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彬
摘 要: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也是課堂教學的生命,是課堂教學的靈魂。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依托《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以設計新穎的課堂導入、新型的師生關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巧設精彩的問題情境、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等五個方面闡述了新課程理念下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有效性策略;師生關系;問題情境;教學手段
課堂的有效性是當下每位教師追求的教學新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教師新的教學理念下和方法下,得到一種學習的動力,產(chǎn)生強烈的方向感,養(yǎng)成一種自主學習的意識,課堂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圓滿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全面育人的目標。那么,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如何結合初中生特點,根據(jù)教學內容,使初中歷史課堂有效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努力。
一、設計新穎的課堂導入
歷史這一門學科,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時開頭開得好,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吸引力;又能使教師講課水到渠成、輕松自如。反之,教師平鋪直敘,學生興趣索然、精力渙散,教師也難以得心應手,費力不討好,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教師應在課文的導入方面多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學效果。例如,筆者在教授“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這一課時,先組織學生齊聲朗讀毛澤東《七律·長征》,感受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長征路途中的艱難險阻及中國工農(nóng)紅軍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再播放紅軍長征影片,讓學生重溫長征路。像這種形式的導入既容易讓學生理解,又豐富了課堂內容,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下面的教學順理成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情緒,甚至成為催眠曲。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創(chuàng)新教育,而目前緊張的師生關系已經(jīng)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新課本的改變、新人教版歷史教科書的試行,均向我們昭示著素質教育已日漸發(fā)展,并不斷深入。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促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隨之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因此,今天的教師不能再用傳統(tǒng)“教”教材的方式來面對信息來源廣闊、思維方式靈活的學生了,而應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的課堂,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思想、情感上多與他們交流,做他們生活的知心朋友,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欣賞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分享每一位學生成功的快樂。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讓歷史知識的生活特性顯示出來,提高歷史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比如在講解有關“兩漢經(jīng)濟的發(fā)展”知識之時,教師可以結合兩漢經(jīng)濟發(fā)展的特點與當代經(jīng)濟的特點,將歷史知識與現(xiàn)代生活聯(lián)系起來。用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組織歷史教學,有助于學生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與探究歷史知識的欲望。教師不只要做生活化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造者與引入者,還要開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從歷史學習內容出發(fā),用歷史角度欣賞現(xiàn)代生活,體會到現(xiàn)代生活的先進,促進學生幸福感的提升。
四、巧設精彩的問題情境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就必須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精彩、巧妙的問題,引導他們正確思考,喚醒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觸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中集中精力,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如:筆者教授《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時,圍繞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漢武帝在政治上、思想上、經(jīng)濟上、軍事上的四個煩惱,也就是課堂中讓學生解決的四個問題。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再分組展開討論,幫助漢武帝解決煩惱。引導學生更加深入思考、學習、掌握知識,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
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中,少不了多媒體聲音、圖像、圖片、材料等生動化、簡單化的呈現(xiàn)。根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特點采取資料介紹,觀看影片片段、課本劇、辯論賽等多種手段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如:在教授“南京大屠殺”時,僅靠課本文字及圖片不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因此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南京大屠殺紀錄片,用影片的形式展示日本侵略者用活埋、火燒、刀劈、槍殺等手段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人;再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下載南京大屠殺的相關圖片,讓學生看圖片并結合剛才播放的南京大屠殺紀錄片,談感受。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應用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要根據(jù)學生的層次和課標要求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使全班學生都有的放矢地對照目標進行學習。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和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并完成課堂任務。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形象化、簡單化、生動化、動態(tài)化,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和學生學習效率,讓歷史課堂真正有效起來,這樣才能構建高效課堂,才能讓歷史教育跟上素質教育改革的步伐,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成長園地。
參考文獻:
[1]單麗.試論新課改理念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5(3).
[2]李大權.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如何突出重點[J].中學教學參考,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