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茹
摘要:梳理200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國內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論的英語寫作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包括對研究情況的分類與統計;對寫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內容進行詳細梳理并歸類,試圖作出評價與思考。研究發現:英語寫作學習與寫作自我效能感存在密切關系,但研究具體內容有待向微觀領域深入,希望為教師英語寫作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理論 英語寫作 梳理 思考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1—0214—02
自我效能感理論是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結合下的產物,是對行為主義的修正,它提倡對自身能力的自我評價,注重學習主體在特定情境中對自身某種行為能力的自信程度,充分體現了學習者的自我意識領域。縱觀我國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論的英語學習研究的文章,數量較少。其中,研究仍存在未被觸及的方面,研究手段單一,研究對象多以大學生為主,缺乏更多樣的研究群體,這一點往往也會使得該領域的研究缺少信度。
考慮到文獻統計要有全面性、代表性和及時性,本文以收錄在中國知網的期刊的中國文獻為研究對象,以基本能夠反映國內自我效能感研究的英語寫作研究現狀。檢索時間范圍為200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以“自我效能感”和“英語寫作”為主題詞進行檢索與篩選,得到文獻74篇,借此梳理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論的我國英語寫作研究,并嘗試作出評價與思考。
一、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論英語寫作研究情況統計
筆者對收集到的文獻樣本進行維度分類。首先,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以“自我效能感”和“英語寫作”為主題詞,搜索到相關期刊論文74篇。在此基礎上,區分出實證研究和思辨研究,區分依據在是否在自我效能感理論指導下進行相關實驗、問卷調查等方法。其次,區分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區分依據是實證研究是否通過觀察、實驗、調查、統計或人物訪談等方法獲得相關數據。調查結果為思辨類研究27篇,實證類研究47篇,其中定量研究17篇,定性研究13篇,混合研究17篇。
二、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論的英語寫作研究的內容
(一)自我效能感對英語寫作的研究
王毅敏(2008)對高職學生自我效能感對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的相關性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與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武紅晶(2017)指出,寫作策略和自我效能感均會影響高中生的英語寫作成績,結果表明,英語寫作高分組的學生比低分組的學生使用英語寫作策略的頻率高,而且前者的自我效能感也比后者高。顧世民等(2018)指出,初中生能夠使用多項寫作策略,總體自我效能感處于中等水平。同時強調指出,大部分寫作策略與自我效能感存在正相關關系。
(二)寫作自我效能感對于英語寫作的研究
筆者在研究自我效能感對英語寫作的研究時發現,自我效能感與個體在特定領域內執行一系列任務或特定任務的能力密切相關。例如:數學方面的自我效能感,運動效能,社會效能網絡自我效能和寫作自我效能感等等。寫作自我效能感是在寫作領域的研究中,學者們紛紛提出對“寫作自我效能”的概念定義,使得寫作自我效能的研究發展出不同的方向。
1.寫作自我效能感的測量
目前,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量表有兩種,其信度和效度均得到嚴格的驗證。一個是唐芳、徐錦芬(2011)設計的大學生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另一個是李航(2014)設計的大學生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這兩份問卷概念都被后來的研究者廣泛接受和采用。
2.寫作自我效能感與寫作成績的關系
學者們普遍認同學習者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與英語寫作成績呈正相關。唐芳、徐錦芬(2011)指出,大多數研究對象的寫作自我效能屬于中等水平,他們寫作自我效能感與寫作成績呈正相關。王遠妮(2012)發現,自我效能感對英語寫作成績有影響,高中生寫作自我效能感與英語寫作成績呈正相關。除此之外,李航和劉儒德等(2013)的研究表明寫作自我效能感對寫作績效具有正向預測作用。之后,李航(2017)做了進一步的調查,證明寫作自我效能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和促進學生的寫作成績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3.寫作自我效能感與其他因素的關系
不同性別的學生對英語寫作重要性的態度和對寫作能力的自我評價不同,特別是對寫作自我效能感有顯著影響(唐芳、徐錦芬,2011)。同樣地,王遠妮(2012)發現,高中生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別差異。閏嶸和張磊(2015)指出,任務的復雜性和自我效能感對外語寫作的準確性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寫作自我效能感強的學習者往往表現出更高的語言準確性。
三、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論英語寫作研究的不足與建議
以上研究說明,研究的影響面在擴大。目前,國內關于英語寫作學習、寫作自我效能感和英語寫作水平相關性的研究對象還是以大學生為主(張新,2017),顧世民和李莉萍(2018)以初中生為研究對象,對英語寫作策略使用情況、寫作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兩者相關性進行探索。武紅晶(2017)的研究雖然是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將自我效能感與英語寫作相結合,卻未突出寫作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寫作任務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性研究。而且,既然學科核心素養強調學習能力中自我管理與自我調適的重要性,應該強調認知因素的自我效能感的變化是人的自我調節得以持續的心理動力原因,將寫作學習與自我效能感結合起來。
四、結語
自我效能感理論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彰顯出它自身強大的研究價值,結合各個領域,尤其是在外語學習研究中的成果頗豐。自我效能理論為寫作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擁有自我效能感的學習者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更多主動,提高學習的動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研究自我效能感理論在國內英語寫作的文章,一方面能讓我們了解目前國內寫作現狀,另一方面則可以使教師明白,對于學習者而言,信心明顯不足的部分,也是教師尚無能力進行直接干預,需要學生自身調控的部分,這樣寫作教學就能更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顧世民,李莉萍.英語寫作策略與寫作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性研究——一項基于數據分析的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8(2):25-31+90.
[2]李航,劉儒德.大學生外語寫作焦慮與寫作自我效能感的關系及其對寫作成績的預測[J].外語研究,2013()2):48-54+112.
[3]李航,劉儒德,劉源.大學生外語寫作自我效能感在寫作焦慮對寫作成績影響中的中介效應[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3,29(4):385-390.
[4]李航.大學生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36(12):70-76.
[5]李航.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寫作成績的影響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7(3):57-63+79.
[6]唐芳,徐錦芬.國內外英語寫作元認知研究綜述[J].外語界,2005(5):17-23.
[7]唐芳,徐錦芬.大學英語寫作自我效能感調查與研究[J].外語界,2011(6):22-29.
[8]王遠妮.自我效能感與英語寫作成績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9]武紅晶.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對其英語寫作策略的影響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
[10]徐錦芬,唐芳.英語寫作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元認知知識差異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6):44-48.
[11]閏嶸,張磊.任務復雜度任務難度和自我效能感對外語寫作的影響[J].外語界,2015(1):40-47+72.
[12]張新.非英語專業新生寫作自我效能感、寫作策略與寫作成績調查及三者關系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
[13]趙江葵,敖練,周艷.大學英語寫作策略教學的實效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2(1):52-56.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