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霞 鐘蓉戎 季瑋



摘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定量分析及訪談交流的方法,分析了影響高校教工黨支部“四力”(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提升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發現,黨組織制度建設情況、黨組織發揮作用情況、組織定期活動多樣性等3個因子影響高校教工黨支部“四力”的提升。文末探究提升高校教工黨支部“四力”的有效路徑,希望有助于增強教工支部生命力與戰斗力。
關鍵詞:高校? ?教工黨支部? ?“四力”? ?路徑研究
一、研究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不同階段的推進和國內外大環境的不斷變化,高校自身的定位和肩負的使命也在不斷地變化調整當中,新形勢下“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使命”[1]。新的發展形勢對中國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關注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調研基層黨員及群眾對于黨支部相關工作的滿意度,以及對于支部工作的期待,探析高校教工黨支部“四力”提升的有效路徑對于提升高校教師隊伍綜合素質,推動教學科研發展,實現高校“雙一流”建設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編制了浙江大學院系基層黨組織“四力”現狀調查問卷(教職工版),以浙江大學為抽樣高校,對近200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并采用統計軟件Python對收集的問卷進行因子分析和線性回歸。
本項研究調查問卷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受調查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對于黨建了解的程度,包括政治面貌、崗位類別、對所在(身邊)黨支部的總體評價、對“四力”的了解程度四個方面。第二部分一共設計了12個問題,是探究受調查者對于黨支部建設各方面的評價,內容包含班子結構是否合理及團結、支部是否會定期開會議事、黨支部在教學、科研等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情況、開展民主評議黨員情況、黨員發揮作用情況、組織生活內容,組織生活形式、支部設置是否合理、制度建設是否完全以及能否嚴格貫徹執行、硬件條件建設、黨組織服務群眾功能發揮情況以及群眾是否認可黨支部等。
最后,通過對高校樣板教師黨支部的訪談調研,提出一些提升高校教工黨支部“四力”的有效路徑。
三、調研結果分析
(一)教師對于所在(身邊)黨支部滿意度情況
通過對于第一部分調研結果分析發現,不同崗位類別的教師對于自己所在(身邊)黨支部的滿意度是不盡相同的。對滿意程度進行打分,不滿意為33分,滿意為66分,很滿意為100分。教學科研崗教師對于目前黨組織總體最為滿意,離退休教師滿意度較低,行政管理崗教師一般滿意的比例最大。具體滿意度分布請見表1。
表1:不同崗位類別教師對于所在(身邊)黨支部滿意度
另外,研究還發現不同政治身份的教師對于黨支部的滿意度也有區別。總體而言,普通群眾對于黨組織滿意程度最高,民主黨派的滿意程度較低。具體數據分布請見表2。
表2:不同政治身份教師對于所在(身邊)黨支部滿意度
(二)因子分析
利用統計軟件Python,對于第二部分的問題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進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結果請見表3。第一行數字0~11對應問卷中的題號,第一列數字0,1,2代表了通過問卷分析得出的影響教工黨支部建設的3個主要成分。其他數據體現了當前題號所代表的內容和三個主成分的關系以及重要性。
表3:主成分分析
從表3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對于成分0,相關性絕對值0.3以上的有3題,即第9,10,12題,題目內容主要涉及到黨組織的制度建設、是否有固定的活動場所以及黨組織是否能夠密切聯系群眾。對于成分1,相關性絕對值最大也是影響最大是第5題,即對身邊黨員發揮作用進行評價。對于成分2,影響最大的是第6題,即對所在(身邊)黨組織組織生活內容以及形式進行評價。
綜上,成分對應相應問卷內容內容,我們可以總結出,影響高校教工黨支部“四力”建設成效主要因素有3個,即:制度建設情況、黨員發揮作用情況以及組織生活形式以及內容。
(三)線性回歸
用線性回歸模型對滿意度做回歸,滿意度為響應變量(0),1-12題分數為變化因素,系數絕對值越大,說明對應提目內容最具有影響力,對教職工滿意度影響最大。系數如表4所示:
表4:對滿意度做線性回歸
從表4我們可以看出,第12題的相應系數絕對值最大,之后是第7題和第1題。聯系問卷內容,可以說明身邊黨組織發揮的作用越強,組織生活形式越豐富多彩,黨組織的班子結構越完善,教師們的滿意度越高。線性回歸分析方法與因子分析方法得出的結論類似。
四、高校教工黨支部“四力”提升有效路徑探究
通過文獻調研以及對高校樣板教工黨支部實地采訪與調研,探究高校教工黨支部“四力”建設提升的有效路徑。
(一)明確建設方向,不斷增強教工黨支部的政治領導力
高校教工黨支部首要任務就是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黨員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政策素養。可以借助信息時代各種流行工具,例如“學習強國”APP或者“共產黨員”等微信公眾號創新學習模式,緊跟時代潮流。
同時在意識形態斗爭日趨激烈的當下,教工支部需要在人才引進、職稱晉升、上課等環節把好審查關,通過談話、調研等各種方式做好教師的思想工作,提高政治敏感性與鑒別力。
(二)增添精神動力,不斷增強教工黨支部的思想引領力
基層教工黨支部要時刻關注教師思想變化,不斷改變方式方法,不斷提高黨員的理論思維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形成強大的思想合力[2-3]。基層教工黨員的理論素養和思想基礎基本是參差不齊,既有資深老黨員也有剛剛入黨的青年教師,支部可以借助校內豐富的資源, 學會拿起理論的武器,敢于堅持原則,迎難而上,運用黨的思想理論武器分析當前高校發展面臨的難點和痛點,解疑釋惑,在廣大教師中樹立真理威信。
(三)凝聚民心士氣,不斷增強教工黨支部的群眾組織力
高校教師是完成高校教學科研各項任務,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的生力軍。教工黨支部要組織教師有效動員起來,充分調動起教師干實事的蓬勃活力。
從高校的組織結構而言,學系、研究所或者是團隊,都是以任務為導向,以數據說話,這樣就比較難將教師有效動員起來。這時候教工黨支部作為一個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的平臺,給教師提供一些任務以外的人性化支持,情感的支撐,使得教師能夠在情感上對學科,對學校認同,從而大家擰成一股繩。
(四)促進師生團結,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社會號召力
高校教工黨支部需要不斷豐富為師生服務的內容與形式,提高服務質量層次。發揮自身特長優勢,幫助教師成長。例如可以利用教工支部資深教師優勢資源,開展一些教學技能交流,科研項目申報經驗交等活動,切實幫助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滿足青年教師現實需求。提升支部社會號召力。
感謝浙江大學黨建研究中心資助!
參考文獻:
[1]王軍霞,楊揚,蔡超,高校青年教師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8,(03).
[2]張杰.增強不對基層黨組織“四力”的思考[J].政工學刊,2019,(03).
[3]劉波.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須統籌增強“四力”[J].黨建研究,2018,(03).
(課題項目:浙江大學黨建研究中心:《浙江大學院系基層黨組織“四力”(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提升的針對性有效性研究》受浙江大學黨建研究中心資助,課題編號:13。作者簡介:[1]王軍霞,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研究方向:黨政管理;[2]鐘蓉戎,碩士研究生,副教授,浙江大學,研究專長:高教管理、思想政治教育;[3]季瑋,碩士研究生,浙江大學,研究專長:黨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