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伶俐 余 偉
(南昌理工學院 江西南昌 330044)
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除了需要完成必要的知識傳授之外,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引領也同樣重要。尤其是在會計專業領域,包括會計的職業道德與職業能力培養均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職業道德便屬于思想政治的范疇,這為下一步形成有效的專業課程思想政治融合提供了便利條件,也使得基于會計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更加得心應手。然而,在現有的教學體系中,二者的融合并不緊密,甚至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島效應”,不僅無法達到有效的教學目的,更使得專業課中的價值引領成為一種“空談”。針對這一現象,統分析“課程思政”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下一步的治理對策。
當下,會計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依舊屬于“兩層皮”,并沒有進行有效的融合。在校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依賴三個基本來源。其一是思政課堂,學校開設了思想政治、毛澤東思想概論等思想政治必修課程,要求包括會計專業在內的學生進行集中學習。此種學習路徑更多傾向于理論教學,對于學生的實踐、學生的專業素養提升貢獻不足。同時也由于與專業課聯系較為松散,無法引起學生的有效重視,常常成為“逃課”的重災區,也存在普遍的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現象,無法從本質上形成有效的教學效能。
其二是通過對于輔導員的引導與教育,輔導員是高校教學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其崗位職責負責對學生的日常管理與溝通,輔導員的工作性質與方法決定了其更有利于針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事實上,高校思想教育的更多環節與內容也正是輔導員群體所推動的。但是,也同樣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輔導員崗位責任過重、輔導員人員組成復雜、水平參差不齊等。從這一角度來看,加強學校輔導員團隊建設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其三是通過各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來獲取思想教育內容。學校會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這些活動是學生拓展視野,吸收來自學校內外界思想教育內容的有效路徑。如學校定期邀請地方黨委領導以案例說法的形式舉辦大型報告會,或邀請社會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慈善家等舉行思想政治報告會。通過上述形式不僅使得學生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學習,更豐富了學習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對學生學習的吸引。同時,也要注意到此種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相關的內容更多以“點”的形式存在,無法形成有效的知識體系,對于學生的日常行為的引導及約束能力明顯不足。
從上文的現狀分析不難發現,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三種主要路徑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問題及不足,形成上述問題的關鍵在于三個方面:第一地學生無法發自內心地認同思想教育,更多情況下認為思想教育是一種強制的學習行為,對于后續的工作及生活沒有幫助。此種認知顯然是一種“粗淺”的認知,但是在學生群體中卻很有“市場”,這也是長期缺乏思想政治宣傳所導致的,當然也存在一部分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過于死板的問題。第二,專業課程中對于思政教育的融合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無法發揮思政教育的根本效果。在現階段的部分融合現象中能夠發現,部分融合行為多采用課堂案例融合、內容融合等簡單的模式,無法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專業課內容的有效結合,也無法在專業教育過程中將思想教育的理念與核心進行有效的傳達,從而導致了部分教學改革雖然在進行但是所取得的成效相對有限。第三,缺乏有效的人才培養體系。無論是專業教師還是輔導員對于思想教育的重視程度及教學方法還存在明顯的欠缺,無法將有效的教學手段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去,從而無法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結合現階段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在后續的“課程思政”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過程中建議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強化治理。
首先,要深挖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核心。要結合專業內容找到其存在的思想政治核心。在會計專業學習中,“行動”“職業道德”“操守”“堅持”“監管”等關鍵詞均是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進行有效結合的關鍵點。從這些關鍵點出發發現職業道德與操守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表現,進而將如何思想政治融合到會計專業課堂轉變為如何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樹立有效的職業觀、道德觀和世界觀。
其次,以思想核心為主線對教學流程進行重新構建。完成了對思想的深挖,就需要按照結合的關鍵詞對課堂體系進行重新構建,按照關鍵詞重新排列與篩選具體的教學內容,從而達到在專業課程教學的基礎上提高學生思想認知的根本目的。
最后,引入外部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在重構的教學體系框架內,可以引入課堂外、網絡上等多種來源路徑的內容,通過豐富案例、豐富知識點、豐富教學手段等方式來提升課堂的豐富程度,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根本目的。
在專業課程中融合“課程思政”是強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對現階段課程思政的建設情況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總結;其次對現階段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探討;最后按照深挖思想核心、重構教學流程、豐富教學內容的結構對“課程思政”治理提出具體對策,希望能夠為后續的教學實踐提供必要指導與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