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動式教學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一次革命,可通過改變師生交互方式達到預期的教學效率和目的。初中生物與一般課程不同,對學生實驗能力要求較高,互動式教學剛好能夠滿足這一要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選擇合適的實踐活動和激發學習興趣是互動式教學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生物;互動式教學;教學情境;實踐活動;因材施教
課堂教學實際為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應該強調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融洽的教學氛圍,學生高度參與到課堂之中,才能依靠有效的信息傳遞,完成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法漸漸受到關注并發揮重要作用,學生在這種環境當中更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投入高效的學習之中。互動式教學對教師有很大的寬容度,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改進教學方法,從而增強教學效果。互動式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生物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筆者根據多年來開展互動式教學的經驗,認為做好以下幾方面才是立教之本。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交流”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息傳達方式,師生之間富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彼此之間應該有所“互動”,互動式教學法則是建立在這種“互動”基礎上的,以情感維系為基礎,增強彼此之間的向心力,為完成同一目標而不懈努力[1]。對于初中生物教學而言,互動式教學法是最好的方式,互動放大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使彼此產生同向的驅動力,進而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互動環節中,教師可設置奇妙的情境,讓學生主動投入其中,愿意做互動的使者。
如在講“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一課時,多媒體課件或微視頻成為非常好的互動教材。制作圖片或視頻是一門技術,教師很可能無法做到,但互聯網上相關題材的內容非常豐富,教師可借用一些圖片、Flash動畫等進行剪輯,同樣可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上課前先為學生播放一首優美動聽的曲子和一幅清幽自然的風景;然后詢問學生:“構成美麗風景的微觀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呢?”接著通過運用三維立體技術,葉子從風景中的一棵樹上飛了起來,葉子的組織不斷掉落,最終只剩下一個,清晰可見的細胞結構便展現在學生面前。可以讓學生分別對植物細胞構成部分進行編號,讓學生和計算機進行交互,完成還原式的組裝,并在拆分前就對學生提出此要求,讓學生在細胞結構的拆分過程中加大注意力,全力投入課堂學習中。在組裝的過程中,學生的腦力在高速運轉,豐富的想象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到底細胞的世界是怎樣的呢?細胞是如何組成千奇百怪物種的呢?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這種方式不僅能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還能體現互動式教學的優勢,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開展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問題是激發興趣的重要方式,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有了問題,才能更好地激發興趣,因此,教師在教的時候要設置合理的內容引導學生自主產生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生物知識,了解有趣的生物世界,尤其應貼近學生生活的周邊,才更容易激活他們探究的欲望[2]。教師可在課外活動中組織學生培養綠色植物,讓他們分工合作,各有各的任務,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等,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熱情及興趣,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可用實驗的方式打開學生的心門,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比如設計一個令學生好奇心萌發的實驗,使他們保持積極熱情參與其中,以興奮的狀態在做中學。教師要學會以實驗的功能挖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不要怕麻煩,更不要嫌實驗材料準備不易,應讓學生多看實物、多動手操作,使知識具象化,這對激發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有很大幫助。
三、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互動式教學講究因材施教,教學內容和方法不僅要適應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還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3]。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造互動的條件,讓學生放下芥蒂心理,勇敢探索知識的奧秘。比如在講解生物食物鏈的時候,可讓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扮演一個食物鏈上的角色。幫助學生自行查找資料,了解不同生物的食物特點,人、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在表演完之后,讓未參與表演的學生歸納總結。這樣所有的學生便參與進來,都有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思維得到鍛煉。因材施教很容易被學生接受,無形中增加了師生之間接觸的機會,這正是互動式教學的初衷。互動式教學降低了學習難度,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教學方式變得日趨多樣化。互動式教學法非常適合初中生物,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主動和積極地學習,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和對知識的探究能力,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習的興趣。但要注意的是教無定法,教師在開展互動式教學的時候,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不要盲目地為“互動”而互動,進而失去教學的本真意義。
參考文獻:
[1]杜娜.互動式教學理念下的“學、教、做互動”教學模式[J].基礎教育研究,2018(23):32-34.
[2]葉美蘭.科學探究視域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學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171-172.
[3]劉濤.“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19(6):15-16.
作者簡介:王蓉(1987—),女,甘肅甘谷,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