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琳 吳貞 李林 黃雨露
摘?要: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獨生子女養老壓力大,對多樣化的養老提出了新的需求,社區互助養老以社區為載體,適應當前家庭為主的養老模式,同時充分利用了中青年以及有勞動能力老年群體的時間精力,結合社會公益力量,有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但是目前我國社區互助養老模式大多不成熟,本文以南昌市東湖區百花洲楊家廠社區為例,主要采用訪談法和文獻研究法,研究其模式及其運作,發現其中存在的“互助”落實不到位,居委會“平臺”作用不顯著;缺乏持續支持資金的注入;志愿者時間、素質不能保證等三個問題,并對城市社區互助養老模式改進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社區;互助養老;養老模式
中圖分類號:D66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11-0187-02
一、 引言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截至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1億人,占總人口的16.7%,預計到2020年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比提升到17.8%左右。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已有養老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今需求。當前社會主流養老模式為居家養老模式,在社會理念和社會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大環境下,已日益顯現出不適應。自1979年開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至今,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已經開始步入老年,獨生子女家庭撫養多位老人增大了傳統家庭養老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互助養老模式應運而生,這種模式強調低齡老人閑暇勞動力與高齡老人照顧需求充分結合,并發揮社會公益組織和大學生志愿服務力量,有利于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并形成良好的社會志愿服務氛圍。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倡導“互助養老”模式。
但是當前,各地互助養老模式的實施主要為社區自主發起,存在頗多問題,如何針對互助養老模式在實施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完善互助養老模式,使之可以推廣到全國各社區也是目前我們需要思考的。南昌是全國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本文選取南昌市東湖區百花洲楊家廠社區為例,以訪談法和文獻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對楊家廠社區互助養老模式存在的問題及相應解決對策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二、 百花洲楊家廠社區互助養老模式基本情況
目前,在我國城市社區互助養老主要有結對組圈式、據點活動式和時間銀行式三種類型。結對組圈式互助養老即是老人用自愿或匹配結對與組圈的方式,進行抱團養老,典型表現為鄰里守望相助,包括結對互助、“關愛圈”互助、“老伙伴”計劃等具體形式。據點活動式互助養老與結對組圈式相似,不同的是這種養老模式有固定的活動據點,活動據點可以是社區內企事業單位提供的閑置場所或者由符合條件的老人家庭申請設置。時間銀行式互助養老的特色在于老人無須被照顧、還具有服務他人的能力時“儲蓄”服務,需要時再享受服務,有利于滿足“高齡老人需要人照顧,低齡老人希望有事干”兩種需求,楊家廠社區互助養老模式即屬于這一種。
南昌市東湖區百花洲楊家廠社區“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自2018年1月啟動,由南昌市東湖區百花洲楊家廠社區居委會主導,政府支持,并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人民網、南昌電視臺、江西電視臺曾多次報道。楊家廠社區互助養老的參與模式為社區老人自主報名、社區居委會搭建平臺、志愿者注冊參與的模式,當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后,“銀行”將服務時間存儲下來,今后該老人需要他人幫助時,可以將儲存的服務時間提取出來,獲得其他志愿者幫助,一定數量的存儲時間還可以兌換油、米、洗衣粉等生活用品。目前,楊家廠社區主要服務對象為社區中高齡、失智、失能的老人約20位,其中80歲以上老人占大多數,失能失智老人3位。志愿者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一是社區低齡老人,二是有合作關系的幾個社會慈善協會,三是固定對接的幾個機關單位和高校大學生,大多沒有經過專業的醫療保健相關的培訓,服務的內容較為簡單,主要為陪同老人聊天、幫買菜做飯、清掃房間等。
三、 楊家廠社區互助養老實施存在的問題
(一)“互助”落實不到位,居委會“平臺”作用不顯著
在楊家廠社區60歲(含)以上老人有812人,固定列為幫扶對象的老人僅有20人。被列為固定幫扶對象的老人覆蓋范圍小,而且這些老人主要是由社區居委會精準對接,志愿者每一次參加服務都需要居委會工作人員帶領到老人家中,居委會工作人員有限,時間精力有限,居委會作為互助養老模式中志愿者和被服務老人中間“平臺”的作用發揮不明顯。楊家廠社區互助養老模式是由社區自行組織運營的,尚無正式的政策文件參考,更沒有明確規范的運行系統,如何高效率規范連接低齡老人和高齡老人,并且使當前低齡老人在自己高齡獲得下一代服務有保障,發揮居委會“平臺”的作用也是當前社區存在的一個問題。
(二)缺乏持續支持資金的注入
