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梓含
【關鍵詞】 小學語文;情境教學;課堂實錄;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185—01
所謂情境,就是借助語言、音樂以及實物等手段,創設特定的環境,并將學生積極地引入到情境之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情境教學法就是將情境創設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對象的年齡和認知特點,積極創造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讓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適合的環境中開展,從而激活學習者的思維和創新能力,并在情境思維中認知、掌握知識和能力。
一、情境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
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語言也是一種情境教學,下面以《樹和喜鵲》來談談情境教學:
理解“孤單”
師:這個地方現在有一棵樹、一個鳥窩、一只喜鵲(出示這些東西的簡筆畫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這碩大的地方只有這些,你心里有種怎樣的感受?(播放音樂)
生1:(傾聽音樂)老師,我覺得心里難受。
生2:老師,我覺得孤零零的……
師:同學們,此時你就是那只孤單的小喜鵲,你來說說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生1:我不想一個人待著。
生2:我想有人能陪陪我……
利用音樂、圖畫、語言的渲染,把學生們帶入那種孤單的環境中,有一些學生甚至說出了“凄涼”,就在此時順勢導入課文的內容,學生們很容易就讀出了那種孤單的感覺,因為此時引起了他們的共鳴,聯系到自身的實際生活,學生們也很容易沉浸在孤獨中。此外,音樂的渲染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體會到孤獨后,讓學生們來讀一讀課文內容,起初學生們也許讀得不到位,而教師的范讀在此時又是一個關鍵的部分,配有音樂的朗讀往往能更好地表達情感,不用教會學生什么,當聽到教師讀完后就有學生模仿著來讀,這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內容又在這解決了。因此,情境的融入比說“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更有效。最后,教師在教學中再配以簡筆畫教學,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教學目標就這樣輕松完成了。
二、對情境教學的認識和體會
1.教師的范讀在教學中十分重要。教學中,筆者通過示范朗讀,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學生的有感情朗讀也是借助語言來再現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內容和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因而在指導學生朗讀上,教師應重視自身的朗讀,把握好感情基調,與學生共創一種學習場景。在師生共創的情境中,學生體會到了喜鵲從孤單變得快樂的原因。2.語言的藝術性對創設情境很重要。語言也是一種情境教學,以語言描述為主的情境創設,可以給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天地,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培養學生正確敏銳的語感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聯想,體會其情境。3.角色的體驗對情境教學的幫助。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要想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教師應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并且,將創設情境的教學策略應用于教學環節中,通過創設情感體驗類的教學情境,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認知來教學。此外,教學中利用學生表演也可創設藝術情境。如,教學《樹和喜鵲》一課,讓學生們在體會孤單時,戴上頭飾,更好地融入課文,自己就是那只喜鵲,學生們體會到了孤零零。而后每個學生都戴上喜鵲的頭飾,身邊突然間多了這么多的小伙伴,激動的心情無法言表,這時學生們也讀出了那種快樂!利用藝術手段來創設情境,確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4.音樂的配合讓情境教學得到升華。音樂的介入也十分有必要,一段合適的音樂可能會激發學生很多的靈感,在片段教學中,筆者配的是一首傷感而孤單的音樂,當音樂響起的時候真的會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5.簡筆畫的展示讓人耳目一新。繪畫的配合打翻了以往板書的模式,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整堂課的板書設計都是以繪畫為主,由“一只喜鵲、一棵樹、一個鳥窩”變成了“許多棵樹、許多個鳥窩、許多只喜鵲”,這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就是一種視覺的沖擊,學生們更容易明白“孤單”和“快樂”,教學難點“孤單變得快樂的原因”也在此時得到了很好的理解。
最后我想說的是,在每堂課中都需要情境教學,不需要華麗的故事渲染,也許是教師一段聲情并茂的文字;也許是教師用心播放的一段音樂;也許是教師準備的一幅畫;也許是教師準備的一個頭飾……情境教學需要我們每位教師用心去揣摩、去提高。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