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導圖和心智圖一樣,是表達放射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是一種圖畫和文字相結合并貫穿知識點聯系層次的教學模式。在語文習作方面,思維導圖既可以促進學生多思維、多層次的交流,活躍教學課堂,又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作文結構,構架作文段落,促進學生自主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思維導圖在小學習作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寫作;思維導圖;語文教學
作文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生在語文寫作方面經常表現出素材缺乏,文章沒有層次感和中心思想的問題。隨著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作文教學也受到了啟發,也開始利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教學。由于對思維導圖的理解不同,小學語文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產生的效果也不相同,部分教師對思維導圖教學沒有經驗。
一 小學生寫作水平現狀分析
小學生寫作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素材缺乏,語言不連貫,思維邏輯混亂,對于寫作當中可以利用的名人名言記憶不準確,作文不是篇幅不夠就是偏離主題。而思維導圖是一種可以看見的圖片語言,能夠深入刺激大腦機能,加強小學生的思考能力、記憶能力和聯想能力。
二 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聯想。傳統課堂都是老師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課,這種教學方式較為被動,沒有很好地促進師生互動,不能激發學生學習作文的激情。而思維導圖可圍繞一個主干發散出多個枝干,從而形成一個整體。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從主干進行聯想,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進行聯想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技巧,積累習作素材。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對主干部分的聯想都不相同,很多想法都出乎老師的意料。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備課,多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預估學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向,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夠更加理解小學生的思維。小學生在思考聯想的同時會加強與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集思廣益會產生思維的碰撞,出現更多優秀的寫作思路,這樣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 思維導圖教學注意的事項
(一)思維導圖教學要遵循聯想性原則。思維導圖是一種很有規律的思維方式,掌握它的規律,就能對事物、對人物進行發散性的聯想,這也是思維導圖教學的最大優勢。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做事沒有耐心,想法沒有依據,對問題的思考總是沒有連貫性,斷斷續續。這使得文章在構思方面不夠合理,邏輯不夠清晰。思維導圖教學就是對小學生這種“間斷”思維最好的補充,讓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文章更加完整,文中的故事情節更加合理,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小學生的思考更加成熟。因此,小學習作的教學一定可以鍛煉學生的聯想能力,讓學生的思考更具有邏輯性。
(二)思維導圖寫作教學要遵循適度性原則。語文寫作成績的提升一方面要利用思維導圖開闊思維,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平時的素材積累,多留心生活的細節。思維導圖可以作為小學寫作的引導性教學工具,但它不是小學寫作教學的全部,小學生在學習思維導圖的時候,一定要適度合理,教師對學生聯想的角度要多加引導。如果不注重平時素材的積累,沒有平時的鍛煉,一味地要求學生進行聯想,那就是對客觀事實的不尊重,就是對客觀現實的幻想。雖然寫作在一定程度上屬于一種虛構,但也有一定的理論作為依據,有一定的社會現實作為原型,并不是憑空而來的。因此,還是要注重學生平時的觀察和訓練,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思維導圖教學,才能發揮教學的最大價值。
(三)思維導圖教學要遵循輔助性原則。思維導圖嚴格來說是一種思維模式,有利于記憶的思考方法,只是它對教學有利才用于教學。每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完美的,思維導圖也是如此,在小學寫作教學階段,它容易忽略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利用成人的思維模式對小學生進行教學,讓小學生按照成人的邏輯進行思考,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抹殺了小學生的寫作靈感。因此,對于思維導圖要合理利用,不能盲目迷信。
結語:
小學生在語文寫作方面表現出來的問題頗多,寫作教學面臨的壓力很大。思維導圖教學在小學寫作教學方面有很大的優勢,能夠開闊學生思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小學生在寫作當中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還能促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水平。但是,思維導圖教學也有自身的缺點,在教學當中應遵循聯想性、適度性和輔助性原則,對思維導圖教學要理性地看待,不能迷信。
參考文獻:
[1] 劉洋.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A].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三--熱點討論[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8:2.
[2] 高璨.思維導圖在小學習作課堂上的實踐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61-62.
作者簡介:陳小敏,(1987.2-),女,重慶人,初級職稱,大專學歷,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