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靜
【關鍵詞】 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079—01
小學中高年級的教學工作中,閱讀和寫作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且兩者存在緊密的關聯。結合以往研究分析可知,小學中高年級段的教師需要關注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平衡發展,以此提升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本文主要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進行探究。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這種環境中,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若得不到提升的話,會導致學生以后的學習難以得到持續發展。如,在閱讀文章時,很多學生只是依據教師的規定為文章劃分段落,很多學習和記憶的知識點都是教師提供的內容,并沒有自主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分析;而在寫作時,因為平日里對語言文字的積累較少,學生對寫作產生消極情緒,出現怕寫作文的現象。而出現這些問題的重要因素就是在實際教學中閱讀和寫作一體化程度不高。
二、閱讀和寫作一體化的關系研究
閱讀是語文應用的基礎內容,寫作是語文應用的外在展現內容,兩者存在緊密的關聯,可以彼此影響。一方面,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素材。小學生閱讀可以獲取很多知識點,就是信息輸入的過程,而寫作是信息傳出的一個過程。教師可以結合課本閱讀和課外閱讀兩種形式,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累積更多的名言警句、成語等,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優化他們的寫作技巧;另一方面,寫作有助于深化閱讀效果。通過寫作,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漢語言文字,掌握寫作技巧。由此可見,讀寫一體化可以優化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技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實施閱讀寫作一體化的策略
1.結合閱讀累積更多寫作經驗
教師在教授文本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如,與以往教學形式相比,教師可以突破傳統意義上“一言堂”的約束,引導學生構建自主深入學習的習慣和行為,支持學生在閱讀時全面展現自己的觀點。學生通過自主理解文章中表達出來的中心思想,有助于學生在提升自身理解水平的過程中,累積更多的寫作經驗。因此,教師應加大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認識,優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為未來的寫作和閱讀提供動力。
2.依據閱讀獲取更多的學習寫作方案
在全面推廣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形式時,教師需要明確閱讀是寫作的根本,寫作是閱讀的拓展,最重要的教學工作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閱讀時獲取更多的寫作素材和技巧。總的來說,就是要教師在閱讀階段結合文章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如,在引導學生認識文章中心思想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文章的表現形式、書寫形式以及用語特色進行深層次發掘,從而優化學生的寫作水平,促使其在多次閱讀中逐漸認識到寫作的樂趣,讓學生突破現階段寫作中存在的各種瓶頸。
3.依據閱讀深入發掘寫作素材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的閱讀數量和形式都在不斷變化。科學應用信息技術,有助于提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效率,提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質量,優化實際課堂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內容,并全面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如,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文章中就有關于人物的描寫,學生通過教師指導閱讀、自主閱讀以及課前課后的知識點學習,明確寫人物的方法和特點,了解人物描寫的形式和方向,此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選擇生活中對你影響極深的人進行寫作,描述你們之間的情感,做到立意明確、情感真摯,寫作就會變得更加容易了。
四、語文閱讀寫作平衡發展的影響
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不管是閱讀還是寫作教學,都是訓練學生、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內容,兩者合作教學,缺一不可。在現階段的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將閱讀和寫作兩大內容科學地整合到一起,避免出現高分低效的教學效果,注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構建優質的課堂教學環境。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推廣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對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改善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形式,提升實際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并為學生未來的語文知識學習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是引導學生讀寫能力平衡發展的重要依據,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方式。教師教學中要以文章閱讀為基礎、寫作訓練為途徑,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進而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