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潔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開放以及各個項目的創新,我國農業發展逐漸步入全新的環境,原有的農業生產模式只注重農作物的產量,而現在對于農作物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逐漸淘汰粗獷式的產出模式,轉變為高效發展經營模式,將高科技融入農業生產可以促進農業發展,科技將成為農業發展的新動力,如何將科技應用在農業發展上,提升農業經濟增長速度,以下將對農業科技推廣問題展開研究。
關鍵詞:農業科技;推廣;現狀;發展思路;對策
農業科技發展是現階段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農業發展與農業的創新科學研究聯系密切且同樣重要。在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速度較慢,科技轉化時間過長,生產率低等情況下,需要將農業科技的推廣作為首要任務,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利國利民,本文結合我國國情確定農業科技推廣的發展思路,進行合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推廣策略,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參考意見。
一、農業科技推廣的現狀
我國農業自堯舜時期就逐步走向推廣模式,比如“教民稼墻”,開創了農業為推廣的先河,周朝之后就設立勸農制度以及勸農官員,不同時期多有勸農工作的存在,但時期不同工作性質也有所不同,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勸農”制度逐漸傳承下來,并留下許多典型的代表人物對我國農業的推廣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現代農業推廣體制。我國盛行農業推廣在1980年以后,主要以農業技術中心為載體,由鄉鎮農技站進行研發與推廣,這種推廣制度以政府為領導,多重組織管理,各個部門共同協助國家推廣,上級推廣機構與農業行政部門同時領導各個推廣機構。
2.農業科技推廣中的問題。我國現行的主要為政府農業推廣機構,推廣模式比較單一,相比國外具備推廣條件,同時也能夠農業發展計劃的執行。但是單一的推廣模式存在一個弊端,科研與推廣之間銜接不夠緊密,不能夠適應市場的經濟發展,缺乏靈活性。同時農業科技推廣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輕推廣重科研,推廣人員不具備職業素養,推廣力量薄弱,農業推廣體制不夠完善等。
二、農業科技推廣發展思路
實時“可持續發展”與“科教興國”為農業科技發展的基本道路。同時圍繞市場需求進行體制改革,農業科技推廣可以從市場角度出發,了解市場需求以及實際情況對推廣進行設定并開展,同時應該考慮市場的需求變化以及具體特點進行完善,從而為科技推廣提供價值,并形成農業科技的推廣體制,不能違背生態保護原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農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促進生態受益,實現效益雙贏。
三、農業科技推廣模式
1.政府主導推廣模式。農業科技推廣是由政府主導并投資開展的公益性質的推廣活動,農業部門領導,農業下屬推廣局進行實施的工作,工作模式由下至上,實施需要滿足經費充裕,嚴格遵守國家農業發展的規劃部署。主要推廣的形式有:逐項推廣,綜合信息、技術和經營等方式,進行技術培訓、科技演示及農業咨詢。
2.科研部門推廣模式。為了實現科研技術到現實生產的轉換,科研教育部門都投入到農業生產當中,共同服務經濟建設;部分通過與農村協作組織以及當地政府建立穩定關系來進行轉換、同時進行技術的研發以及技術培訓;還有部分直接將科研成果轉換為實物,通過流程、價值走向和市場調節機制到農戶;還有一些與產業主體聯合,將理論與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一一解決;通過政府進行撥款,科技教育系統的主體推廣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或者通過單位進行自主籌款、科技貸款等方式來籌得推廣經費。
3.農業組織合作推廣模式。農業合作組織由農民參與市場,由農民自發,將農民放到主體地位并與農業技術人員共同經營的組織。利用新技術與新品種進行推廣,獲取高收益。同時不斷引進、開發高技術,隨后進行有效推廣擴散,滿足更多農戶的技術需求,同時促進農業技術的改造。一般由組織者進行籌資,作為推廣費用。農民合作組織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四、農業科技發展對策
1.加強科技推廣工作管理。制定科學的推廣方案,加強職責的把控,遵守法律開展相關工作,同時做好市場交易的協調工作,將推廣工作落實到細節,注重推廣工作的管理,制定完善的協調管理制度,確保推廣工作順利開展。
2.加大資金投入。為農業科技推廣設立專項的推廣資金,推進工作的開展,對于推廣工作進行制度化管理,政府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制定完善的惠民政策,同時將農業資源配置進行優化,將資金的利用率提高,推進農業科技的推廣。
3.加強人員培訓。農業科技推廣中,推廣人員是主要的操作者,所以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直接決定了推廣的效果,所以應該加強對于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與指導,提升人員的專業素質與專業技能,在培訓過程中,上級部門應該充分了解人員的性格特點以及實時掌握工作狀況,并根據這些信息對人員進行合理的崗位分配,使其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工作,提升工作的效率。
4.加強推廣宏觀調控。宏觀調控可以有效地促進推廣系統的正常運轉,農業推廣宏觀調控是在政府措施的基礎上進行的需要政府公布農業推廣科技的規范制度,并在法律的基礎上,公平競爭與合作,促進農業科技推動廣的發展。
5.加強科學技術。加強科學技術,將科研成果轉化。農業生產。社會全面進步的首要條件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擁有有力的推廣隊伍更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生產及經濟的發展,對于農村的全面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完善推廣體系。將農村科技推廣體系進行不斷完善,才能建立適應國家農業發展的高效。新型的農業推廣體制。此體系可以發揮科技、人才及信息特點,具有靈活多樣性和能夠安全傳播的特點,有利于農業科技的推廣。
五、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科技推廣是目前農業當中的重要工作,在農業發展當中,農業科技推廣與農業創新、農業科研同等重要,在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緩慢,科技轉化時間長,生產率低的情況中,農業科技顯得尤為重要。近幾年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農業經濟也逐步向好的方向前進,但各方面的工作仍然需要加強,通過加強對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管理、加大資金投入以及重視人員的專業培訓,將科技滲透到農民的日常生活當中,政府主導,已實現農業科技的飛速發展,進而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玲. 長沙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技推廣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8.
[2]李毛艷. 涉農企業農業技術推廣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
[3]楊培珍.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農業科技推廣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
[4]馬斌. 鄂爾多斯準格爾旗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
[5]高衛,高美玲.淺談我國農業科技推廣的現狀及完善對策[J].南方農機,2017,48(13):62+67.
[6]彭建軍.蘆溪縣農業科技推廣現狀、發展思路與對策[J].農技服務,2017,34(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