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歡
摘要: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劇,我國實體經濟資金需求存在著較大的缺口。許多企業由于自身規模、盈利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銀行融資渠道受到極大的限制。但是隨著信息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能夠緩解企業融資渠道的狹窄的困境。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得以蓬勃的發展主要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同時加上企業融資需求的擴張,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融資模式不斷的在網上進行創新,同時也給企業融資模式的選擇造成一定的困難,本文通過對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融資模式的選擇進行分析,幫助企業緩解融資困難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融資;互聯網金融
我國經濟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尤其是許多企業面臨著融資困難的問題,融資渠道的狹窄直接限制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極易使得企業發展進入惡性循環。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產生了各種的網上金融產品,能夠彌補傳統企業融資渠道的不足,而從互聯網的融資方式來看主要是P2P、眾籌等。多樣化的融資模式給企業融資模式的選擇造成了困難,本文主要是通過分析企業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互聯網+”背景下如何選擇互聯網融資模式來緩解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企業傳統融資模式
(一)債權融資:債權融資主要是指企業通過舉債的形式來進行融資,主要是在約定的期限內債務人向債權人償還本金,支付利息的融資模式。該融資模式門檻較低,但是具有長期的負擔。但是其優勢是不會喪失公司的主權,主要是以通過公司的資產作為擔保或者是以未來收益作為未來償還本息的擔保。
(二)股權融資:股權融資是市場上常見的融資模式,主要是企業的股東通過出讓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增資的形式增加企業股東以及實現融資的方式。其主要涵蓋股權轉讓、增資擴股、風險投資、私募融資等多種途徑。其優勢就是能夠通過股份轉讓的形式獲得較多的融資,但是其劣勢在于門檻較高以及會喪失公司所有權,可能會對企業經營管理造成一定的沖擊。
二、企業融資現狀
(一)融資雙方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問題一直是市場當中存在的問題,融資雙方無法充分完整的掌握對交易所產生影響的有效信息。通常會因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增加企業融資成本,甚至導致融資活動失敗,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風險評估的不對稱,企業在進行融資時,投資方風險評估是不對稱的,不能夠對企業的具體運營情況進行準確有效的全面了解,會使得投資者決策很難完成。其次是經營管理能力的不對稱。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通常是有限的,無法使得銀行或者投資者完全相信企業的運營管理規劃,通常會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對于資金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融資雙方信息不對稱是企業融資時需要注重考慮的。
(二)融資模式缺乏多樣性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資本市場能夠滿足大部分企業的需要,但是由于市場多樣化的發展,許多企業有著更多樣化的融資需求。但是我國的多樣化融資體系發展十分緩慢,尤其是市場化改革后,許多大型銀行對于企業融資更加謹慎。而且加上我國當下對于企業的信用評級以及擔保機制尚未構建完成,許多企業無法獲得相應標準化的信用評級,自然也就無法在有效信用評級的市場中擁有更多的融資渠道。
(三)金融機制的不健全
我國金融監管機制十分嚴格,金融機構以及市場管制措施較多,使得銀行等融資渠道面臨多方面的金融監管,最終對企業融資形成了障礙。加上在信貸過程中,企業是缺乏優勢的。許多金融機構都需要考慮到自身的資金利益,再結合許多中小企業面臨較大的風險,因此許多企業都很難在金融機構當中獲得較大額度的融資。而且加上信用評級的不足,自然也就無法獲得相關資金。
三、“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融資模式
