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法律實務專業群是依據職業崗位群和學院專業設置情況組建而成,專業群以教學標準和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內容體系、集群式實訓場所體系、“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服務型法律文化育人體系等“五大體系”構建為支撐,推進實踐教學改革,以促進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改革在專業建設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水平和服務經濟社會能力四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 專業群;法律實務;實踐教學;技能培養;崗位群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0) 12-0081-03
專業群建設是高職院校建設的落腳點和關鍵,優質高職院校建設和一流專業群建設就是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建設。2018年湖南省教育廳《關于加強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就明確提出:“以技術技能先進、服務能力卓越、產教深度融合、具有廣泛影響的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為核心,積極推進高職雙一流建設。以一流特色專業群為引領,建設一流高職院校。”隨后,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進一步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將建設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簡稱為“雙高計劃”。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強化學生職業技能培養一直是重中之重,2019年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做了明確定位,即“高等職業學校要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2020年《湖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也指出:“大力辦好職業院校,……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可見,最新的高職教育基本理念仍然秉承了技能本位,以職業技能培養為人才培養核心目標。新形勢下有效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推進專業群的實踐教學改革變得十分迫切。
一 法律實務專業群的建構
縱觀全國各高職院校專業群,一般有兩種組建方式,一種是把《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中的同一個一二級專業類中的專業,組合成群;另一種是跨二級專業類,將相近專業組合成群。現實中,專業群大多數是跨類組建。通過對18所“優秀”等級的首批國家骨干高職院校中的60個央財資助建設專業群進行分析,按照第一種方式組建的專業群共14個,占23.3%;按第二種方式組建的專業群共46個,占76.7%。[1]
具體到法律實務專業群,在教育部專業目錄中,公安與司法大類中的法律實務類共有四個專業,分別為法律事務專業、法律文秘專業、司法助理專業和檢察事務專業。從全國情況來看,法律事務專業和法律文秘專業開設得相對較多,司法助理專業和檢察事務專業開設得很少。就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專業設置情況來看,學院法律系有法律事務、法律文秘和社區矯正三個專業,學院將這三個專業組建成為法律實務專業群。其中社區矯正專業屬于同一專業大類中的法律執行二級專業類,所以學院法律實務專業群是跨二級專業類的專業群。這樣的組建方式原因有三:一是圍繞行業職業崗位群進行組建,專業基礎相同,技能領域相近。三個專業人才培養的職業崗位互通相連,涵蓋基層司法行政類、法檢律所輔助類、企業法務文員類,都屬于法律類的基層實務崗位,可簡稱為基層法律實務崗位群。二是圍繞專業資源整合進行組建,發揮資源集聚效應。這三個專業的專業課程設置的融通共享性,使得整合優勢教學資源、師資、實習實訓等極具現實操作性。三是圍繞一系一群進行組建,專業群管理與二級院系行政歸屬相統一,由法律系統管,以實現專業群建設高速運行和內部治理體系合理完善。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法律實務專業群立項了省級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項目,在此針對該專業群的實踐教學改革情況展開研究。
二 推進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舉措
實踐教學改革與專業群和專業建設、課程體系與課程改革、實習實訓條件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校企文化育人等密切相關,是一項系統性教改工程。法律實務專業群以“五大體系”構建為支撐,推進實踐教學改革。
(一)構建教學標準和專業課程體系
專業群實踐教學改革應該從專業群建設方案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始著手,制定各項教學相關標準,制定實踐導向的共享型專業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整體設計。法律實務專業群制定了省級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項目實施方案,修訂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了專業技能標準、專業課程標準、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頂崗實習標準、畢業設計標準、學生畢業標準等各項專業與課程標準。
