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在介紹深度學習及思維導圖的基礎上,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語》必修一Unit4 “Natural Disaster”中的課文“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為例,展示了深度學習下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期為探索高中英語如何高效實現深度學習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深度學習? ?思維導圖? ?核心素養
一、引言
近年來,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或Deeper Learning)在國內得到了許多學者和一線教師的關注,再加上機器學習的興起和核心素養研究的深入,深度學習也越來越受到中小學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深度學習能力被視作中小學生應對未來挑戰的必備能力。當前我國正處于由世界大國向世界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各行各業對我國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運用深度學習理念來提升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是國家也是時代的需要。而思維導圖也一直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喜愛,被廣泛應用于他們的教學中,思維導圖有助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升思維品質,促進英語深度學習。
二、課例分析
1.教學設計理念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版)》明確提出教學改革要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吧疃葘W習”應該是基于價值引領的學習、基于真實情境的學習、基于高質量問題的學習、基于學科內知識的整合性學習、基于思辨的學習、基于微探究和微課題的研究性學習。以“深度學習” 理論為依據,本節閱讀課通過欣賞人與自然關系的名言,讓學生對人和自然的關系做跟深入的思考,有深刻的認識,如習主席對我們的期望,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同時做到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引入思維導圖讓學生針根據自己的認知繪制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以非常好的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梳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本節閱讀課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體會“災害無情,人有情”的主題精神,即人類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不屈不撓,相互援助,堅定信心,重建家園。
2.文本分析
從文本敘述手法來看,這是一篇報告文學(literary journalism)。報告文學是一種介于新聞報道和文學作品之間的文體,其題材和所描寫的人物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和真實人物。本文按照地震前、中、后的順序向讀者整體描述了唐山大地震這場災難。文本開篇描述了地震前鄉村出現的一些異常現象,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法,語言生動、富有畫面感,營造出一種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氛圍。從第二段開始,文本著力刻畫了大地震發生時的驚人場景,以及災難過后滿目瘡痍、讓人絕望的畫面。文本最后兩段自然過渡到對身處絕境但絕不放棄希望的災區人民的生存意志和重建家園的決心的描寫。有了來自國家和人民軍隊的支持,唐山人民在廢墟上重建家園,唐山這座被自然災害損毀的城市重獲新生。從修辭方法來看,除了開篇的排比句外,文本還使用了文學作品中常出現的擬人、比喻、遞進等修辭方法,讓文章有了更多細節,也更有畫面感。
3.學情分析
高一14班是平行班,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較差,詞匯量嚴重不足,單詞的記憶基本上是死記硬背,對英語的詞性、基本句型等最基礎的東西有較多的知識盲點,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和自覺性還沒有形成,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關于閱讀的技巧的理解和運用和如何快速獲取閱讀信息,對多數學生而言,仍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的開口能力更是堪憂,讀也讀不對,說也說不出。
4.教學目標
在本課學習結束時,學生能夠:
1) 閱讀描述災害的報告文學語篇,掌握該類語篇的語言特點和敘事要點,能分析閱讀語篇的篇章結構。
2) 理解和表達文本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理解報告文學的文體和語言特征
3)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思維導圖,通過練習提高學生捕捉文章細節的能力以及歸納和推理能力。
4)培養學生讀后遷移能力,通過閱讀獲取知識進行口語對話
5)體會“災害無情,人有情”的主題精神,即人類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不屈不撓,相互援助,堅定信心,重建家園。
5.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掌握報告文學兼具文學性和紀實性的語言特征,讓學生學會欣賞文本中所使用的修辭和寫作技巧,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傳遞的情感和意圖 。
2)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思維導圖,通過練習提高學生捕捉文章細節的能力以及歸納和推理能力。
6.教學難點
1)在理解的同時,掌握一些英語閱讀技巧和口語技巧,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2)理解和表達文本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理解報告文學的問題和語言特征
7.教學資源
教材、多媒體課件、教案、學案、黑板和粉筆
8.教學過程
課前
Step 1 Enjoy the proverbs and sayings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人與自然關系的名言,讓學生對人和自然的關系做跟深入的思考,有深刻的認識,如習主席對我們的期望,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同時做到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