(一)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的特征
首先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融資能夠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企業運用網絡信息平臺完成融資信息的收集,將融資所需要的時間大大減少。其次是信用系統評價客觀公正,通過互聯網來完成企業融資,對于企業信用評估的流程直接標準化,用信息技術直接完成評估,整個信用評估過程十分公平公正。直接將人為操作信用額度的風險大大降低,為企業融資提供了一個十分公平的融資平臺。而且加上信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整個流程效率大大提升,能夠滿足企業緊要的融資需求。可以說互聯網金融模式提升了融資效率,自然也就強化資源配置的能力,提升市場資金的運用效率。
(二)“互聯網+”企業融資基本模式
P2P網絡借款:通常又被稱之為點對點網絡貸款,運用匯集資金的形式將個人閑散資金進行聚集,然后滿足其它有融資需求的個人或者組織。更多的是個人對個人,但是對于某些企業或者小微企業來說,借款人能夠通過P2P平臺完成一小部分的資金貸款,而且P2P借貸流程全部都能夠在互聯網上完成,不需要線下操作,降低時間成本,便捷化的操作能夠為企業帶來高效率的融資,可以說P2P融資模式直接實現了互聯網與民間借貸的有機結合。當下P2P融資平臺流程是企業結合相關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制定的,主要是需要融資需求的企業上傳相關的資質材料,然后對其進行融資額度評估,同時對其風險進行認證。最后通過認證后由企業發布融資標的需求,最終由市場上投資者進行融資標的選擇,由平臺對相關資料進行審核,并且確定雙方的借貸關系。
眾籌:眾籌的融資方式是極為特殊的,其投資者數量較多,同樣是以網絡融資平臺作為基礎,將股權、產品或服務作為融資標的,到期后直接交付產品或者服務的面對社會公眾的融資模式。眾籌是近些年出現的,具有明顯的融資創新性,不僅能夠通過股權、分紅作為投資標的資產,也能夠以產品、提供服務作為標的資產,直接吸引對相關行業有興趣的投資人進行投資,從而幫助企業獲得融資資金。而眾籌的融資模式流程主要是企業結合產品需求、資金需求進行相應的規劃包裝,然后將融資標的投放到網絡平臺上由投資者、消費者進行選擇;最終當眾籌項目完成后,由平臺確定雙方關系;最終判斷其眾籌項目是否成立。
互聯網金融門戶:互聯網金融門戶更多的是匯集多家銀行的金融產品,但是多數金融產品的額度較低,而且融資成本較高。企業有融資需求時,能夠直接通過互聯網金融門戶進行相應產品的搜索,直接選擇符合其需求的金融服務。該融資方式直接能夠幫助企業找到最合適的融資產品,并且快速的完成融資。
四、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融資模式的選擇策略
(一)盡可能的選擇信息充分共享的融資模式
前文分析提到過信息不對稱對于融資項目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企業選擇互聯網融資模式時應該注重選擇信息對稱的模式。其不僅能夠對投資者負責,同時也是吸引投資者的途徑。其不僅要對自身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有最真實的了解,同時能夠幫助投資人深入的了解自身企業,從而能夠融到更多的資金。
(二)注重互聯網融資模式的風險
互聯網上的融資模式同樣是具有風險的,企業在融資模式的選擇上需要結合自身的融資需求,對相應的融資風險進行防范。首先業務風險是企業無法避免的,互聯網金融仍然處于誕生初期,許多業務流程尚且處在標準化的過程中,在業務操作流程上也存在極大的優化空間,因此這些問題都是引發業務風險的因素,需要融資企業需要加強防范。其次就是互聯網的安全風險,互聯網的融資模式主要是以網絡信息技術作為基礎的,其中對于資金的交易行為都有著一定的安全風險。因此企業一定要注重對互聯網融資模式風險的防范,構建相應的防范體系,盡可能的降低融資所帶來的風險。
(三)合理的選擇互聯網融資模式
企業面對互聯網上各種樣式的融資模式一定要結合自身的運營情況來選擇合適的互聯網融資模式。對于缺乏抵押擔保的企業來說,P2P和眾籌形式是不需要抵押與擔保的,能夠幫助企業快速的獲得小額的融資資金。而從資金額度上看,互聯網金融門戶是銀行直接合作的,銀行的金融產品能夠直接幫助企業獲得較大額度的融資資金。因此企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融資需求來選擇不同的互聯網融資模式,才能夠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財
參考文獻:
[1]張亞.融資方式對我國互聯網企業創新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9.
[2]曲欣然.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9(08):104-105.
[3]李亞辰,李玉麗.互聯網金融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9 (10):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