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靜
摘 要: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對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來說,創新精神更是不可或缺。九年義務教育新課改階段也對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指示和要求。本文就從小學美術教學出發,對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美術創造力提出了筆者的一些拙見,以期小學美術教學少走彎路,得以更好、更快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造力;動手
在創新精神的號召下,現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已然將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作為了自身教育的核心方向。如何讓學生作品“畫中有話”?它值得每一位美術教育者的深思和探討。
一、支持求異,保護學生的創新個性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一般會通過對教材范畫的講解以及為學生出示優秀的作品范例,讓學生在繪畫之前做到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之上,學生的繪畫主要是以臨摹為主,其中不乏有一些比較優秀的作品,然而筆者往往會感覺這些優秀的作品中似乎缺少了些什么,少了兒童該有的個性與創造性。一定的臨摹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臨摹的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求異的精神,在繪制一幅畫的時候,能夠勇敢的突破傳統定式思維,大膽的將內心真實的意愿表達出來,哪怕這種意愿是多么的荒誕無奇,教師都要對其進行鼓勵和支持,以此保護學生的創新個性,即便是對于那些看起來就是“錯誤”的作品,教師也要學會從兒童的視角加以重新審視,不要一味的批評和指責學生的作品,只有無限的包容和支持,學生的思維才不會變得定勢,學生的創新個性才會得到切實的發展。
在講解《巧包裝》時,除了教材中呈現的一些包裝作品,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活中一些比較常見的和一些比較出彩的包裝作品,這些都是學生創新的基石與源泉,但是學生的創新是遠遠高于教材作品的,他們是兒童,他們的視角更是基于兒童天然的創造性,在欣賞完優秀范例之后,已經開始有很多學生產生了自己的構思和設計,有的忙著為自己的好朋友設計生日禮物的包裝,有的迫不及待地為自己的媽媽設計母親節禮物的包裝,有的想要為自己最愛吃的蛋糕設計一個包裝......當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出現在學生的腦海中時,教師能做的便是鼓勵和支持,盡可能的保護學生的創新個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小小的“創造家”。
二、基于生活,確保學生的創新實性
創新源于生活,源于對真實生活的真實感受。美術作品也均是從生活中獲取的創新靈感,在培養學生自由創造力的同時,一定要確保學生的創造是基于生活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適當選擇生活中與之相關的生活元素,讓小學美術教學趨于生活化,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美術創作的親切性和實用性。小學生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基于生活的元素,那么在學生的創造中就會少一些空洞,多一些真實。教師通過專業化的引導,幫助學生認識到生活中最平凡和最真實的美,并依據已有的美術技巧,將其表現出來,進而確保學生的創新實性。
例如,在學習《成長變化》一課時,這一課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和感知人在各個年齡階段的身體結構比例、五官特征等的變化,在學習《成長變化》之前,學生已經在前面美術課學習中了解到了人物畫的一些知識,在新課教學中,要讓學生進一步系統化的觀察人物各年齡段的不同特征。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大家展示學生提前出示的對自己最滿意的一幅照片,這些照片往往分布于12歲以下不同的年齡段,在欣賞照片的同時,也讓大家一起討論學生的五官、身體比例等各個方面發生的一些變化。接著教師再給學生出示一些嬰兒用品,有嬰兒用的小襪子、小鞋子和小衣服等等,以回憶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人的成長變化,這些貼近于生活的素材為學生的創作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依據,最后,再讓學生創作“20年后的自己”,學生的興趣度就會非常的濃烈,而此時學生的創作已然不再是毫無目的的天馬行空,而是有了更多現實的內容與價值。
三、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創新靈感
眾所周知,美術有著很強的操作性,而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只能作為美術創作的小小翹板,真正的美術學習和創作還需要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加以體驗和完成。因此,小學美術教學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根據教材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征展開具體的動手操作訓練,尤其是在對一些比較抽象的美術作品的欣賞和理解時,可以引導學生上臺操作或者表演,并鼓勵學生將操作或者表演的思路和感受講解給大家聽,這對于學生的美術素養提升和創造力培養均有較好的熏陶。
在畫《表情豐富的臉》時,如果僅僅依據教材提供的作品范例,學生的思維往往會嚴重固式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創作思維靈感。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帶有酸甜苦辣咸等各種味道的調味料,讓學生依次上臺品嘗,這一活動深得學生的喜愛,學生對未知的味道有著極強的獵奇心,一度將課堂氛圍推向了高潮。如,學生在品嘗到了“酸”的味道后,會做出各種夸張的表情,其他的學生便會猜測這種表情代表著哪一種味道,這個有趣的活動,幫助學生收獲了各種各樣夸張的表情包,很多時候會給臺下的學生帶來瞬間的創作靈感,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創新靈感,讓學生的創作成為高于教材的創作。
總而言之,對學生美術創造力的培養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認為,美術教育者還需立足于新課改要求,大膽嘗試,通過多種途徑的實踐,切實實現小學生的美術作品“畫中有話”,讓小學生愛上美術,創新前行。
參考文獻:
[1]基于創造力培養的小學美術色彩教學探究[J].邊曉寧.美術教育研究.2020(05).
[2]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性[J].管仁芳.新課程(中).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