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鵬
摘 要:初中物理課程旨在提高初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教師應該注重將生活現象與物理知識相連,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主要從三個策略探討了利用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開展物理教學,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現象;問題
初中物理課程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提高初中學生科學素養,傳授學生物理科學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物理課程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用生活化的情境幫助學生學習物理,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科學。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利用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的意義
(一)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體驗物理
學生生活中眾多的物理現象司空見慣,但是沒有系統地將這些現象與物理知識聯系,學生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這些現象,不能用物理知識去解釋它們。在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借助物理現象引出物理知識或者用物理知識還原于生活現象中能讓學生有生活物理現象的切身體驗,從自身體驗出發,能更好地還原物理現象,認識現象的本質,很好地體驗物理情境。
(二)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理解物理
用學生生活中的現象來進行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便于學生接受,更能讓學生理解。切身體驗生活現象讓學生用物理知識理解物理現象,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時候,能更容易進入物理的本質,更容易幫助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建構[1]。
(三)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課程是一門非常注重物理實驗的課程,但是要讓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初中物理課程的內涵存在一定的難度。初中生理解能力還很欠缺,沒有好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法的幫助,學生對物理學習很難產生興趣,對于動手能力弱、思維能力不強的學生,更是難上加難。生活現象貼近學生生活,與學生親近,不存在陌生感,教師通過生活現象引出物理知識的學習,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很好地融入物理知識的學習。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利用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
(一)重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創設情境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物理現象,將生活與書本聯系起來,用生活中的現象來引出物理新知,用生活中的現象引起學生的興趣,并激發學生的求知心理、學習動機,用一種熟悉的、了解的生活環境來表現物理現象,引導學生探究現象后的本質,從而達到新課的順利導入與新知的順利探究[2]。譬如在學習《杠桿》一節內容時,可以重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農村的水井,用提水裝置提水,有過實際提水經驗的學生就能深切感受到,壓桿的長短不同,提水者使出的力度也不同,壓桿越長,出的力越小;在同樣長度的壓桿的情況下,提水者手的作用力的方向不同,需要花費的力氣也不一樣。通過以上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的還原引出新知的學習:力矩和力偶的知識點。
(二)開展生活中的物理實驗創設情境
物理實驗一般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很多,初中物理課程是非常注重實驗的課程,在實驗中發現,在實驗中探究,在實驗中驗證。高中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用生活中的實驗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生活中的實驗容易上手,也容易展示,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譬如在學習《分子熱運動》時,教師可以直接拿生活中一個咸鴨蛋讓學生試吃,為何食鹽能透過鴨蛋殼進入蛋內?這就是分子的運動,教師還可以將生活中紅墨水溶于水的例子搬到課堂,分別在兩個透明的容器內放置熱水與冷水,并滴入相同量的紅墨水,觀察紅墨水在各個透明容器內的擴散情況,從中分析得出分子的運動是無規則的,并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激烈[3]。
(三)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創設情境
透過生活現象往往不能直接窺探現象的本質,需要學生去探究發現這些現象的物理原理,需要學生做出一些研究、實驗才能發現其中的物理奧秘。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有時不能將生活中的例子信手拈來,需要進行一些更改,以便于學生抓住事物的原理本質,發現其中的知識原理。例如在學習《摩擦力》一課時,摩擦力在生活中很常見,但是學生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感覺摩擦力“若有若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摩擦力,認識摩擦力,可以用探究式的實驗讓學生真切感受物理現象,讓學生自身去尋找答案。設置情境:拖動一個很重的箱子,從一處到另外一處,要求使用的力氣最少。發散學生的思維,起發學生的想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讓物體發生移動,探究哪種方式使用的力氣最小,從而引出本次課程的主要核心內容:摩擦力。認識到摩擦力的存在以及摩擦力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4]。初中物理課程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現象相連,創設問題情境,便于學生理解以吸收,能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發散他們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應該注重生活中物理實驗現象的積累,將這些現象用于物理教學中,幫助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用生活的方式學習物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物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徐瑩瑩.創設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12):69.
[2]袁新華.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21):71.
[3]劉濤.初中物理概念有效教學“三步曲”[J].中學教學參考,2017(29):51.
[4]田亮國.生活化情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46(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