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梅
【摘 要】在電視新聞節目中,民生新聞是一種很重要的類型,民生新聞中的內容大多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得到了越來越多觀眾的關注。而面對普通百姓,主持人在進行播報時多釋放人文關懷,就可以有效拉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使自己播報的新聞引起更多共鳴。
【關鍵詞】主持人? ?民生新聞? ?人文關懷? ?體現
隨著新聞傳媒行業的日益發展和觀眾對新聞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電視新聞當前所面對的挑戰愈發嚴峻,因此新聞行業必須改革創新。電視民生新聞關注的重點內容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經常遇到的問題,體現的是人情冷暖,這就要求民生新聞主持人在播報的時候重視人文關懷的呈現,讓電視民生新聞可以更加貼近百姓生活。本文對民生新聞人文關懷體現的途徑加以探索。
一、主持人的形象需要更加平民化
民生新聞主持人的個人形象將會直接關系到觀眾對新聞節目的印象,可以說主持人就是民生新聞節目的代言人。主持人平民化的形象會更快拉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民生新聞主持人,首先要讓自己得到百姓的認可,能夠真正站在廣大民眾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播報新聞時,主持人可以和觀眾電話連線,將新聞話語權交給觀眾,讓他們傾訴需要解決的問題,主持人及時連線相關部門,切實幫助百姓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有效地將百姓和媒體之間的距離拉近,發揮出民生新聞更大的價值和作用,更好地體現出民生新聞節目的人文關懷。
二、主持風格更加貼近生活
電視民生新聞的地域性是比較強的,因為它需要重點對當地民眾的問題加以反映和解決,所以電視民生新聞的主持人應該使自己的播報風格更加適應當地民眾的習慣和需要,凸顯地方特色,主持人在進行新聞播報的時候可以嘗試不用傳統的“字正腔圓”的方式,而是適當穿插當地的方言俗語,更好地提升在當地受眾中的認同感。風趣的語言風格也可以有效增強新聞的趣味性,從心理上將觀眾和新聞之間的距離拉近。因為民生新聞的內容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民生新聞主持人的播報風格必須貼近生活,接地氣,這樣才能提升節目的個性化特色,新聞播報的質量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三、主持人的專業素質需不斷提升
主持人的職業風采是其專業素養的體現,是主持人在鏡頭前表達出的整個語境、狀態和精神風貌。一個好的主持人必須是內外兼修的,才能帶領觀眾走向一個更高的平臺,而這種內在修為更是潛移默化的。想要更好地在電視民生新聞的播報當中將人文關懷體現出來,主持人的整體專業素質必須加強。這種綜合專業素質包括良好政治素養、高超業務能力,要求其成為具備過硬導向把控能力、新聞直播互動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以及人格化傳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對于民生新聞節目來說,主持人處于新聞媒體和觀眾之間,應該更好地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深入到基層當中采訪,還要能夠根據編輯意圖組合篩選新聞內容。在基層工作中,要注重聽取百姓對民生新聞節目的意見,根據觀眾的建議進行調整,彌補自己日常工作的不足之處,及時反思。如果想要實現民生新聞傳播效果的提升,主持人需要從平民化的視角來觀察百姓的生活,以專業的素質來進行新聞內容的傳播,對相關新聞信息進行更加樸實化的解讀,新聞評論也要緊扣事件核心,進而達到更好的新聞傳播效果。
四、主持人表達敘述方式更加靈活
主持人在表達敘述中要采取靈活的方式,根據電視新聞的內容恰當地將人文關懷體現出來,改變原本那種中規中矩的新聞播報方式,以生動平和的語調來突顯親切感,促進節目的人性化。民生新聞的節目視線更多地是投向普通民眾家庭的,觀眾是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下來觀看民生新聞,所以主持人在進行播報的時候就不能太嚴肅,而要將傳統的新聞播報改為向觀眾“說新聞”,就像是和親朋好友在飯后拉家常一樣,將民生新聞內容傳達給觀眾,擯棄中規中矩的解讀方法,用生動的話語與觀眾交流,進而得以實現主持人親和力的提升。針對各種不同的新聞事件,主持人也要適當地將自己的見解融入其中,和觀眾一起討論發生在身邊的新聞事件,采取更加多樣化的方式對觀眾進行服務,進而增強民生新聞的人性化播報,有效提升民生新聞節目的吸引力。
五、關注百姓實際需求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和廣大民眾的生活緊密相連,因此要選擇觀眾最為關心的話題進行播報,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如果民生新聞的內容離普通觀眾的生活比較遠,自然會流失大量的觀眾群,民生新聞自身的價值也難以體現出來,這就要求主持人深入到基層當中,找到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利用電視傳媒的力量來幫助其解決。比如,對貧困戶來說,物資救濟雖然可以解決他們一時的困境,但從長遠考慮,應為其家庭中有勞動力的人員提供就業方面的幫助,通過傳媒力量,為其尋找公益崗位或致富途徑,這對百姓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和社會的長治久安,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六、結語
綜上所述,電視新聞本身是承擔著一定的宣傳功能的,而民生新聞最大的特點就是貼近基層,與普通群眾最接近,是當地黨委政府與群眾最貼心的“連心橋”——這也是它最大的優勢所在。而發揮這一優勢的路徑在于讓民生節目可信、可親、可看,即權威性與親民性的統一。作為以關注百姓日常生活為宗旨的民生新聞,主持人在進行新聞播報時需要更具親和力,體現人文關懷,拉近百姓和媒體之間的距離。親和力越好,觀眾緣越好,觀眾緣好,觀眾買賬,收視率自然就高,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的親和力對于職業的發展很重要,對于民生新聞欄目的發展更關鍵。
(作者單位:朝陽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王志文.主持人在“民生新聞”播報中如何體現人文關懷[J].西部廣播電視,2014,12(23):112;[2]葛珊.淺析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類主持人[J].中國傳媒科技,2013,(6):199-200;[3]吳崢.論“民生新聞”的人文精神及人文關懷[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62-64;[4]黃罕.淺論縣市級電視臺民生新聞的貼近性與人文關懷[J].傳媒評論,2018,(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