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岳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國家對人才的新型評判標準就是其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在學校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發展的能力和素質,能夠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讓學生發現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能夠合理客觀地評估歷史和社會問題,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關鍵詞】歷史? 核心?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161-01
歷史是高中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高中歷史學科在高中教育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高中歷史學科不僅涉及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優秀文化,而且不同時代歷史使命所體現的精神品格已成為高中歷史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載體。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課堂教育作為歷史學科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陣地,與歷史課程的特點緊密結合在一起,并運用現代化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培養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歷史使命感。
一、及時調整目標,檢測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達成
在教學目標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情況及時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和修正。需要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建立后續監控的監控模式,與學生一起完成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檢測,掌握學生“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水平,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要及時調整。歷史教學活動完成后,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與探索。在課堂教育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及時進行考試,為下一步的核心掃盲培訓奠定基礎。在歷史學科課堂教學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內外環境的變化必然導致教學目標與現實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學目標得以及時調整,使教學目標與實際教學相匹配,在指導下實現了培養學生主體核心素質的目標。
二、創設問題情境,著重培養時空觀念素養
任何時代的歷史都有著特定的歷史時空,是時代的背景。這要求歷史知識必須放在歷史研究和歷史知識研究的特定歷史背景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并做出合理的解釋。在高中歷史教育中,教師應積極運用圖片創造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問題情境。對于一些抽象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難以理解,可以使用圖片和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抽象問題,通過構建情境來構建時間和空間的意義,以及歷史問題。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進行分析有助于培養時間和空間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的大力推廣,著力核心素養養成
“合作探究學習”是一個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來探討歷史問題和歷史知識的團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提出了一個合理的問題,通過問題的設置情境,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群體,積極引導學生作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小組成員討論、合作和辯論,得出結論,教師總結解決問題。合作探究式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與探索意識,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知識,是有益的。
1.堅持學生主體與教師領導相結合的原則,強化核心素養。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的學科地位非常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并在教師的幫助下,開展高中歷史知識的學習,作為思維發展,情感體驗和創新能力的載體。傳統的教師灌輸教育和教學方法。在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第一位,教師指導的在后續完成。在完成小組探究性合作學習后,教師應根據學習效果對學習結果進行指導和總結,得出結論:在培養和挖掘學生思維潛能的同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利于學生核心學科素養的形成。
2.堅持基于學生現有知識和能力的原則。在小組合作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現有能力和知識是做好合作探究的前提,不能超越學生的現有知識和能力。這也是培養高中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和關鍵。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分離出學生的知識能力,就會導致這一過程中的矛盾,無法達到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無法實現對學科核心素質的培養。同時,如果教師設定合作組的問題,探究問題過于簡單,就無法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如果問題太難,學生將缺乏探究的興趣和動力。一般來說,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能力和存在的科學、合理的問題,準確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對問題的不斷探索、解決有關問題,掌握歷史知識。培養和提高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重要的。
學科核心素質的培養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要求在高中歷史課教育過程中采取多種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和積極的教學方法。從本質上講,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如果你的學生理解并掌握了必要的歷史知識。那么,通過高中歷史的學習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懷就顯得尤為重要。它通過學習高中歷史課程,使學生正確理解社會問題,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