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
摘 要:在21世紀這個網絡時代下,信息傳播離不開網絡,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和使用網絡就顯得尤其重要,在思想上正確認識網絡,管理上建立完善的機制,引導學生合理正確使用手機。
關鍵詞:網絡;管理;引導;學生
在19和20世紀,網絡和手機還尚未普及,家長和學生都沒手機,好像也沒有啥急事和必要第一時間互相聯系,寫信是常用的方法,一封信一般走上二三天甚至更長時間都有可能,一來一回就差不多一周了,家長也放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當然那個年代的人也相對單純,外面的誘惑也比較小,不外乎看看電影,就是最滿意的娛樂項目了。
進入21世紀,網絡是所有人回避不了的問題,在網絡帶給人們便捷的同時,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人手一部手機,家長們都希望第一時間能聯系上自己孩子,否則就有嚴重的不安全感。當然,在應該聯系上時聯系不上,危機感就隨之而來。少數惡性事件,就是因手機失聯而深入調查,結果令人惋惜。當然在用與不用手機問題上,不同學校采用不同的方法。高中、初中一般學校采取的方法是統一禁用手機,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家長想要聯系學生時可以用宿舍公用電話,在休息時間聯系學生,或者通過老師再聯系學生。學生有升學壓力,家長在學習上對孩子要求更高,也認同禁用手機的方法,所以管理相對比較容易。但職業學校就相對難以禁用,一是家長對學生要求不一樣,沒有升學壓力,主觀上不愿意禁用手機,怕聯系不上孩子;二是職業教育與普通中學不完全相同,有網絡教學要求,網絡也絕不是一無是處。
接下來的問題是,怎么管理學生的手機?職業學校的學生,年齡在十五至二十歲,處于從青春期到成年的過程,對外界事物興趣濃厚,接受力強,但缺點是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容易對手機玩游戲上癮,網絡上不良信息也很多,所以還需要正確引導。
首先,要引導學生在思想上正確認識網絡。21世紀是網絡的世界,我們的學生將擔任未來社會的棟梁,沒有網絡,不會利用網絡為自己服務,將成為新時代的新型文盲。正確認識網絡與現實的異同,不要以為網絡就是真空,網絡的背后是真真實實的人,要用負責任的態度對待網絡。對于網上信息,要有辨別的接受,不要盲目跟風、不能亂傳亂說,網絡上的信息傳布快,真假難辨。尤其要認識到黃色網站、網絡貸等的嚴重危害,從思想上和心理上建立防護墻,保護自身安全,健康成長。
其次,學校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校園網絡管理系統杜絕網絡游戲的危害。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學工處,學生輔導員都應該經常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以便及時掌握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問題。要善于從網絡中收集信息,并對網上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監控,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對確實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教育,盡可能避免因迷戀網絡游戲而荒廢學業的情況發生。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曠課、逃學的現象,一定要深查根本原因。有調查數據顯示:認為游戲吸引力大,容易上癮的占三分之二;玩起來就沒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三分之一。有報告指出,網絡成癮不僅影響人的心理,還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引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功能病,緊張性頭疼,焦慮,憂郁等,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另外,還會導致視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適應能力降低,脖子酸痛,頭暈眼花等。同時,沉迷于網絡游戲,容易使未成年人減少人際間交流,產生自閉傾向,甚至會患上"電腦自閉癥"。青春期的學生,由于外界事物認知不足和自我防護意識缺乏,過分沉湎于游戲,而分不清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會帶來一系列認知和身份認同的錯亂。游戲中的打打殺殺帶入現實社會,就會引發違法犯罪,帶來學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傷害,甚至死亡。只有認識到玩游戲的危害,才能自覺的遠離迷人的游戲,人生有很多有益的事,有很多該做的事,沉迷游戲絕不是青少年該做的事。
第三,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查詢資料,獲得有用知識。電子游戲也不是一無事處,可以訓練人的手腦配合能力,起到開發大腦、提升智力、激發學習的興趣。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和爆炸,未來的世界是網絡的世界,要讓我們的學生在這個信息世界中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21世紀主力軍的青少年一代,必需要能更快地適應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要具有從外界迅速、及時獲取有效科學信息的能力,具有傳播科學信息的能力。而因特網恰恰適應了這個要求。老一輩革命家鄧小平同志就說過:“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作為老師要掌握一定的電腦網絡知識,善用網絡,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引導學生選擇有利于他們成才的網站。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做好疏導工作,才能向學生們推薦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網站,才能掌握學生的網上心理及動向。要正確看待網絡,積極利用它的現代化的手段好的一面,引導學生去避免他不好的那一面。
少年強則國強,勇于擔起青少年的責任,不再當嬌嫩的花朵,而要做傲雪的臘梅。偉大領袖毛澤東說過:“世界是我們的,更是你們的。”祖國的強盛等著你們去建設、去奮斗、去創新、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