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嫻
【關鍵詞】 化學教學;參與意識;興趣;示范;動手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92—0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教學中如何將教學過程設計成一個愉快學習的過程,使學生通過觀察絢麗多彩的化學現象,積極探索化學奧秘,發展智慧和創造能力,形成穩定的學習動機,即在實驗課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是我們化學教師應該關注的一個關鍵的問題。
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
1. 理論聯系實際,誘發學習興趣。現代化學的發展趨勢決定了化學在人類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學教學要挖掘教學內容與材料、能源、環保、生命、農業等科學的聯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必須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信心,熱愛學習的情感和努力學習的動機。
2. 揭示化學之美,寓美于教,以化學的和諧美去感染學生,陶冶他們的審美情操,使學生保持對化學的興趣。不少化學實驗具有巨大的魅力。如氨氣急劇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會變成紅色的噴泉;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猶如鋼花四濺。這些神奇美妙的化學現象能喚起學生探索化學美的求知欲望,強化他們的好奇心,促進學生的興趣沿著有趣,樂趣向志趣的方向發展。
3. 設計趣味實驗,激發學習興趣。化學趣味實驗能以簡單的操作,鮮明的現象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趣味實驗,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如氨氣與氯化氫混合的“空瓶生煙實驗等。
二、重視言傳身教,躬親示范
1. 一絲不茍做好演示實驗,教師在演示實驗中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學生動手實驗時的態度和方法,因此,哪怕是最常用儀器的使用也絲毫不能大意,對于一些有危險隱患的實驗更要充分備課,引導學生把不安全因素想全想透。
2. 合理使用反例。對于一些可以在實驗室模擬的錯誤操作導致的后果,教師可設計一些錯誤的反例加以驗證,以加深學生印象。如加熱時先撤酒精燈導致水回流引起試管炸裂等,只要條件允許,保證安全,都可以去試。
3. 嚴格監督,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學生進入實驗室親身體會的效果是最深的,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什么都好奇,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因此,在平時學生實驗中除了講清楚規范操作,安全要求外,加強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4. 增強防范意識,培養自救能力。例如:強酸、強堿濺到身上時的處理,偶遇緊急情況時應如何處理和進行自救。
三、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創設參與的機會
1. 將演示實驗轉化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學生的好奇心強,喜歡參與,很樂于自己動手做實驗,而且每次實驗的成功都給他們帶來無比的欣喜。一些學生在前面做實驗,下面的同學也仿佛自己在做實驗,注意力特別集中,收效也特別好。這不僅創造和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也鍛煉了他們大膽、心細、勇于表現的良好品質。
2. 將分組實驗改為單人實驗。這樣做使每個學生都能親自動手操作而且獨立進行。在做實驗之前要向學生明確本次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告訴學生在實驗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以及會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等。做這些的目的都是讓學生在實驗前心中有數,知道自己在做實驗時該注意些什么、記住些什么,要讓學生知道做實驗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3. 鼓勵學生多做家庭小實驗和化學綜合實踐活動。現行教材中的“研究性學習”和“家庭小實驗”以及“化學綜合實踐活動”正是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良好的素材,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給予足夠重視,精心設計,采取個人、小組合作等形式,組織學生按一定要求完成這些項目,這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式。豐富多彩的活動必然會調動學生關注周圍世界,探索其中奧秘的欲望,更激發了學習興趣。
4. 發揮實驗優勢,鼓勵學生質疑和探究。實驗是探究問題、獲取知識與創新的重要手段。因此發揮實驗優勢,鼓勵學生質疑和探究是化學學習成功的重要一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的實驗題材,精心設計,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實驗操作,去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
5. 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實驗演示中提出問題,提醒學生應該注意觀察實驗現象,探索現象背后隱藏的規律,注意觀察和發現,鼓勵學生思考和動手,開展課后討論,努力作到動手和理論結合,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設計實驗并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從中獲得探究的樂趣。
從古至今,任何科學學說的出現,起初都是科學家通過大膽的猜測,科學的實驗,從微小的差別中實現偉大的發現。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積極地參與課堂,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也塑造了學生深厚的創新意識和學科素養。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