通過制定教學標準,按照“能力遞進、項目載體”的理念,專業群系統構建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課程體系。基于三大法律實務崗位類工作任務分析,實現課程體系的模塊化、組合型和進階式構建。以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為底層共享課程,以專業核心課程為中層分立課程,以專業拓展課程為高層互選課程。除公共基礎課程全共享以外,群內各專業開設不少于4門共享互選專業課程,其中核心專業法律事務專業開設不少于6門。
(二)構建能力分層遞進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作為專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體系是面向專業培養目標、基于課程體系獨立進行的一系列技術實踐活動,其內容包括目標體系、內容體系、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四個要素。[2]本研究基于中觀層面,在此處著眼于探討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從專業群視角來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要考慮崗位群的共性和個性,從資源整合與共享方面進行整體設計。法律實務專業群在崗位群職業能力分析基礎上,基于共享性原則,構建了“專業群基礎實訓+專業核心技能實訓+專業拓展實訓+專業綜合實踐”的能力分層遞進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緊緊圍繞崗位群的法律實務技能而展開。法律實務技能是法律職業者應當具備的與其所從事的法律實務工作密切相關的工作技巧、能力和方法。[3]首先,基于群內各專業技術領域相近,基礎法律知識和素養同質的特點,構建面向群內所有專業的共享型基礎能力實訓模塊,包括基礎法律分析、法律思維能力訓練、法律語言表達能力、信息獲取與判斷、計算機運用能力訓練、溝通與協作能力訓練、心理素質訓練等實訓項目。其次,基于各專業核心技能培養的需要,構建若干以差異性為主,兼顧一定共享性的專項技能型實訓模塊,包括法律文書寫作、訴訟處理、法律咨詢、糾紛調解、合同擬定、速錄、秘書綜合實訓、文書卷宗檔案整理、社區矯正調查評估、接收、監管、解除、個案矯正技術實操、集體教育實操等實訓項目。再次,基于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拓展需要,構建可供多專業選擇的專業拓展實訓項目,如案件調查與匯報技能、法制宣傳、助理公證、辦公自動化與新媒體實訓、團體心理輔導實操等。最后,在社會實戰實踐基礎上,構建頂崗實習、畢業設計、專業見習、其他社會實踐等專業綜合實踐項目。各層次實訓項目前后銜接,實現職業能力培養的由低到高分層遞進。
(三)構建集群式實訓場所體系
構建實訓場所體系應當堅持產教融合,深度對接行業,推進校企合作。而集群式的構建理念,其重要意義在于優化教學硬件資源配置,實現資源在群內的整合與共享,使實訓實習場所體系發揮出集群效益。校內重點建設集日常實訓教學、專業技能測試、技能競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社會服務五大功能于一體的技能訓練平臺。如模擬法庭、糾紛調解室、速錄/文書綜合實訓室、秘書事務所、社區矯正工作室、計算機機房、心理矯正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室在承擔日常教學、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的同時,對外作為法院庭審場所和法制教育基地,調解校園糾紛和周邊社區群眾糾紛,承接會議速記和會場服務,提供文印、方案策劃和新媒體相關工作,代做社矯對象個案分析報告,承接社矯宣告儀式和教育等等。
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面,根據崗位群特點,注重司法行政系統、法檢兩院系統、律所企業單位三條實習實訓通道齊頭并進。重點與十余家行業單位建設穩定的產教融合平臺,在滿足學生頂崗實習、專業見習需要的同時,在教學、科研、隊伍建設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合作關系,作為教師行業鍛煉、課題調研、應用研究的基地,也是校外兼職教師的主要來源。
(四)構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
師資條件是實踐教學改革成效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實踐教學的保障體系之一。“雙師型”教學團隊素質決定著實踐教學體系目標的實現程度。[4]圍繞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法律實務專業群將“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作為重點工作之一,采取“學校+行業”模式,在基地、教學、日常管理、考核、經費等方面建立制度和要求,確保培養培訓質量和成效。在基地建設方面,與湖南省社區矯正局、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法院、長沙縣司法局、北京市速記協會等行業單位共建了“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立項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項目,入選為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具體而言,培養培訓通過掛職鍛煉、跟班學習、進修培訓、學術交流、教學名師項目、教學團隊項目建設等多種措施來實現。教師培養培訓內容包括專業技能培養和教學水平提升兩個方面,如2019年法律實務專業群派遣9名教師到各行業單位進行行業實踐鍛煉,另有1名教師在行業進行為期一年的跟班學習,全年有20余人次參與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短期培訓。
(五)構建服務型法律文化育人體系
