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
摘 要:葫蘆島市農機事業發展迅速,取得了成就顯著。但是,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化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本地區農業機械化的健康快速地發展。
關鍵詞: 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化;主要問題
相較于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的地區,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化還處于較低水平,同時相較于本地區農業發展對農業機械化的需求而言,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一、資金投入不足
發展農機首先需要資金投入,農業本來就是利潤低的產業,投入周期長,且葫蘆島市地處遼西地區,十年九旱,導致獲利空間不大。增加農業機械裝備數量、創新農機新技術、提高農機從業者整體素質都是發展農業機械化所必須的,隨著國家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政策部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程,但是,從農機生產發展的實際需要看,各級財政對發展農機化的資金投入還有不足,并存在一定差距。
資金投入不足,已經成為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中面臨的重要制約因素。農業的經濟效益普遍不高,農民收入增長有限,而農業機械通常需要較大的投入購買,尤其是大型農機具,花費不菲而且日常維修保養也需要大量的投資,農民購買一般風險較大,這制約了農機的購買,直接影響了農業機械尤其是大中型機械及配套機械的發展。
二、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促進了葫蘆島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不僅增加了本地區農機具保有量,而且提高了農機具整體質量。但還必須認識到葫蘆島市農機裝備在結構上還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農機裝備是農業機械化的物質基礎,其數量、性能決定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而其裝備結構也直接影響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程度?,F階段,葫蘆島市的農業生產機械,主要應用于耕、播、收等環節,而在產中、產后環節的農業機械比重嚴重不足。每當農忙過后,大量農機具被閑置,而產中產后急缺的農業機械卻投入不足。另外,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分布的作物領域也存在失衡的情況,例如在糧食領域的農業機械數量較多、增長較快,但是經濟作物、設施農業和農副產品等領域的農業機械則在數量上增長緩慢。
當前,葫蘆島市適用于本地平原地區的農業機械較多,但是葫蘆島市平原在其總土地中所占比重并不大,多為山地、丘陵,但是與此地形地貌相適合的農機具卻占比較低。同時,葫蘆島市目前還較為缺乏能夠與現代化農業生產多性能、高效率相適應的農機具。除拖拉機、玉米聯合收割機等大型農機具外,其它現代化農機具農民購買意愿低,占比較小。以致葫蘆島市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低端農機具相對過剩、中高端農機具不足的局面。另外,葫蘆島市農機具在農業生產領域的分布也存在失衡,農林牧副漁各業機械化發展水平不一。
三、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
近年來,隨著葫蘆島市穩步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其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逐步邁向成熟化與規范化,農業機械化社會服務組織發展迅速,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未能有效支撐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具體體現在:
首先,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尤其在基層存在著體制不順、保障不足、人員素質偏低的問題。在工作機制上,缺乏活力,且農機與農藝還缺乏融合性,對于新科技推廣不暢,以致成果轉化過慢。葫蘆島市現有1個市級農機農技推廣機構,各縣區也設有縣區農機農技推廣機構(共6個,含綏中縣),鄉鎮分設農機技術推廣中心,雖然這對本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有效的輻射,但是卻未能改變服務水平低下的局面。鄉鎮農機技術推廣機構建制不統一、不規范,人員少、年齡結構偏大,功能配置嚴重不足,而且還需要承擔行政事務性工作,削弱了農機技術服務能力。
其次,葫蘆島市基層農機服務組織能力有限,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缺少大覆蓋面尤其是全市性的大型農機服務組織?,F有跨區作業農機服務組織,仍以機收服務為主,而其他作業項目則很少涉及到。同時,葫蘆島市農機服務組織的經營能力還亟待提高,現階段不斷涌現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雖然在葫蘆島市探索農機服務組織經營上有所探索和突破,但經營上仍缺乏活力,與市場化、社會化和產業化的發展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另外,農機維修組織水平較低,僅能維修小型常規農機具,對于大中型農機具則難以維修,這也導致了葫蘆島市農機具維護保養不及時、缺乏,難以保障農機具使用壽命和效果,影響了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化整體水平的提高。
再次,農業機械化發展未能與現代信息化建設密切結合,未能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葫蘆島市農業信息網絡建設還比較落后,與農機有關的模塊更新不及時,在一定程度上難以起到有效宣傳農機政策、操作、市場信息的效果,未能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信息系統,影響了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四、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客觀而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一項工作,這就需要從業人員能夠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和素養,以勝任這份工作。
當前,葫蘆島市農業機械化服務組織從業人員在整體上呈現老齡化的特點,而且由于繼續教育不足其知識結構嚴重老化,新進工作人員雖然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仍難以滿足需求。從業人員普遍缺乏對前沿農機政策、技術的研究學習,而且對新農機具的接受能力較差,制約了服務組織的發展。農機具維修養護組織中,雖然能夠掌握常規、低端農機具的維修養護,但對于高端農機具、大型農機具則很難進行修理和日常維護。
農民是農業機械的主要使用者,其素質高低直接決定農機具使用的實效性。葫蘆島市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對于農機具的使用收益與投入還缺乏正確認識。由于近年來勞動力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的趨勢明顯加重,農村具有文化基礎的青壯年都已經去城市務工,使得在農村從事農村勞務的農民有老齡化的趨勢,而老齡化的農民的文化程度又整體偏低,而且年齡也偏大,對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接受較慢,在一定程度上思想也相對保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對農業生產有的還保持著老式傳統思想,也使得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有了一定的難度。而對于購進的農機具,有時還存在操作不當、不會使用的問題,對于新型農機具的新功能理解不透徹,學習新機具的操作難度對于這類農民相對較大,以致未能將新型農機具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葫蘆島市農機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增焜.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J].農業工程技術,2016(23):33.
[2] 金攀.世界發達國家農機化發展啟示[J].農機市場,2010(9):79.
[3] 何保軍.國外農業機械化發展概況對我國啟示[J].商業經濟,2012(12):13-15.
[4] 劉淑萍,朱方新.我國農機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農機,2010(9):78-79.
[5] 劉憲.科技創新助推農機化發展方式轉變[J].農機科技推廣,201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