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真 楊木壯



摘要? 選取7個指標構建墾造水田適宜性評價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和GIS技術對2017年惠州市各個縣區墾造水田適宜性進行評價。結果表明,惠州市各個區縣的可調整耕地均適宜進行墾造水田項目,博羅縣非常適宜,惠東縣比較適宜。
關鍵詞? 墾造水田;適宜性;層次分析法;沿海地區;惠州市
中圖分類號? S2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24-006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4.020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Paddy Fields in Coastal Areas—A Case Study of Huizhou City
LU Zhen, YANG Mu-zhua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Seven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paddy fiel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GIS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paddy fields in various counties in Huizhou in 2017.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justable cultivated land in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 of Huizhou is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ddy fields, Boluo County is very suitable, and Huidong County is more suitable.
Key words? Paddy field;Suitabilit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astal area;Huizhou City
基金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項目(14YJA630083);廣東省自然科學資金項目(2017A030313240);廣東省自然科學資金項目(2015A030313505)。
作者簡介? 魯真(1995—),男,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規劃。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從事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土地規劃與土地利用變化、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5-26
當前,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飛速推進,用地出現了供求不平衡的現象,這種供求矛盾亟待解決,保護耕地、守住 18億畝耕地紅線,成為維護我國糧食安全的戰略舉措。針對這種現象,國土資源部 2014 年 1 月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要“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1],同年 2 月,國土資源部下發《關于強化管控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通知》(國土資發〔2014〕18 號),提出了實行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全面實行“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2]。
廣東省非農建設占用水田以承諾兌現方式進行,但目前全省墾造水田進度緩慢,不能按時完成兌現承諾要求。國土資源部也下發通知,如不兌現承諾,將會采取措施暫停相關省份的以承諾方式去落實占補平衡的方式,毫無疑問,這將會影響到廣東省的用地報批。2017年4月,廣東省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間全省統籌規劃實施墾造水田2萬hm2的要求,以破解廣東省落實占水田補水田困局。
開展墾造水田項目,有利于落實耕地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完成非農建設占用水田兌現承諾要求。墾造水田項目的實施,項目區內自然生態景觀得到明顯改善,將出現一個“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網”的現代化高效農業新格局,發揮糧食生產和生態環境改善的雙重作用。
1? 研究區概況
惠州市位于廣東省東南部,屬珠江三角洲東北、東江中下游地區,地處22°24′~23°57′N、113°51′~115°28′E。市境東西相距152 km,南北相距128 km。東接汕尾市,南臨南海,并與深圳市相連,西南接東莞市,西交廣州市,北與韶關市、西北與河源市為鄰,與周圍6市政區界線846.49 km。市政府駐惠城區江北。現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
惠州市地貌北部和東部高,中部、南部和西部低,東北部以中、低山和丘陵為主,中部西部多為河流沖積平原,南部為濱海沉積平原。在龍門平陵、龍江、永漢一帶見喀斯特巖溶地貌。土壤分布大致為濱海灘地的咸土、咸堿土;沿海江岸的水稻土、沖積土;丘陵山區的泥炭土;丘陵區的紅壤、黃壤、紫色土和零星的石灰土、石質土。惠州市礦產種類較多,大中型礦產地較少,非金屬礦產相對較豐富,優勢礦產主要有鈮、鉭、長石、水泥用灰巖、大理巖、建筑用花崗巖[4]。
惠州市靠近沿海,屬于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氣候相互交替的季風氣候區,加上地形、地勢的影響,天氣變化比較復雜,災害性天氣相對較多。
2?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惠州各縣區的自然資源統計數據來源于《惠州統計年鑒2017》,各縣區的土地等統計數據來源于《中國農村統計年鑒》。