實踐教學改革離不開軟環境建設,法律實務專業群著力打造構建服務導向的法律文化育人體系。法律文化育人堅持學校與行業、社區共建,校園文化與行業文化、社區文化融合。[5]為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豐富校園法律文化,將行業和社區引入校園,建立行業課堂,開展社區矯正教育進校園、法院審判活動進校園、會議服務與速記進校園以及各種來料加工活動;也提供上門服務,走進行業提供法律實務輔助工作,走進社區提供法制宣傳和志愿者服務活動。同時積極組織參加各級各類學生專業技能競賽,定期舉辦相關校際賽和校內賽,并邀請行業專家進行技能訓練指導。本著“服務校園、服務社會”的宗旨,指導創建微信公眾號“警苑法律服務”和QQ公眾號“法律服務君”,由學生運營。對內繁榮校園法律文化和學生咨詢需要,對外服務周邊社區法制宣傳,公眾號推文的最大瀏覽量達到五千余次,在學院師生及周邊社區中形成一定影響,具有一定知名度。
三 實踐教學改革成效
(一)專業建設水平顯著提高
專業群2015年立項湖南省職業院校示范性特色專業群建設項目,2018年立項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項目。核心專業法律事務專業為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湖南省特色專業、湖南省精品專業、湖南省學生專業技能抽考標準及題庫開發牽頭專業,2019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項目》的骨干專業及“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專業群重視學生技能培養和技能競賽,學生實踐能力穩步提升,成功走出了一條同類領先、行業滿意、市場認可的人才培養之路。在2019年全國司法職業院校法律實務技能競賽中,派出兩支參賽隊伍均獲得團體一等獎(大賽共設4個團體一等獎),并獲5項個人大獎;在2018年全國速錄綜合技能競賽暨第52屆國際速聯競賽中國區選拔賽中,獲團體二等獎和辦公綜合專項一等獎等16項大獎,并獲得2019年意大利薩丁島國際速聯競賽入場券;在2018年全國高校文秘綜合技能競賽中獲團體二等獎等12項大獎;在2019年全國首屆“亞偉杯”信息處理大賽中獲得團體二等獎等10項大獎。在“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湖南賽區總決賽、湖南省高校知識產權搶答賽、法律達人知識競賽、長沙高校模擬法庭比賽等賽事中都獲得了優異成績。在湖南省教育廳組織的畢業設計抽查中,專業群中法律文秘專業于2016、2017、2019年被抽中,合格率均達100%,即專業群抽查合格率達百分之百。
(三)師資隊伍水平顯著提高
以學院成立的湖南司法行政職業教育集團、湖南省法律職業培訓基地為平臺,打造精英教學團隊。專業群現擁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專業帶頭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省級名師課堂,教學團隊在省級微課大賽中榮獲團體一等獎,團隊教學改革成果榮獲全國司法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團隊成員多次榮獲國家級和省級學生專業技能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同時,立項有學院教學名師和教學創新團隊項目。專業群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比例達90%,雙師能力素質得以有效提高。實現以“三支隊伍”為抓手,打造出課程教學結構化教師隊伍、技能競賽培訓教師隊伍、行業服務雙師隊伍,專業群形成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術水平高的“雙師型”教師團隊。
(四)服務經濟社會能力顯著提高
與工信部合作,成為湖南省唯一一家國家工業與信息化系統速錄師專業技能考試合作測評機構,面向全省組織速錄師技能等級考評認證工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輸送大量速記人才,被評為先進考評基地。以湖南省司法行政基層工作研究所為應用技術研發機構,接受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委托,開展橫向課題研究,組織社區矯正行業論壇,發布基層工作動態和經驗。接受省司法廳的招投標委托,起草《法治湖南建設規劃》。與長沙縣司法局開展合作,將行業引入校園,師生在校為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大規模集體教育活動;同時將實踐教學推進行業,師生上門服務參與矯正工作,代做社矯對象個案分析報告。與周邊社區合作開展“3.15”“11.25”“12.4”“暑假三下鄉”等系列社區法律咨詢、志愿者服務、法制宣傳、社會調查活動。專業教師帶領學生開展大型院外法律會服務活動年均4場,立項湖南省大學生校外德育實踐項目,服務團隊多次被團省委評為優秀服務團隊,在周邊街道社區引起了良好反響,提升了專業服務社會能力。在這次新冠肺炎防疫時期,師生志愿者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的指示,利用延長了的寒假,通過公眾號宣傳、電話、微信、網絡平臺答疑等方式,為街道社區提供依法防疫、依法治理法律服務,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楊澤宇.“后示范”時期高職專業群建設研究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5(26):83.
[2]黃澤鈞.論高等職業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3(3):155.
[3]吳暢.法律實務專業群視域下實踐教學的困境與突破[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8(2):31.
[4]萬軍,胡寧.專業群建設視角下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3(11):56.
[5]吳暢.論法律大類專業服務能力提升——以校園法律文化為視域的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6):149.
(責任編輯: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