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曉琳 朱瑩 萬霞
摘 要: 胡楊精神植根新疆,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生動寫照。發揚胡楊精神,對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而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積極的建設性作用,對培育新時代的青年學子也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胡楊精神具有豐富的價值意蘊,是新時代加強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將胡楊精神融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 胡楊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實意義
胡楊是新疆最古老的樹種,又稱“沙漠英雄樹”。人們贊美胡楊,不僅因為其風姿,更因為胡楊所蘊含的精神。任憑沙暴肆虐、干旱和鹽堿侵蝕,胡楊頑強地生存。2009年,李正元和張愛龍①在《以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一文中最早提出“胡楊精神”。胡楊精神的精神內核是頑強不屈、奮發向上的意志品質,是扎根邊疆、默默奉獻的價值取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18年8月,習近平在塔里木大學離退休老教師代表聯名致信上批示“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新疆高校響應習近平同志的號召,踴躍學習“艱苦奮斗、扎根邊疆、自強不息、甘于奉獻”的胡楊精神。2020年9月,習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激勵各級干部在新時代扎根邊疆、奉獻邊疆。新疆是我國西北重要安全屏障,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的新征程中,新疆各族青年是推進新疆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后備軍和重要力量,把胡楊精神融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義重大。
一、弘揚“艱苦奮斗”的胡楊精神,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需要。
“‘艱苦奮斗是對老一輩塔大人在沙漠腹地創建學校艱辛過程的總體概括”[1]。塔里木大學在環境艱苦、物質短缺的極端困苦條件下,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培養了一批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為邊疆建設穩定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為新疆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胡楊精神的首要內涵是“艱苦奮斗”。習近平指出:“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斗來揚起。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斗,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2]大學生群體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使命寄托在他們身上。新時代,新疆高校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弘揚胡楊精神,就是引導大學生以胡楊的艱苦奮斗精神為啟示,腳踏實地,俯下身子,耐住學習的寂寞,練就過硬本領,把艱苦奮斗的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直面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的新任務,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疆篇章的新使命,勇扛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的新擔當,積極投身到新疆的建設和發展之中,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的期待。
二、弘揚“扎根邊疆”的胡楊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扎根邊疆”的胡楊精神蘊含著愛國主義精神。一代代的新疆各族兒女猶如胡楊,將根須深深扎在沙漠中,汲取養分,開枝散葉,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最艱苦的地方揮灑汗水、建功立業,把個人價值融入社會價值,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中華振興、國家發展的洪流偉業中。塔里木大學在六十年艱辛的辦學歷程中培養了6萬多名畢業生,85%留在了新疆,68.5%扎根南疆,內地生52%留在了新疆工作[3]。這是胡楊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最生動的注腳。我國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基礎弱、起步晚、人才有流失。習近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4]。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邊疆發展。近五年來,在黨中央的熱切關懷下,在十九省市的大力援助下,在新疆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新疆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新疆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但在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區治理和脫貧攻堅還面臨難題。要促進邊疆地區各項事業發展,提升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保證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確保生態環境良好,必須有人才支撐。新疆高校要把胡楊精神注入學生的思想靈魂,培養他們樹立崇高理想、增強愛國情懷,引導他們肩負起建設和穩固邊疆、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重任,為新疆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新疆地區脫貧攻堅、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做出貢獻。
三、弘揚“自強不息”的胡楊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疆篇章的需要。
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豐富歷史經驗和生存智慧的結晶,是激勵人們奮發圖強的強大精神動力。中華民族走過了五千年風風雨雨,至今仍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飽含深情地鼓勵廣大青年:“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5]習近平在25日—26日召開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我們黨的初心使命就是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內的中國人民謀幸福,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謀復興。”[5]黨中央為新疆發展規劃了藍圖,藍圖的實現關鍵是發揮新疆的主體作用。大學生是新疆建設的后備軍,需要弘揚自強不息的胡楊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走好這一代人的長征路,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奉獻青春和熱血。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新要求,為新時代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指明了方向。用胡楊精神育人,就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人才培養理念,唱響自強不息、愛國奮斗的主旋律,浸潤凈化各族大學生思想靈魂,激勵愛國之情、報國之志,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新疆各族大學生只有堅持弘揚自強不息的胡楊精神,自覺承擔歷史使命,把胡楊精神轉化為促進學習的強大動力,實現人生價值,才能匯聚起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的磅礴力量、譜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疆篇章。
四、弘揚“甘于奉獻”的胡楊精神,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全國廣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懈奮斗的光榮歷史和偉大歷程,堅定不移跟著中國共產黨走,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6]在最近召開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對新疆干部提出要求:“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激勵各級干部在新時代扎根邊疆、奉獻邊疆。”[7]新疆各族大學生是推動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棟梁之材,是未來新疆干部隊伍的后備軍,培養什么樣的大學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新疆未來的發展和穩定。高校的根本職能是育人,新疆高校要扛起歷史重任,用“胡楊精神”育人,培養更多像胡楊一樣又紅又專、信念堅定、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的可靠接班人。要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新疆實際,堅持不懈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厚植愛國情懷,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將個人理想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奮斗中,維護祖國利益和民族尊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擔當興疆固邊之大任,在奮斗中感受發展的脈搏,在創造中發揮才智,在實踐中貢獻更大的力量。
五、弘揚胡楊精神,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的需要。
新疆工作事關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事關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主持召開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全面總結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深入分析了當前新疆工作面臨的形勢,闡釋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新疆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方針政策、戰略舉措,全面部署了推動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點工作,提出了“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7]方針,“文化潤疆”第一次被納入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文化潤疆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進文化認同、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方式,用胡楊精神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進入各族大學生心田,使各族大學生像石榴籽一樣抱得更緊,凝心聚力,激發出更深沉而持久的愛國愛疆之情,共創繁榮而燦爛的中華文化。弘揚胡楊精神,是“文化潤疆”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在講話中明確提出要踐行胡楊精神,胡楊精神作為寶貴精神財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于培養新疆高校大學生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需要培育一批批扎根新疆大地、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的有用人才。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就是要為新疆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只有用胡楊精神育人,才能把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培養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的合格接班人,更好地為興疆固邊服務,為實現黨的新時代治疆方略凝聚人心、集聚人才。
自古邊疆穩,則國安;邊疆亂,則國難安。做好新疆工作是全黨全國的大事,做好新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關新疆安定和發展的大事,我們要堅持從戰略上審視和謀劃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覺把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長河中考量,將新疆的本土精神——胡楊精神傳承發展、發揚光大,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為新疆社會與全國一道實現小康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注釋:
①李正元系中央國家機關第六批援疆干部、蘭州大學副校級干部,塔里木大學副校長;張愛龍系中央國家機關第六批援疆干部、教育部直屬司副巡視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體育局副局長。
參考文獻:
[1]杜環環.胡楊精神與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教育的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9(009).
[2]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薪火相傳一甲子沙漠學府育人[EB/OL].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2018-11/04/c_129985603.htm,2018-11-04.
[4]念茲在茲,習近平十句話“把脈”少數民族脫貧攻堅[EB/OL].央視網.http://xuexi.cctv.com/2019/04/12/ARTIadzTz 72wOnBDtaGQMHGA190412.shtml,2019-4-12.
[5]習近平出席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26/c_1126544667.htm.新華網,2020-09-26.
[6]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
[7]習近平出席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26/c_1126544667.htm.新華網,2020-09-26.
通訊作者: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