2.2? 研究方法
2.2.1? 多因子疊加分析方法。
多因子綜合權重疊加分析法是根據不同的評價因子對不同目標的影響大小不同,將其賦予不同大小的權重,對這些評價因子進行加權疊加分析,得到一個綜合的土地適宜性值(公式 1)。使用該方法需要對研究地塊進行研究判斷,選用適當的評價因子,選用適當的研究方法確定所選評價因子的權重。
S=n1Wi·Ci(1)
式中,S表示評價單元的土地適宜性綜合值,n表示參評因子數,i表示參評因子的序號,Ci表示第i個參評因子值(歸一化后消除量綱),Wi表示第i個參評因子對應的權重。
2.2.2? 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HP)主要是將決策相關因子分解成目標、準則、指標等層次,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將問題分層分步一步一步分析,最終確定最低層相對于最高層的重要程度權值或優先次序。層次分析法的一個的簡要計算流程為系統、要素、層次、矩陣、權重。
3? 墾造水田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3.1? 墾造水田評價因子選取
評價因子主要有年降雨量、年平均氣溫、年日照時數、可調整地類耕地面積、耕地有效灌溉面積、水稻畝產、水資源總量。將指標體系分為3層: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表1)[7]。
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層次結構模型(表1),目標層對應各區域墾造水田適宜度,準則層對應氣候評價因子、地形評價因子、農業評價因子和資源評價因子,指標層對應年降雨量、可調整地類的耕地、水稻畝產等參評要素。通過層次分析法構造判斷矩陣并利用方根法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層次單排序和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等步聚,最終得到各因子及參評要素的具體權重[8-10]。
通過查閱資料和對指標數據的分析研究,各個評價因子在得出的數據范圍內均為正評價因子,如表1所示。
3.2? 墾造水田評價因子權重計算
運用層次分析法在Excel中計算得到各層次、各指標的權重,列入列1最右列。
3.3? 墾造水田綜合適宜性指數計算
將各評價因子的權重再結合參評因子值代入公式(1),在Excel中進行運算得到綜合適宜性指數值(表2)。
現場對惠東縣部分村落進行考察,并對其進行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潛力分析、規劃協調性分析、水資源分析、交通環境及電力設施條件分析、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風險分析、公眾參與分析等等,惠東縣部分可調整耕地較適宜進行墾造水田項目。
對綜合適宜度結果進行分級處理,將分值(1 500,2 500]定為Ⅰ級,(2 500,3 000]定為Ⅱ級,(3 000,3 500]定為Ⅲ級(表3),利用ArcGIS軟件繪制適宜性空間分布圖(圖2)。
3.4? 評價結果分析
墾造水田項目適宜性指數分別為惠陽區1 544、惠城區2 031、龍門縣2 372、惠東縣2 938、博羅縣3 328。結果表明惠州市各個區縣的可調整耕地均適宜進行墾造水田項目,惠東縣比較適宜,博羅縣非常適宜。
3.5? 墾造水田項目實施建議
具體墾造水田項目實施時,會遇到各種而樣的問題,墾造水田項目工程投資大,施工任務重且工期較短,要求標準高,如果施工組織管理不善,將影響施工工期和工程質量。墾造水田項目會涉及到土地權屬界線調整、工程建設占用土地、改變原有設施格局、影響施工期間耕作等問題,項目在前期選址階段,建設單位應加強宣傳、尊重民意,做好群眾思想工作,為后期項目實施做足準備。墾造水田項目投資大,任務重,工期短,技術性強,項目施工應選擇具有資質的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進行科學規范的工程施工、嚴格控制質量、做好工程監理,確保工程質量達標,按期完成墾造水田建設項目。
4? 結論與建議
該研究選取年降雨量、年平均氣溫、年日照時數、可調整地類耕地面積等7個指標,建立墾造水田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利用GIS技術和層次分析法,并結合對惠東縣部分村落的墾造水田項目的研究,惠州各縣耕地質量評定,對惠州市各個縣區可調整耕地的墾造水田適宜性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表明,惠州市的各個縣區均可以在部分可調整耕地上進行墾造水田項目,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進程中還是要結合項目區具體的自然、經濟、生態等方面的因素再進行確定。
參考文獻
[1]錢旭,廖小鋒,謝元貴.貴州省土地整治墾造水田關鍵技術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6(19):176-177.
[2]胡智毅,范亞南.基于GIS的廣東省“旱改水”項目新增水田適宜性評價方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12):193-198.
[3]張艷艷,舒夏竺,徐平,等.“十二五”期間惠州市林業科技發展成效、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綠色科技,2018(15):193-194.
[4]曾秀華.惠州市主要河流水質參數特性分析與評價[J].大眾科技,2019,21(2):25-28.
[5]彭曉鵑,趙克飛.基于GIS的山地城鎮空間拓展土地適宜性評價:以大埔縣為例[J].熱帶地理,2013,33(4):480-488.
[6]郭金玉,張忠彬,孫慶云.層次分析法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18(5):148-152.
[7]朱永恒,濮勵杰,趙春雨.土地質量的概念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5(2):31-33.
[8]史沖.基于GIS的土地適宜性評價研究[J].北京測繪,2013(5):61-64.
[9]凌云川.土地適宜性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07(18):191-192,194.
[10]魯立江,陸文學.淺談基于 GIS 的土地適宜性評價[J].科技信息,2011(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