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彬
摘 要:伴隨中學英語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要求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改變傳統填鴨式、機械操練式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其靈活運用英語語言知識的能力。本文筆者就針對情境體驗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情境體驗;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應用
英語是全世界認可度最高、且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語言,在我國綜合國力與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的背景下,國際對外貿易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這就對英語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時也對我國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中學階段是學生增長英語知識、提高英語能力的重要階段,英語教師應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不斷創新和改進傳統英語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激發其英語創新思維,這樣才能促進中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1 情境體驗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情境體驗是開闊學生視野,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我國現行的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要求英語教學既要讓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語言技能,同時還必須全面了解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特點與社會背景,包括該國的價值觀、風俗人情、發展歷史等。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不少中學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都不夠重視對人文知識的講解,致使學生在英語表達上表現出“中國式英語”的特點,同時,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往往不太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很難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這就無法調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但通過引入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不但能更好地發揮出隱性教育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充分突顯出情感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把學生的體驗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從而促進應試教育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轉變。
2)情境體驗是實現中學英語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當前我國所倡導的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模式,但現階段我國仍然有很多中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不斷向學生灌輸自己認為有用的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權,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學生對英語失去學習興趣。我國在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要注重引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必須充分利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優勢,通過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盡量多采用游戲互動、角色扮演等形式,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更好地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2 中學英語情境體驗式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1)滲透性原則。英語課堂教學滲透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寓教于樂”。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發現,部分學生非常喜歡英語這門語言課程,在課后也喜歡閱讀一些英語名著,這部分學生的英語成績往往都非常不錯;但還有一部分學生非常抵觸英語學習,如果不是為了應付考試,甚至都不愿意多看一眼課本,這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往往比較困難,成績也很不理想。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兩極分化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美感”的把握程度不同,學生對英語“美感”的把握不是與生俱來的,而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有效滲透,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科學有效地滲透英語課程的“美感”,學生必然會在教室的帶動下逐漸形成英語語感和英語思維,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2)及時性原則。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對不熟悉的知識往往遺忘得比熟悉的知識更快。因此,教師在開展情境體驗式教學的時候,應當及時而適當地穿插一些知識回憶類情境,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中不斷復習和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點。通常來說,教師可在每個單元的第三節或第四節課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課堂練習,從而讓其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回憶和鞏固,達到更好的階段性學習成效。
3)針對性原則。實踐教學經驗與教學規律告訴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必須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對重難點知識進行準確把握,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合適的認知情境中得到最佳的課堂學習體驗。要做到情境設計的針對性,教師首先就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短板,從而設計出適當的情境來彌補其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一般來說,詞匯記憶和語法理解是大多數中學生常見的英語學習短板,教師應針對上述短板進行課堂情境再現,進而幫助學生將失分點轉變為得分點。
3 情境體驗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1)創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交際,所以在實際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教師可把學生帶入到大自然或社會,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中選擇某個典型場景作為學生觀察的客體,并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將這一情境鮮明地呈現在課堂之上。創設生活情境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英語知識與真實生活聯系起來,從而提高其英語運用能力。生活情境的創設不僅要來源于生活,同時也要回歸生活,讓學生能在生活細節中學習、思考和探究,從而增強學生對生活的關注與體驗。
2)借助各種直觀教具創設情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為了讓中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應多多借助圖片、模型、實物等直觀教具,以免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受到母語的干擾,使其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except”和“besides”這兩個單詞的區別時,若僅僅只是用語言進行描述,學生可能無法清晰地理解,此時就可借助圖畫來為學生展示上述兩個詞所表達的不同范疇,這樣學生就會更容易理解,之后再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語言操練,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于真實化、直觀化的情境之中,從而幫助其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和更加靈活地運用知識。
3)創設良好的心理情境,為學生提供輕松的學習氛圍。很多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都存在這畏懼情緒,害怕自己會說錯,因此很多時候都不敢開口說。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教師就必須在課堂上創設良好的心理情境,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表揚,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課堂實際上也沒那么可怕,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教師在進入教室的那一刻就應當將良好的情緒狀態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創設出寬松的心理環境,讓學生的思維保持積極狀態,提高其學習效率。同時,教師要多多關注學生,當發現學生出現疑惑表情的時候,應及時利用肢體語言、實物等來幫助學生理解。當學生回答問題錯誤的時候,教師應當首先肯定學生敢于發言的精神,然后再委婉地糾正錯誤,從而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4 結語
綜上所述,情境體驗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在實際進行情境設計的時候,教師應堅持及時性、針對性等原則,多創設一些生活化情境,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同時,還必須創設良好的心理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崔文廣.情境體驗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9,(1):208-209.
[2]嚴曉媛.創設情境優化體驗——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東方英語,2018,(7):47.
[3]蔡駿.情境模擬式體驗教學法在演講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6):231-232.
[4]于留記.真實的情境,深切的體驗——探究情景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