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要:語文是三大主科之一,是學生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學好語文對任何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語文是一門語言性質的學科,學習語文的方法不同于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性質的學科,需要通過大量習題來鞏固學習過的知識。學習語文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積累,語文是一門較其他科目來說更加注重積累的學科,學習語文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學會平心靜氣,還能培養學生高雅的生活情趣。語文的學習不是可以立竿見影看到效果的,語文學習的進步是在一步步扎實的積累中建立的。因此,學好語文積累是必不可少的。而對于學習語文來說,積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過閱讀來積累。閱讀是廣義的,不僅是對于書本上文字的閱讀,也可以是對于影視作品的閱讀,還可以是對于傳媒廣告的閱讀。閱讀也是需要技巧的,不能盲目地讀,如果沒有掌握好方法,就會導致大量的閱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大量的工作沒有帶來合理的收益。這不僅會消耗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耐心,也會讓學生片面地認為閱讀是一項枯燥的工作。而閱讀本身的目的是為了增長文學素養,培養個人品性,但是方法不正確,則會導致更壞的結果。所以,懂得如何閱讀對于小學語文來說至關重要。小學階段擁有大量的空閑時間,學業也沒有初、高中那么緊張,教師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正確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能使用閱讀的正確方法,那么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一定是前途光明。積累與閱讀是學習語文的兩個基本功,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將這兩個基本功訓練好。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積累;基本功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4-0002
學習語文是學習其他各種學科的基礎,只有學好語文,其他科目也才會水漲船高。語文是一門對素養要求很高的學科,也是一門對邏輯思維、記憶能力、思維方式有較高要求的學科。同時,學習語文也在熏陶著一個人的性情,改變著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凈化著一個人的處事態度。只有學好語文,才能洞悉世間萬物的規律,才能不驕不躁地在社會中生存,才能擁有與平常人不同的想法。語文也能培養人的性格,在浮躁的當今社會,能夠靜下心來,戒驕戒躁,因此學好語文至關重要。教師如果在小學階段這個黃金時期正確引導,使學生在此時能夠真正理解語文,發現語文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培養出對語文的濃厚興趣,就能在之后的學習以及生活中更好地學習語文,并能陶冶性情,在生活中成為完美的人。
一、在小學階段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與積累
小學階段,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與精力閱讀。課業壓力較初、高中輕,課程難度也較低,學校安排的課余時間也較長。因此,這個階段是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培養正確閱讀方法的黃金時期。教師在這個階段應該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正確閱讀,發現閱讀的美妙之處,并且愛上閱讀,將閱讀變成每一位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既能培養學生平心靜氣的心態,又能讓學生在生活中陶冶高雅情操,摒棄不良惡習,不僅在學習上有很大的意義,在生活上也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一說到閱讀,很多學生乃至教師都會把閱讀與讀書等同,這種想法是很片面的。閱讀所包含的范圍很廣闊,將閱讀的對象僅鎖定在書籍上未免過于簡單與狹隘。我們處在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時代在進步,我們在進步,閱讀更在進步,紙質書必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優點與地位,但是電子書也早已進入人們的視線,包括報紙、雜志、廣告等,都可以成為我們閱讀的媒介。
閱讀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達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閱讀不能只是依靠眼睛,而是應該手腦心合一,才能真正提高閱讀效率。在閱讀之前,首先要調整姿態,不能躺在床上讀,要坐在書桌前,尋找一個比較舒適的坐姿;其次,閱讀的書籍也要認真抉擇,根據個人喜好與考綱要求,必要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書目,盡量以名著為主。教師在向學生推薦時可以給圖書分門別類,每一個種類都推薦幾本,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來選擇類別,選擇書目進行閱讀。例如,學生喜歡古典名著可以選擇閱讀《紅樓夢》,學生喜歡現代小說可以選擇歐亨利小說;學生喜歡詩歌可以選擇泰戈爾詩集等。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主動權,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生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文學名著,在閱讀過程中也能保證全身心投入其中,達到很好的效果。閱讀的圖書要注重積累,可以另外準備一本筆記本來摘抄好詞、好句、好段,以及自己的隨想。隨想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對某一段內容添加的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是對于主人公做法的評價,還可以是對于作者在此處寫作手法與表達方式的個人的意見,都可以寫在自己的積累本中。同時,對于作品中自己值得借鑒的地方,教師要教導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多多學習與運用。
二、學會高效的古詩文積累方法
在小學階段之前學習古詩詞,學生可能也會初步了解一些古詩詞的釋義,但是進入小學階段,語文學習不僅是為了知道與了解作品本身的含義,而且是應該學會深入挖掘,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在小學階段學生正式開始接觸古詩詞的學習之初,就應該引導學生在理解古詩詞釋義的基礎上,對作品蘊含的情感、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以及作者為什么要表達這種情感深入理解與發掘,并且能夠做到博古通今,將作者表達的情感與當今社會所需聯系起來,明確自己作為當代學生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同時也要學習作者的心胸與氣度,培養過人的性情。例如,在學習《七律長征》時,在基本的作者信息、創作背景都了解過的前提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毛澤東的為人氣概與過人的心胸氣度,同時對于革命戰士在面對勁敵時頑強拼搏、為了國家與人民幸福生活勇于獻身,將個人安危置于腦后的大無畏精神應該懷有敬佩與尊敬之情,同時也要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作為當代青年學生,學生身上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與使命。雖然長征的年代距離我們相隔甚遠,但是長征的精神卻是永不磨滅的。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第二十三中學0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