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當前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問題之一。本文按照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提出了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 以學為中心 大學英語 教學設計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
《大學英語》是普通本科高校非英語專業的核心公共基礎課之一。當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仍然大多以教師講授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基本上沒有兼顧到學生層次、興趣愛好和未來規劃等,學生只能采用既定的學習方法,遵循指定的教學模式,并依照給定的考核標準來進行學習。也就是說,學生的課程學習依賴老師,既沒法課堂學習中參與教學設計來設置個人學習目標,也無法采用自身喜好的學習策略來提升效率;再加上基本大班上課,學生人數偏多,學習的實際效果存在較大差異。 教師方面,由于教學負擔普遍較重,在教學設計方面可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教學方法主要以講授式為主,教學內容來自課本,外部鮮活內容涉及較少,因此在課堂上學生能夠采用的學習方法較為單一,接觸的知識面比較匱乏,很難了解英語語言最新動態,課程學習變得枯燥乏味,極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很難讓人滿意。
近些年來,我國高能教育正在經歷由量變到質變的偉大進程,切實提高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根據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高校教學必須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學相長,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符合我國高校教育發展轉變的需要,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其核心是把學習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目的是要建設“自主、活力、高效”課堂。 在此要求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必須經過精心設計,始終貫徹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成效。
1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策略設計
(1)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設計策略。 根據課程學習的基本目標,確定教學內容范圍,設計教學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也是達到以“學”為中心的基本保障。要想做到以“學”為主,就必須對教學內容重新分區到課堂節次,按課堂節次再設計詳盡的教學目標和相應的教學活動。
(2)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改革策略。大學英語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三個方面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人交往合作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對問題的分析應變能力等。學生應該能夠針對問題(課題)進行文獻資料調研,收集相關信息予以解決,從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課堂環節設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鍛煉與人交往及團隊協作能力。針對問題要求學生展開演講、質疑提問和答辯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分析應變能力等。
(3)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體系建立策略。課程評價體系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規則,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評價規則必須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要使學生明白評什么、如何評,知道努力的方向。其次,評價形式要多樣化;要適時引入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和師生共評等評價手段,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最后,評價在提供區分的同時,還要適度寬容,不能傷害學生的自信心等。
2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構建
(1)明確和細化教學目標。圍繞每一次課學生應該學習的知識的掌握程度確立知識與能力目標;根據每一次課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哪些能力,獲得哪些能力和實現的有條件等確立過程與方法目標;依據每一次課的學習對學生意志品質等的培養要求等確立情感目標等。
(2)優化和升華教學內容。通將不同知識點、語言現象和社會生活與風俗習慣等按一定思路組織在一個“思維導圖”中,幫助學生更清晰地掌握課程的認知體系等。
(3)問題(課題)式教學同步推進知識學習和團隊鍛煉。為了讓學生對課程中文化或語言現象有一個切身體會, 讓學生按每4~6人為一個小組自由組隊,然后以小組形式設計完成一個綜合性項目。在綜合項目中,小組成員須先從老師提供的問題(課題)中選擇一個,結合課程要求在小組充分探討的基礎上,以演講、辯論和角色匯演等多種形式呈現,切實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等。
(4)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方法。“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增加課堂過程表現的分數占比,由原來的“30%平時成績+70%期末考試”的模式,轉變為“20%平時成績 + 20%課堂表現 + 20%課題討論 + 40%期末考試”。平時成績考核(20%)由 “到課10%+作業表現10%”兩部分組成。課堂表現是為了讓學生為中心,增加學生在課堂表現考核的力度及對老師提出問題的準備程度,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提問、課堂發言等給出。課題討論(20%)根據學生的討論參與程度以及課堂表演、表達、調動情緒及部分小課題的書面表達能力等方面進行給分。避免學生為了一次性期末考試而展開的應付性學習,本質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J].中國民族教育,2010(Z1):1-17.
[2] 郭麗萍.英語語言學課程“問題導向式”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構建初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1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