楊家廠社區互助養老模式的運營經費主要依靠社區居委會籌措及社會捐贈,政府沒有固定的長期穩定的專項經費支持,亦沒有專項財務公開制度。缺乏持續支持資金的注入,導致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缺失和專職負責人的缺失。在楊家廠社區,互助養老聯系場所即為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老年人活動場所即為居委會內部會議室,缺少必要的老年人社區活動中心或集中養老場所。社區居委會一共9名工作人員,均有居委會其他本職工作,無專人專職負責互助養老模式建設運行相關工作。
(三)志愿者時間、素質不能保證
參與互助養老的志愿者大多是非專業醫護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的醫療保健和心理健康相關培訓,也沒有獲得相關的資格證書,只能參與簡單的服務內容,不能滿足老年人在醫療、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志愿者參與服務時間不穩定,時常出現服務對象與志愿者之間時間不對稱的問題,出現在法定工作時間志愿者缺失,但是周末志愿者重復服務的情況。
四、 城市社區互助養老模式改進的建議
(一)完善管理制度,制定運行規范
當前我國社區互助養老模式尚未成熟,還處在不斷摸索階段,完善互助養老模式首先要制定一套完備的運行規范并不斷完善管理制度。這就要求社區居委會要結合本地區實際狀況,廣泛征求意見,科學民主地進行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制定運行規范,首先,要做到全面化,制度規范應覆蓋到互助養老模式運行過程中各個環節,包括前期志愿者的篩選培訓、老人情況調查等,中期互助內容、意外事故處理、志愿服務記錄等,后期儲存時間記錄、兌換以及清晰明確的運作流程、職責分工;其次,要做到落實化,制度規范條例作用的發揮主要依靠執行,一是要做好規章制度普及,組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團體對規章制度進行學習,根據不同的主體選擇不同的普及方式,二是在模式運行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要求執行,對違反規章制度的人員進行相應懲罰;最后,要做到持續化,制度規范應適應當前實際情況進行制定而不能拍腦袋決策,并在執行過程中根據發現的問題不斷修正。完善管理制度,制定運行規范一是使模式運行有章可循,避免出現職責分工不清以及重復工作等情況,二是保障志愿者在參與志愿服務后,將來在自己需要時也能夠享受到相應的服務,三是可以總結一整套規范的可以推廣的標準,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二)加大資金投入,確保穩定運行
對國家來講,“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符合黨和國家出臺的養老服務政策,有助于緩解我國養老壓力,但是由于互助養老模式運行主要是非營利導向,社會資本進入困難,要使其健康運行就需要政府專項資金的支持和鼓勵,一方面,給予有意向但是還未開始實施的社區一部分互助養老模式運行啟動資金,另一方面,針對已經在運行的社區給予持續資金的支持,并對其進行考察,根據實際運行效果進行資金撥付。對企業而言,一方面,資助“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是一種敬老愛老的體現,有利于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傳播社會正能量,另一方面,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可開發互助養老模式中可盈利點。通過社會資本的運作,也有利于互助養老模式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三)開展專業培訓,提高志愿者素質
志愿者服務的專業性直接關系到“時間銀行”互助養老運行的質量,提高志愿者服務的專業性,一是要設立志愿者準入門檻,對志愿者進行篩選,二是要對缺乏相關技能的志愿者進行培訓,達到標準后才可以參與服務,三是要對志愿者志愿服務質量進行考核評估。根據志愿者的性別、技能、年齡等進行評定分組,通過受益者反饋、工作人員不定時抽查、志愿者自我評估等方式,對志愿者志愿服務質量進行評估,根據多次累計評估對志愿者綜合能力進行評估并劃定等級,進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訓、評估系統。針對不同的服務需求,在內容上應靈活進行安排,例如,參與互助養老的志愿者大多非專業醫護人員,但老年人因為身體機能的衰退,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在醫療衛生服務方面有較大的需求,應增加對志愿者醫療保健等基礎知識的培訓。
參考文獻:
[1]韋佳杏.淺析“時間銀行”社區養老模式在運行中的困境和應對措施[J].法制與社會,2016(13):186-187.
[2]梁凱達,陳潔,尹健玲,等.“時間銀行”模式應用于居家養老互助服務的困境與路徑研究[J].現代商業,2019(15):183-185.
[3]劉亞男,申瑞茨,康曉娟.基于社會參與角度的時間儲蓄養老系統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23):87-88.
[4]王偉進.互助養老的模式類型與現實困境[EB/OL].2015.[2015-11-10].http://www.bjqx.org.cn/qxweb/n226283c991.aspx.
[5]李運強,周麗婷.河北肥鄉的低成本互助養老模式[N].中國婦女報,2011-07-17.
[6]候立平.美國“自然形成退休社區”養老模式探析[J].人口學刊,2011(2):58-63.
[7]甘滿堂,婁曉曉,劉早秀.互助養老理念的實踐模式與推進機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4):78-85.
作者簡介:
龔琳,江西瑞金人,江西財經大學學生,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吳貞,江西南昌人,江西財經大學學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李林,江西南昌人,江西財經大學學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黃雨露,江西宜春人,江西財經大學學生,研究方向:注冊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