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感恩”是發自內心地對給予過自身幫助的人的一種虧欠心理,這種虧欠心理促使人們真誠去感謝并報答他人。小學是培養塑造感恩思想的關鍵階段,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會讓孩子們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以及人生觀。小學生由于年紀還小,對社會的認知還在初期近階段,尚未形成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這個時候對小學生感恩思想的引導和培養尤其重要,如何將感恩教育融入小學教學中,成為一個永恒的課題,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感恩教育的滲透,希望可以為感恩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及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感恩教育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以感恩之心處世為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感恩教育要從小抓起,滲透于小學生的教學過程中。
一、小學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感恩教育提升學習態度
小學生的年齡階段處于人生階段的學習期,作為一名小學生,對書本知識、生活知識等萬事萬物都在學習探索中,此時培養小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對今后的讀書生涯、人生歷程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小學生天性貪玩,對學習不夠認真,以感恩教育端正小學生的學習態度,督導小學生學習進程,會使得課堂教育教學效率更優、成果更豐碩,小學生發自內心地想要學習就是最大的學習動力,這股動力可以促進學習成績攀升,讓課本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牢固。
(二)感恩教育促進生活態度
小學生在學校所接受的學習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還包括了學校外的廣泛天地,從小培養小學生積極生活態度,有助于他們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對成就更加謙虛、面對失敗更加坦然、面對挫折更加勇敢,感恩教育可以促使小學生的心智漸漸成熟,積極地面對生活給予的一切,感恩生活也更加感恩社會。
(三)感恩教育促使師生共同成長
教師通過感恩教育用心、耐心、細心地教導小學生,教師自身也能夠融入學生之中,與學生一起不斷學習完善自我,教師教學水準得到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水平得到增長,整個課堂教學更加輕松,增強小學生在課本知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師生共同成長的經歷也建立起一座和諧信任的橋梁,使得除感恩教育以外的知識教學,更加順利、更加高效地進行。
二、小學生感恩教育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部分家長過分寵溺孩子,使得小孩子越來越囂張跋扈,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一是家長感恩教育不足,存在“愛的誤區”,特別是父母忙于工作事業,爺爺奶奶幫忙照看小孩,隔代的寵溺使得“愛”更多的是以小孩子的思維為中心進行的,家長缺乏對孩子感恩意識的教育,孩子認為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唾手可得。二是學校感恩教育不足,部分學校只重視文化課程教育,對于學生的評價局限于一紙試卷的分數,對于小學生感恩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也使得小學生的價值觀過于片面。三是不良社會風氣對小學生造成了一定消極影響,特別是當今網絡越來越發達,許多小學生也在使用手機、電腦等上網,接觸到的信息或是積極的,也有許多消極的,各種“網紅”充斥著網絡,小學生也開始追求名牌,享受著自己的優越生活,已經忘記了感恩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感恩社會的穩定安康、感恩家長的辛勤付出。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
(一)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滲透感恩教育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課本就是一些數字、符號,枯燥而乏味,但其實,只要深入研究透析,小學數學課本中許多習題也飽含感恩教育元素,教師需要充分運用自身所擁有的德育意識,結合數學課本的習題,側面引導學生提升感恩意識。例如,利用花生等實物講解加減法時,可以擴展到花生的種植過程,讓學生了解到農作物種植的艱辛,增加對農民的感恩。
(二)結合數學活動,開展感恩教育
數學活動生動有趣,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融入感恩教育,通過實踐可以增強小學生的切身感受,提升感恩意識。例如:探究圓、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的邊長、周長關系時,可以組織小學生組成小組,用紙板共同研究制作圖形,整個活動過程中,小學生互幫互助、協作配合,體會到他人的幫助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實踐活動任務,在今后的生活中會對他人的幫助報以感恩的思想。
(三)教師言傳身教,引導感恩意識
小學生生性思維跳躍、模仿能力強,對外界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求知欲,這個階段學校的教師就是他們心中的楷模,教師要以身作則,以優秀的言行舉止為學生做出表率,對學校常懷感恩之心,積極生活;對教育事業常懷感恩之心,兢兢業業;對學生常懷感恩之心,悉心教導。注意生活中的細節,愛惜教本、珍惜食堂飯菜、愛護校園衛生環境,從小動作上體現感恩意識,將感恩之心傳達給每一位小學生。
(四)結合生活實際,抓住感恩教育契機
所有的知識都源自生活,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歷史、文學、物理、數學等知識,而感恩又融于這所有的知識之中。教師與家長配合,將感恩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處數學知識。要求家長盡量陪伴孩子完成數學家庭作業,以陪伴時間的付出換得小學生感恩家長的心,生活中的小常識也可以滲透感恩教育,比如,帶孩子一起識讀家庭水電用度,一起繳納水電費,將每月用度制表制圖,通過數據的對比,讓小學生理解父母掙錢養家的艱辛,引導小學生感恩父母的同時,養成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周桂華.小學數學教學中感恩教育的滲透[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3):58.
[2]邊葉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感恩教育的滲透[J].神州,2017(15):30.
作者簡介:魏穎潔(1977.09—),女,漢族,甘肅隴西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
注:本論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做人“教育是班級教育的靈魂》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