Step2. Enjoy the sentences and learn the writing techniques. Find the similar sentences in the passage P50
設計意圖;學生對英語中出現的修辭方法非常陌生,這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前通過例句賞析的形式學習,同時去課文里找出相同用法的句子。擬人,明喻,暗喻,對比,夸張,這些詞匯對學生來說單詞本身就很難了,所以都配有音標,學生在課前對它們從詞形,語音,用法,多角度深入學習,為課內更好的理解報告文學這種特別文體做鋪墊。
課中
Activity1: Read the title to make prediction
設計意圖:本活動遵循閱讀課的基本閱讀技巧指導,引導學生讀標題,學會從標題預測,抓文章主要大意,根據文章體裁特征抓主要內容,when, where, what, 記敘的核心要素。
本部分我還設計了記筆記環節,強化學生對該部分的認識。
Activity 2 Read for the organization
設計意圖:本活動還是遵循閱讀課的基本閱讀技巧指導,教會學生找主題句的方法,理清文章結構,會把文章分成若干部分,并且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內容。
Activity 3 Read for the content, the language and the significance
設計意圖:本部分是本節課的最核心內容,旨在引導學生從“content, the language and the significance”三方面理清文章。在這里引入思維導圖,讓學生針對Activity 2&Activity 3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認知繪制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以非常好的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梳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Activity 4 Role play: survivor and reporter
設計意圖:本部分是一個output的過程,引導學生把看到的,理解的內容說出來,引導學生模仿文章運用修辭手法,形容詞,動詞對地震前、中、后所見所聞,所感,生動表達,對閱讀課的新知識起到練習的作用。
課后
Task 1 Draw a mind map of the passage
Task 2 Summarize the beautiful sentences from the sentences
設計意圖:課后的兩個任務設計是針對本節課的最核心內容進行復習——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內容,以及對文中運用擬人,明喻,暗喻,夸張等修辭的句子進行歸納復習,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報告文學這種題材的語言特征。
9.教學反思
英語課堂的深度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構建深度學習的課堂,讓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有利于促進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雙重進步。而思維導圖是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有效手段,本節課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梳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本節閱讀課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體會“災害無情,人有情”的主題精神,即人類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不屈不撓,相互援助,堅定信心,重建家園。
本節課課堂活動有小組討論,小組競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調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中進行了深度學習,學習效率高。但是課堂時間緊,學生個體學習能力差異等因素,學生對文章語言的理解不到位,最終導致學生的思維導圖質量參差不齊,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制作出整篇文章的思維導圖,結構清晰,內容完整。而能力差的同學只能勉強做出一部分,或者甚至不理解教師意圖。此時,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貪快求全,而應該引導學生做好語言學習的同時,針對一小部分內容做好示范,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內容,從容自信地繪制出自己的思維導圖,真正做到對文章內容的深度理解。教師還不能為了盲目追求教學目標的達成,忽視教學內容完成的質量。
三、結語
思維導圖的作用,顧名思義就是指導學生在頭腦中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分析,整理,從而在大腦中生成圖片,最終畫在紙上,形成文本的過程。思維導圖用在英語閱讀語篇教學中,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結構,抓住文章大意,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圖。當然,學生要得到很好的思維導圖,教師要充分了解語篇賦予語言學習的content、language和significance,對文本進行充分的分析和解讀,并畫出思維導圖,以此判斷學生的難點所在。如教師在此文中展示的課例,教師因為對語言學習的鋪墊不夠,也沒有親自做出示范,學生在生成思維導圖時遇到了困難,甚至不知所措。
思維導圖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生要生成優秀的思維導圖,首先要觀察語言和文化的各種現象,根據所 “可以說學生所建構的整個思維導圖就是一個文章的結構圖,反映了不同學生對課文的不同理解及不同的意義建構,體現了學習者自己的思維特征和對作者寫作思路的不同理解,反映思維的個性、開放、多維性等特征”。
“深度學習”是基于價值引領的學習、基于真實情境的學習、基于高質量問題的學習、基于學科內知識的整合性學習、基于思辨的學習、基于微探究和微課題的研究性學習。深度學習是一種學習理念,也是一種學習態度,它將教學目標導向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導向拓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技能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完美詮釋了深度學習的學習理念。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版)》
[2] 苗壯,李風琴,深度學習下高中英語3H+GEET復合式教學情境的創建[J]中學外語教與學,2020,(3):9-12
[3] 關媛 思維導圖在核心素養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4] 趙國慶, 陸志堅. 2004. “概念圖”與“思維導圖”辨析 [J]. 中國電化教育, (8): 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