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解讀新《課程標準》,了解語法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探討如何改變以往枯燥的語法教學模式,采用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真正做到在“玩”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并且通過高二的一節語法教學公開課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效果進行進一步的反思。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合作探究;課堂活動
【作者簡介】陳小雨,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第一中學。
引言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也就是說,在英語教學中,不是忽視語法教學,而是要注意語法教學方式的改變,從傳統的一味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變成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進而總結語法要點,從而讓語法服務于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
一、英語語法的地位
新《課程標準》指出,“知識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其實,語法是一門語言的使用規則,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的解釋是:“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change their forms and are combined into sentences, or the study or use of these rules.”可見,要提高的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法是英語語言運用的基礎,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英語水平提高的保障。
二、高中英語語法課堂的轉變
1.傳統的高中英語語法課堂。提到傳統的高中語法課堂,很多人腦海里會馬上浮現一個畫面,一個老師站在講臺上,手里拿著一本書,滔滔不絕地講解詞匯和語法知識,臺下,部分同學在奮筆疾書,生怕漏掉一個知識點,另一部分同學或思緒早已飛到千里之外,或昏昏欲睡,課堂氣氛可謂是死氣沉沉. 如何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更別說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了。
2.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理想的高中英語語法課堂。新《課程標準》認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其最終目標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也就是把語法靈活的運用到日常的語言交際中,才是語法學習的真正目的,因此,注重語法課堂的靈活性和實用性,是每位英語教師需要思考的重點。
3.高中英語語法課堂轉變的一次嘗試。為了實現更加有效的語法課堂,改變以往老師講,學生記,滿堂灌的模式勢在必行。基于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和領悟,本人開設了一節高中英語語法公開課,內容為選修6第二單元,if引導的虛擬條件句的特殊用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節課以一首名為“If I were a boy” 的英文歌曲開始,提問:歌曲中“I” 是男生還是女生,學生輕松地抓住了關鍵詞“were”,得出“I ”是女生的答案,這樣的形式既在輕松的氛圍中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又導入了本節課的主題——虛擬語氣。這節課的第二個環節通過圖片與有趣問題的結合,使得學生們暢所欲言,積極參與,這樣,學生復習了第一單元if的虛擬條件句對過去、現在、將來進行虛擬的基本結構,同時也為學生更好地對比,探究,總結if 引導的特殊的虛擬條件句奠定了基礎。對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本人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六人一組,為學生提供if虛擬條件句的三種特殊形式(含蓄虛擬條件句,錯綜時間條件句和省略if的倒裝句)的材料,要求學生們通過討論,分析并總結出每種形式的規律,最后每組選出一個代表發言。為了降低難度,總結的部分以填空的形式呈現。例如,對省略if的倒裝句的總結:Conclusion: When there are were, had or should in the if-clause, they can be put before the subject and if can be omitted. 通過討論得出的結論會讓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對語法重點的理解更加透徹,再附加半開放式的造句練習,事半功倍。為了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繼續保持學習的熱情,并呼應這單元詩歌的主題,本節課的最后一個環節以為一首詩填詞的形式呈現:
A poem :God and I
__ I God, I would ___________.
___ I ___ God, I would ________________.
Without Gods help, I would ____________.
But it is impossible that I meet god,
so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at _____________.
Example:
Were I God, I would have everything.
Had I met God, I would be rich now.
Without Gods help, I would do nothing successfully.
But it is impossible that I meet god,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at I work hard.
在熱烈的討論之后,因為對知識點的透徹掌握,學生們愿意將其與自己的想法結合,并勇敢地表達出來,這樣,思維,口語,交際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也就是實現了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學生們增強了自信心,學習英語的動力也得到了提升。家庭作業的布置是這堂語法課的延伸,通過針對性的練習,糾錯,可以發現學生們知識點掌握的不足之處。不過,在后來的作業批改中發現,學生們的掌握程度很好,更加肯定了這種形式的語法課堂的教學效果。在這次的教學實踐中,語法課可以像閱讀課,口語課一樣的生動,有趣,活躍的觀點得到了驗證。只要教師在課堂設計中多思考,多探索,多總結,考慮課堂教學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結合,創設各種形式多樣的,服務于教學目標的課堂活動,激發出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語法課真的可以“玩”著度過。
參考文獻:
[1]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