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達平 陳元吉 劉蕊 劉博雯 郄若琳 魏朝暉
摘 要:隨著中國與國際接軌,東西方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普遍,了解西方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對當代大學生十分重要,也是學習英語的終極目的之一。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做問卷調查,學生訪談等方式調查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情況,并介紹了一些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徑及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的方法。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文化素養;跨文化交流;語言與文化;英語學習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的形成與文化環境密切相關,沒有了文化的滲入,語言只是一個空殼,不了解民族的文化,便無法正確理解和運用外語。在當今世界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英語已遍及社會各個層次,正確的認識及了解西方文化,也會對大學生有關英語方面的學習起到引導作用【1】。同時,在調研的基礎上,本課題組也發現了一些更好的拓展文化的途徑,并給出了建議。
1.了解西方文化對英語學習及跨文化交流的意義、作用
1.1意義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傳播文化的媒介,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溝通工具。因此,要學好一門語言,就要先了解它背后的文化。通過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可以增強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更好的理解語境,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英語的文化素養。文化的差異總會導致語言學習與交流上產生障礙,消除文化差異,才能更好的交流【2】。因此,了解西方文化,體會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可以開闊眼界,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1.2作用
英語,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活動中出現頻率極高,是世界通用語言,也是很多國家的第二母語。在英語學習中,應對考試已經不是唯一的目的,加強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實現跨文化交流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一方面,跨文化交流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語言及其西方文化的興趣,從而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可以幫助他們找到許多語言知識的來源,使外語學習成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從而使英語學習活起來【3】。同時,本課題組積極拓展對西方文化的各種了解途徑,為大學生的西方文化知識的積累貢獻力量,幫助他們最終做到跨文化交流無障礙,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增強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努力奮斗。
2.我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對西方文化了解現狀的問卷調查情況
我們依靠網絡的便捷性與大眾性,利用線上問卷平臺向校內學生發布問卷,對我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現狀進行調查,此次我們科研小組在問卷平臺獲得有效問卷共370份,數據顯示如下:
2.1關于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
我組共收到男生問卷119份,女生問卷251份;2018級答卷人數135人,2017級235人;在各個院系中,基礎醫學院人數占比最高,共答題325人,護理學院16人,中醫學院3人,中藥學系3人,心理學系5人,生物醫學工程系18人,在問卷數據上可以從樣本比例體現出我校的院系總體人數以及學生性別的比例。
2.2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統計
對問卷的統計顯示,有92.95%的學生表示對于西方文化很少了解,完全不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人數占比很少,分別是3.79%和3.25%;通過對問卷中的有關問題的調查,如對西方節日及其來源的認知等,可以判斷校內同學對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處于一個低于平均水平的狀態,這也是中國在校大學生目前了解西方文化程度的一個普遍現象:大家可以從平時的日常生活以及從成長過程中各個方面接觸到大體的文化內容,但是并沒有對西方文化進行系統的學習,也并未形成框架結構式的認知。
2.3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學習主動性統計
從我們收到的問卷上來看,近56%的同學表示會在學習英語以及做題時感覺到西方文化對英語學習的影響,65.04%的同學會因為對西方文化的了解而喜歡英語,59.08%的同學認為課堂上可以適當增加西方文化模塊的學習,67.75%的同學會對學校設置有關了解西方文化的選修課產生興趣并主動參加,同時對于了解西方文化知識對個人幫助的認識和影響上有很全面的見解,大體可以看出我校學生學習意愿偏主動,并希望可以更多學習西方文化知識。
2.4關于西方文化的學習途徑
就問卷來看,認為舉辦相關文化活動加強對西方文化的了解的人數占比最大,占了總樣本數的85.09%,其次,數據中50.95%的同學也選擇了通過定期開展課程或集體學習來加強對西方文化的了解;選擇班級小組討論,自己購買相關書籍,獨立學習的人數最少。85.37%的同學會通過看英美電影,聽英美歌曲等方式幫助英語的學習,另外88.35%的被調查者希望在課堂教學中加入西方影視音樂等文化模塊,同時在主觀問題上,關鍵詞“電影”、“影視劇”出現頻數最多,明顯看出我校同學的學習興趣角度偏向影視內容。
2.5關于課堂教學與文化導入
52.85%的同學仍然希望課堂教學是了解文化的主要途徑,其中46.07%的同學希望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大部分時間來學習西方文化;主觀問題上,關鍵詞也是“電影”、“影視”出現頻數最多,我校同學對于西方文化的學習更愿意通過一個休閑放松、喜聞樂見的渠道。
3.關于拓展西方文化了解途徑的幾點建議
3.1充分利用課堂資源
教師以教材為基礎,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向學生介紹相關國家的地理、歷史、風土人情以及飲食文化等背景知識,在此過程中,語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兩者有機結合在了一起【4】。同時教師也應積極利用多媒體設施,盡可能地使用情景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一個西方文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利用所學進行語言表達和交流。
3.2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
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并利用多媒體進行西方文化教學,充分利用各種途徑、渠道讓學生體驗并且了解異國文化。例如,學生社團組織英語演講比賽,創辦英語沙龍等活動,為同學們創造交際練習的環境,同時也給同學們提供鍛煉口語的機會,激發其學習文化的熱情。
3.3充分開展自主式學習
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最好的老師,有些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單調乏味,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環節來提高他們學習文化的興趣【5】。例如,我們可以在每堂課前十分鐘加入自由展示環節,由學生自主選擇文化的話題進行展示,或做個演講,或介紹西方歌手、影視歌曲等,也可以對歌詞或歌手以及歌曲所屬的電影做介紹,聽覺和視覺的雙重刺激會加深他們的印象,從而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業余時間可以給學生播放英文原版電影, 在感受到真正的西方文化的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宇慧,論英語閱讀教學中中西文化差異的協調[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2019,(01).
[2]程虹,代士雯,淺析英美文化知識對大學英語教學產生的影響[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4).
[3]溫普誠,試論西方文化背景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
[4]李琳.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有機結合的大學英語體系構建—談大學英語人文教育[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3).
[5]席培華,探究跨文化素養與英語教學結合的途徑[J],黑河學院學報,2017,(11).
作者簡介:
朱達平 ,陳元吉,劉蕊,劉博雯,郄若琳 承德醫學院臨床醫學系2017級學生
姓名:指導老師,魏朝暉(1973.04-),女,漢族,河北承德人,共產黨員,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的教學與研究。
*項目名稱: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現狀及拓展途徑研究,為承德醫學院2018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