱讀方向,在肯定學生閱讀興趣前提下,幫助學生篩選一些積極向上且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閱讀作品,保證學生閱讀時間充足,閱讀書籍內容于學生健康發展有益。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較為枯燥,教師通過閱讀趣味性,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促進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感受閱讀氛圍,同時教師開展拓展閱讀,應該尋求家長配合,共同幫助學生感受閱讀魅力,豐富學生見識,讓優秀書籍給學生塑造良好價值觀,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三)以閱讀成果為基礎,指導閱讀評價
為讓閱讀對學生成長產生深遠影響,教師在引導學生培養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技巧時,還應組織各種閱讀活動,利用閱讀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活動中讓學生分享閱讀感悟,教師結合學生所表達的內容,分析學生是否取得一定進步。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讀后感,讓學生分享自己在閱讀時學到了什么、哪個故事最吸引你。教師再根據學生分享交流的內容,了解學生閱讀成果,再通過學生閱讀成果,對學生閱讀進行評價,適時引導學生自我反思,明確學生閱讀方向,幫助學生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是為適應教學要求,以提高小學語文綜合發展,實現小學語文發展目標。對此,教師應積極采取有效應用措施,使拓展閱讀成為學生積極學習的途徑,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教育改革優化做出貢獻。但教師在拓展閱讀策略實施時,應結合實際,并在不斷探索中,完善拓展閱讀的應用方法,發揮拓展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暢.拓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途徑解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7).
[2]莫洪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6).
[3]蔣鳳鳴.淺議小學語文拓展性主題閱讀的實踐探索[J].中外企業家,2019(14).
[4]韓秀芳.小學語文補充性拓展閱讀途徑探討[J].學周刊,2019(11).
作者簡介:范新豐,1977年生,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