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人為本是一種柔性管理藝術。高中生正處于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只有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給予學生人文關懷,才能強化管理效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基于此,本文以班級管理為背景,對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人文關懷策略進行了梳理、總結,希望能對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所幫助和啟示。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工作;人文關懷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0-0091-02
引 ?言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公正、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也是滿足人的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1]。人是教育的主體,也是班主任工作教育、管理、服務的對象,以人為本,要求班主任以學生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那么,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該如何給予學生人文關懷,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呢?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借助制度管人,優化班級管理環境
高中班主任既肩負著教學任務,又肩負著班級管理、學生管理任務。可以說,班主任工作復雜而瑣碎。單純依靠經驗來做好班主任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進一步來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想確保班級管理的成效,保證教育的公平性,班主任必須以制度來管人,依法治班。然后才是以德治班,以情感人。因此,班主任要根據班級管理特點,推進班級制度建設,以制度建設為基礎,將班級管理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2]。
高中班級制度建設的重點有以下幾方面:首先,班主任與學生一起,選出班干部,明確班干部的職責和權限,打好班級管理的框架;其次,與班干部和學生一起商定班級管理方略,健全班級管理制度,包括早操制度、學習制度、衛生紀律、活動制度、評比制度等;再次,將制度執行放在首位,認真落實班級管理制度,定期組織和開展各種活動(班會、團會、演講),確保人人有事做,班干部職責清楚,班級管理獎懲分明,使班級管理制度化,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營造一個公平、良好的環境;最后,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和互動,借助“內校外家”的聯合管理模式與家長一起開展班級管理、學生教育工作,改變班主任“一肩挑”的管理狀態,提高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進行民主管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
當代高中生都是在電子產品的包圍下,以及外來文化、影視文化的影響下長大的,他們的情感細膩而豐富,思維較為活躍,個性也更為突出。加上青春期心理作怪,他們都很討厭單純的說教,他們更渴望得到家長和教師的關心和支持。以人為本,重點是將學生當作獨立的個體,促使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所以,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根據學生的心態,實行民主管理,給予他們更多的權利,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與此同時,班主任還要借助對話、討論和自我批評,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引導學生轉變角色,進行自我管理[3]。
例如,在舉辦集體活動時,班主任要改變那種直接命令的家長制管理方式,將全體成員匯聚到一起,集體討論活動主題,允許學生提出合理的建議,并根據學生的建議開展活動。再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設立“值日班長”和“值周班委”,讓學生按照座次輪流擔任管理職責,負責班級紀律、值日衛生、作業收發等任務,使學生了解管理的樂趣和難處,培養其溝通能力和自信,并讓其由己及人,養成集體意識,配合其他班長、班委做好管理工作。又如,在班級圖書、板報、生活服務管理方面,班主任可以公開自己的郵箱,或者組建班級微信群、QQ群,讓學生借助各種渠道提出意見,反映問題。而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意見,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與對話,并與學生一起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促使學生的個性、獨立性不斷發展。
三、重視溝通藝術,師生友好平等相處
高中生活枯燥、沉悶,高中生面臨著沉重的學習壓力,許多時候,他們都只關注學習,根本不愿意與人去溝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難度。班級人性管理,人文關懷策略的關鍵是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使學生親其師,信其教。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班主任不僅要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還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成為一位優秀的溝通者,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勝任班級管理任務,讓學生在人文關懷下快樂成長。所以,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重視溝通的藝術性,借助有效溝通構建柔性管理模式,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
例如,在學習管理中,班主任不要以成績論英雄,而是要一視同仁,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與學生一起找出他們學習方面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克服困難,不斷進步。在后進生教育中,高中班主任要以愛感人,關心后進生的學習和生活,了解他們的苦惱,帶領大家一起為家境貧寒的學生獻愛心,讓大家一起監督、幫助有網癮的學生戒掉網癮。在生活管理方面,班主任要找準情感教育的切入點,以情動人,用真情實感感動學生。在學生出錯時,班主任不要抓住機會一味地敲打學生,而是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借助具有啟發性、感染性的語言,以理服人。在批評學生前,班主任應允許學生先對自己的做法做出解釋,然后根據學生的情況做妥善處理。批評學生應盡量在人后,同時班主任還要注意說話的語氣、語速和態度,盡量照顧到學生的情緒。這樣班主任可以獲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使學生樂于接受管理。
四、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與傳統的物本管理理念相比,生本管理、人文管理更加重視人的第一位置,更加關注人的個性和品格發展。所以,從生本理念來講,新時期的高中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格魅力,為學生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樹立學習的榜樣。同時,高中班主任需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修養,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規范,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例如,在日常教學中,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并積極展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風范,用深沉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積極的影響。再如,當前高中生群體存在的問題非常多,如網癮、早戀、追求名牌等。這些問題不是一日養成的,也無法一次性解決。所以,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采取柔性方式,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管理,如班主任可以經常開展一些集體性的活動,在活動中滲透人文教育,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情感教育等,引導學生志存高遠,心向未來。如此這般,多管齊下,既可以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使其不斷完善自己。
結 ?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作。在生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要不斷進行總結和反思,以人本管理模式替代傳統的硬性管理模式,以提高班級管理成效,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張大山.“以人為本”的班級柔性管理研究[J].管理觀察,2017(36):137-138.
曹莉.高中班主任管理藝術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01):191-192.
陳秀梅.淺談高中班主任對學生的人文關懷[J].成才之路,2010(36):81-82.
作者簡介:劉永鋒(1976.7—),男,甘肅蘭州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