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思維品質為指針,基于英語寫作中的思辨能力表征框架,分析思維品質中的思辨能力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教材寫作部分是如何體現。旨在給高中英語教師提供意見,使高中英語的寫作課堂能成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陣地。
【關鍵詞】思辨能力;思辨能力表征框架;人教版必修教材;寫作
【作者簡介】王偉蕓,廣東省廣州市第四十一中學。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指出,思維品質的目標包括: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多元思維的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當前我們使用的人教版教材題材廣泛,體裁各異,為教師教學寫作提供了大量寫作素材。因此,如何能夠緊密結合現有的寫作教材內容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從寫作內容方面入手,教導學生如何思辨言之有物,成了學科核心素養思維品質培養的關鍵問題之一。
二、高中英語必修教材寫作部分思辨能力的體現情況分析
1.高中英語教材寫作部分的整理:
2.評判思辨能力的滲透的工具:
從英語寫作活動特點出發,列出了五項一級認知技能:分析、推理、論述、評價和監控,其中前四項為核心技能。每項一級技能包含相應的二級認知技能。分析技能包括分解話題、比較觀點、區分信息和整合信息四項二級技能(下稱分-1、分-2、分-3、分-4)。推理技能包括闡述理由、替代假設、預測結果和避免謬論四項二級技能(下稱推-1、推-2、推-3、推-4)。論述技能包括陳述觀點、論述過程、論證方法和得出結論四項分技能(下稱論-1、論-2、論-3、論-4)。評價技能主要指作者能夠客觀、公正地分析和評價權威及其他不同的觀點或方案,包括評價權威、評價觀點、評價論證和評價論據四項分技能(下稱評-1、評-2、評-3、評-4)。監控技能包括自我評估和自我糾正兩項分技能。
3.整理思辨能力二級技能(監控部分除外)在必修模塊各單元的體現次數。
4.對比思辨能力二級技能(監控部分除外)在必修模塊各單元的體現次數。
三、結論
1.分析技能:從表8中看出分析技能在必修模塊各單元寫作都有體現,而且體現次數比其他三類思辨技能明顯偏多。其中二級技能中分-4即整合信息最多,共計22次。
2.推理技能:從表8中看出推理技能在必修模塊各單元寫作都有體現,體現次數偏少。其中二級技能中推-4即避免謬論最多,共計11次。
3.論述技能:從表8中看出論述技能在必修模塊各單元寫作都有體現,體現次數比較多,于四項技能中排位第二。其中二級技能中論-2即論述過程最多,共計12次。
4.評價技能:從表8中看出論述技能在必修模塊各單元寫作都有體現,但體現次數于四項技能中最少,于四項技能中排位最后。其中二級技能中評-2即評價觀點最少,共計3次;評-1和評-3即評價權威和評價論證位居倒數第二,都是4次。
5.監控技能指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能不斷地反思和客觀評價自己的觀點及論述過程,并在評估的基礎上,做出進一步的修正和完善,這主要體現在中學生的寫后反思中,在教材中未能體現。
四、建議
為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和教學的實際需要,教材編寫者和教師就必須靈活地駕馭處于靜態的教材,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為,要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教材編寫者和教師在以下方面做適當的調整。
1.給教材編寫者的建議。寫作是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有效、可行的課程。以培養思辨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需要我們重新思考寫作教材編寫。教材是學生最先接觸的也是最主要的語言材料。筆者認為在高中階段,寫作教學目標可再明細化,把能力的表現形式具體到題目當中。
此外,從各項技能體現的次數進行判斷,寫作課程的設計應適當增加推理和評價方面的內容。這兩種能力也是思辨能力中很具有批判性和創新性的。
2.給課程實施者教師的建議。筆者認為引導學生明晰寫作的具體要求,并幫助學生關注材料中各類思辨能力的體現,是教師們的一個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辨。以思促寫,以寫促思,將思辨能力的培養與英語寫作教學有機結合。
此外教師個人思辨能力的發展是英語作文教學推向新高度的關鍵所在。教師自己首先要更新教學理念具備思辨能力,認識到思辨能力培養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增強思辨能力的方法,這樣才能確保培養學生的寫作思辯能力不會是一句口號,而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Linda Eider,Richard Paul.如何進行思辨性寫作[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2]陳則航,鄒敏,陳思雨,李曉芳.英語寫作中的思辨能力表現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38-39.
[3]文秋芳.中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現狀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