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廣謙 劉軍
鄭州第四十八中學是一所直屬于鄭州市教育局的公辦初中,創建于1962年。2001年10月,被評為鄭州市標準化初中。2009年之前,因為地理位置、歷史變遷和生源質量等原因,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一直徘徊在全市下游水平。2009—2012年,為了配合鄭州火車站西廣場擴建,學校又遷址另建,一度出現了生源銳減、教師流失的局面。
面對嚴峻的挑戰,2013年,學校新領導班子組建之初,就審時度勢,提出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雙輪驅動”戰略。經過幾年努力,學校目前占地47畝,有24個教學班,在校生1300余人。現有教職工115人,其中高級教師24人、中級教師39人,碩士研究生30人,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名師、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名班主任10人,鄭州市骨干教師14人。中招成績也從市直學校的后幾名躋身前列,贏得了社會的肯定。
學校秉持“為每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以“志向高遠、人格健全、基礎扎實、特長明顯”為培養目標,確立了“厚德、博學、健體、尚美”的校訓。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凝練成“團結、民主、勤奮、創新”的校風,“愛生、敬業、多思、善導”的教風,“崇真、向善、志高、樂學”的學風。回顧發展歷程,學校近年來主要在制度建設、隊伍建設、課堂建設、課程建設、德育建設等五個方面實現了突破。
制度激勵人
在出臺每項制度時,學校都遵循“以人為本,民主集中,與時俱進,注重效果”的原則。2013年9月,在充分研究法律法規、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學校結合實際、聽取多方意見,出臺了《鄭州市第四十八中學學校章程》,提交教代會討論通過。在此基礎上,又制訂、完善了《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平時考核制度》《年終考核制度》《崗位設置方案》《考勤制度》《評先評優制度》《職稱評定方案》《班級量化考核辦法》《校級、中層深入年級、學科組方案》等制度文件。這使學校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規范有序,調動了廣大教師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隊伍培養人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學校一是通過例會、分享會、培訓會、研討會、課改沙龍等,依托省級名班主任工作室平臺,借鑒兄弟學校做法,努力鍛造一支愿意干、會干、能干好的班主任隊伍。
二是以集體備課和問題研究為抓手,加強教研組和備課組建設。通過教學質量月、青年教師過關課、骨干教師示范課、中招學科教師測試、編制導學案和校本作業、教學開放周、青藍工程等載體,立師德,樹師風,強師能,鍛造一支業務能力強、專業水平高的教師隊伍,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動力。
三是大力推行“科研強師”“科研興校”,建立健全教科研規章制度,認真做好各級課題的立項、實施、結項和推廣工作。近3年來,全校校本課題立項共43項,參與教師達168人次,涉及各個學科、每個年級。其中,獲得市教科所立項41項,獲省教科院、教研室立項7項,有9項成果獲省級獎勵。
四是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3年來,先后有400多人次參加了省、市級教師培訓。學校在暑期組織教師赴華中師大、西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高校參加培訓,組織班主任赴廈門、成都參加培訓。鼓勵大家更新觀念、增長本領,鼓勵人人撰寫讀書心得,積極建設書香校園。
課堂引領人
學校積極構建“學、引、練”課堂模式,深化道德課堂理念,用“十大行動策略”武裝教師、武裝課堂;繼承和發展“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融入道德課堂的新理念,建立“學、引、練”新課堂。每學期舉辦一次“教學質量月”活動,從2013年起,已經連續開展11屆。每學期確定一個研究主題,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還舉辦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觀摩青年教師過關課、骨干教師示范課、高效復習課,與名校教師同課異構等,開展教案、作業展評、主題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課程發展人
在開全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同時,學校按照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開發了供學生自由選擇的校本課程體系。從“基礎系列、拓展系列、修身系列”三個方面構建課程框架,經過努力已經擁有20門比較成熟的課程,有4門被鄭州市教育局評為優秀校本課程。
學校成立了“學生社團聯合會”,推動學生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發展。目前,擁有創智發展、藝體競技、史地人文、生活科技4大類共11個學生社團,配備專、兼職指導教師30余名,其中水景創意工坊、花蕾藝術團是鄭州市的四星級學生社團。學生社團近年在全市教育體育節、藝術節中多次取得團體、單項前6名的好成績,水景創意工坊的創智造景項目、龍武天下的傳統舞獅文化傳承項目還在電視臺進行過專題報道。
德育成就人
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以習慣養成和理想教育為重點,編寫并實施我校德育校本課程,主要包括儀式課程、活動課程、評價課程等,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從入校儀式、升旗儀式、十四歲集體生日、入團儀式,直到畢業典禮,對學校生活留下深深的記憶。學校利用班會、軍訓、藝術節、運動會、重大節日,推進專題教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班級文化活動、書香班級創建活動的開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此同時,注重學生綜合發展的過程性評價,出臺了《衛生評比制度》《紀律評比制度》《集會制度》《儀容儀表要求》《優秀志愿者評比》《優秀團員評比》《文明學生評比》等相關規定,構建多維德育評價體系。
總之,學校以內涵提升為工作核心,重視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努力改善育人環境,取得了長足發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逐年上升,日益成為同行認可、家長滿意、學生向往的學校。
近幾年,學校先后獲得河南省先進家長學校、鄭州市文明單位、鄭州市教學創新先進單位、鄭州市德育創新先進單位、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2017年,2020屆四班被評為河南省書香班級;2018年,劉軍老師被評為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張慧老師獲得河南省優質課一等獎。走過了57年歷史的鄭州四十八中,今后將進一步完善“制度激勵人、隊伍培養人、課堂引領人、課程發展人、德育成就人”的辦學策略,以打造“新優質初中”為目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責 編 東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