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生涯是人生重要歷程,影響個人價值和職業目標實現,也影響組織愿景、目標達成。職業生涯管理應關注職業生涯的具體構成因素及發展歷程,不斷優化管理措施手段在員工職業生涯不同階段實現各要素目標,促進職業生涯順利轉化,實現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與組織管理能力提升,增強組織的競爭力、生命力。
關鍵詞:職業生涯;因素;歷程;啟示
職業生涯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近些年來,各類組織普遍重視戰略管理和績效管理,而職業生涯管理是實施戰略管理和績效管理的必要前提,分析職業生涯的構成因素及歷程,并對其進行不斷的循環優化管理,對員工實現職業理想和組織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內職業生涯的主要因素和歷程
職業生涯是指個體從進入職場到退出職場的工作經歷,是個人一生中重要的歷程,是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職業生涯具有兩個構成層面:內職業生涯和外職業生涯。內職業生涯是指從事一項職業時所具備的知識、觀念、能力、心理素質、內心感受等因素的組合及其變化過程。
(一)內職業生涯主要因素
內職業生涯的主要構成因素包括:知識、觀念、工作能力、經驗、心理素質等方面。
知識是從直接和間接途徑中獲得并經過總結、提升和凝練的系統化認識,是人類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是從事職業工作的認知前提,結構完善、扎實深厚廣博的知識有助于正確把握工作實質、應用正確的工作方法順利完成任務,適應工作變化,順利實現職業目標。
(二)內職業生涯的主要歷程
內職業生涯發展的歷程主要包括:樹立職業理想與目標、儲備與更新知識、保持與提升能力、經驗積累與應用、樹立與發展觀念、、心理素質支持、職業成就體驗與實現、新的職業理想與目標幾個階段。
職業生涯發展要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目標。職業理想是立足于現實又超越于現實的未來期望,是職業發展的動力。職業目標是職業發展不同階段要達到的狀態和取得的成果,分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目標之間是銜接、遞進關系。職業理想與目標為職業追求明確方向、激發動力,是邁向成功的起點。
二、外職業生涯的主要因素和歷程
外職業生涯是指從事職業時的工作單位、工作地點、工作職務、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等因素的組合及其變化過程。
(一)外職業生涯的主要因素
外職業生涯的主要構成因素包括:職業、工作單位、工作職位、工作職務、工作收入、工作環境等外在職業形式和標記。
職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分工的產物。不同職業具有不同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從個人角度說,職業是個人參與社會分工,利用特有的知識、技能解決社會某方面問題,為社會創造某種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活動。職業為個人提供生活來源,職業具有經濟性、穩定性、長期性等特征。職業的選擇影響個人收入、工作環境、社會聲望和社會地位。職業也是人格成長發展的基礎,不同的職業具有不同的職業規范和職業素養要求。
(二)外職業生涯的主要歷程
外職業生涯發展的主要歷程包括:職業選擇、工作單位、工作職位、工作職務和職稱、工作收入、工作環境、工作地點、職業或單位的再選擇再適應等幾個階段。
外職業生涯歷程首先從選擇職業開始。職業賦予勞動者不同的工作內容,不同的職責、不同的聲譽、社會地位以及不同的勞動規范和行為模式,使勞動者具有特定的社會標記和專門的勞動角色,員工能否利用職業平臺實現人生發展目標,關鍵在于充分認識自己與分析社會發展需要后所作出的正確的職業選擇。
三、管理啟示
實現職業生涯的順利發展需要明確內職業生涯和外職業生涯包括的主要因素及發展歷程,及時提升處于不同階段的員工的職業素質,提供組織發展路徑,促使其順利螺旋式上升,并不斷優化組織管理理念和措施。
第一,充分重視內職業生涯管理。
職業生涯發展的規律是外職業生涯的發展是以內職業生涯發展為基礎的,內職業生涯發展是外職業生涯發展的前提,內職業生涯發展在職業生涯成功乃至人生成功中都具有關鍵性作用,因此,在職業生涯發展的各個階段,個人和組織都應充分重視內職業生涯發展,把管理的重點放在內職業生涯的各項要素培養和發展歷程轉化上。在組織結構完善、職位設置合理,職業生涯通道多元的條件下促使外職業生涯合乎規律的順利實現。
第二,內外職業生涯交替循環管理
首先對員工進行內職業生涯管理,制定內職業生涯各要素績效目標,再提供外職業生涯發展政策、路徑促進實現外職業生涯目標,然后再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內職業生涯管理和外職業生涯管理。在這一過程中始終把職業生涯管理的重心放在每一階段內職業生涯發展上,使其具備工作職位所需的知識,逐漸提高標準,提升能力。不斷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形成正確認識、觀念,培養良好的內在品質,通過信息反饋,強化其經驗積累,每當工作有進步都應獲得來自組織的認可和表揚,使其增強自信心,樹立遠大職業理想,在內職業生涯發展到成熟階段促使其外職業生涯實現,從而使員工感受到事業成功。這一過程不能完全靠員工自我管理。組織必須具備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的系統管理制度。然后在新的職位層級上仍然把重點放在內職業生涯發展管理上,促使其更新知識、接受新的觀念,提升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心理素質,在內職業生涯發展達到績效目標,再次促使其飛躍,成功跨越第二個階段。
第三,采取開放的政策,拓寬職業發展路徑。
實現員工職業生涯發展需要組織有更加開放的政策。在職業生涯階梯方面既應提供顯性階梯,如職務職稱晉升階梯,薪酬階梯,工作輪換階梯等,也應提供隱性階梯,每個人的工作價值觀是不同的,組織的職業生涯階梯應該是多元的,要充分考慮到每一類員工的價值追求,在組織內為員工提供多種角色,尊重其獨特的工作需要和價值奉獻,實現其個性化的職業生涯成功。
職業生涯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重要職能,組織一方面應不斷完善已有措施,如鼓勵員工進修學習,進行學費補償;對員工進行培訓與開發;提供崗位需求信息等,另一方面也應積極嘗試新的措施,如管理人員與員工關于職業生涯發展的互動討論、組織內部設立職業生涯指導顧問,幫助員工職業發展全過程的專業咨詢和指導,幫助員工制定職業生涯指導計劃,提供職業發展咨詢,開展職業生涯發展評估,提供針對管理人員的培訓等,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發揮更好的職能、滿足員工成長發展的愿望,增強組織生產力、競爭力、適應性、穩定性,將職業生涯管理政策措施系統化、制度化。對職業生涯管理的責任,員工和組織應互相協助、共同承擔,以保證實現員工職業生涯發展成功。在社會方面,應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制度、晉升選拔制度、職業發展管理制度、職業發展保障制度,讓每一位社會成員從參加工作開始就具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認知和路徑,制定職業發展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實施職業生涯發展管理,使個人需要和社會、組織需要相結合,增強社會職業生涯管理功能。
參考文獻:
[1]陳金紅.多層次全方位員工職業生涯發展創新與實踐[J].企業管理,2017(12)
[2]劉偉.美國衛生軍官職業發展及其啟示[J].人民軍醫,2016(3)
[3]林澤炎主編.執行職業生涯管理[M].中國發展出版社,2008:47-87
作者簡介:
劉忠華,女,吉林建筑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