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人體藝術表現的歷史極為悠久,人體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貫穿于中西方藝術中。在人體藝術的表現中,經過不斷地實踐、探索,人體藝術也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繪畫中對于人體藝術的訓練不僅僅是為了訓練技術,它更是在傳達各種的內在精神與思想情感。
關鍵詞:人體藝術;西方;美術史;源流;比較
一、人體藝術的源流
(一)舊石器時期
西方美術史中記載人們對人體的描繪從舊石器時期就已經開始了,人們創造出了理想化的人體形象來寄托人們心中的美好愿望,他們突出女性特征來象征所期待的旺盛生命力,這也證明著人體藝術在藝術的表現中是不可或缺的,舊石器時期的人體雕像以奧地利維也納出土的《威倫道夫的維納斯》最為著名。從西方美術的舊石器時代開始,人們就雕刻出寄托人們真摯愿望的女性人體,他們刻意的去夸大女性的生殖器官來寄托他們的理想,從這時候這種女性雕刻品的出現就能看出史前的美術是與當時人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這種人體更多是傳遞出了人們的情感,這就是他們眼中愛與美的女神形象。
(二)古希臘時期
古希臘人對人體形式美的研究比較注重,重視人體藝術語言的審美作用。他們認為人類比世上的萬事萬物都要美。雖然與人類有親緣關系的猴子在形體上人是有相似的地方,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著名美學家,他卻這樣認為:“比起人來,最美的猴子也還是丑的。”由此可見,古希臘人是極為向往人體美的,人體美是一切美的結合,古希臘是一個美學觀念特別發達的民族,他們對于人體的創作形式主要是雕塑,古希臘雕塑創作的來源是神話中的各個神靈,他們為神造像,同時也是為他們理想化了的人造像,有著‘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谶@樣的認識,希臘人表現出來的人體是以觀察現實中的人為出發點的寫實性藝術。在古希臘古典時期時,雕塑達到了希臘雕刻藝術的鼎盛時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雕刻家,例如米隆,菲狄亞斯,波留克列特斯等,他們確立了以優美典雅為模式的人體雕塑藝術,成為西方古典藝術的楷模。
(三)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最完美的人體藝術,“文藝復興三杰”確定了西方經典美的樣式,他們作品中的人物不僅僅達到了技藝的完美形式,更是擁有著完美的心靈,他們的藝術作品不僅確定了人的價值,肯定了現實生活的積極意義,更是促進了世俗美術的發展。例如米開朗基羅的雕像《大衛》《大衛》體現著外在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體之一,也成為文藝復興時代英雄的象征。繪畫有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這幅畫的意義在于通過描繪一個普通市民女性的形象,表達了人對于自身的肯定和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贊美了自然美,高揚了人文主義精神。以及拉斐爾創造出來的經典圣母的樣式,他創造出文藝復興盛期優雅,高貴的藝術典型,這是現實美與理想美的同意,被奉為古典藝術的楷模。
二、人體藝術的表現
據考古記載,我國也出土過一些陶塑泥塑女像,特別是1982年在遼寧省喀左縣東山嘴發拙的紅山文化建筑群遺址出土了20余塊裸體女像殘件。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人體藝術的觀念是從西方古典藝術傳承過來的,但在不斷地研究中發現人體藝術在中國古代也有過輝煌的成就。較之西方,西方是更加重視藝術中對于人體的表現的,在經過漫長的藝術長河后,人體藝術也逐漸成為西方繪畫的主要表現形式。
(一)中西人體藝術的差異
中西方在人體表現中有共同點,其共同點是基于真實的人表現出的更為完美的的人體,其差異在于:中西方在人體的表現方面并不相同,因為基于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不同,所以對于裸體人體表現的態度也不相同。
在中國,由于受到長期封建思想的影響,故而阻礙了人體藝術的發展創造,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留學日本、歐洲回來的畫家開始在新興美術學校教授油畫課,也引進了西方人體教學,這至今仍然是高等美術院校的重要課程之一。豐子愷說“西洋畫選擇人體寫生來練習,是因為人體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事物,如果你把人體畫好了,就可以畫得好世界上任何東西,學習西洋畫的基本就鞏固了?!惫识鴮W習西洋畫不僅是要學習外來藝術,更是要學習外來藝術中的精髓,取精去粕,將外來藝術與民族藝術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從而更好的發展本民族的藝術,因此在現代繪畫中,人體表現占有著特殊的地位。
西方的雕塑人體藝術以古希臘最為鼎盛,他們對于裸體人體的態度是客觀的,理性的,他們將人體看成是最美的表現事物,他們帶著崇敬的心理去表現人體,因此人體藝術在西方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以西方留下的眾多人體作品可以為證。
(二)人體藝術表現方式
西方的人體藝術主要是雕塑、油畫、壁畫等形式,也以這些作品最為典型,中國現當代出現了許多以工筆來表現人體的形式。其實不論是何種表現形式,在表現人體時最重要的就是人體結構的掌握與表現,由于結構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人體表現的效果,故而在把造型表現方面必須是最為嚴謹的。人體的比例關系,是觀察人體的一個最基本的比較尺度。依據這一“尺度”,在比例“量”出具體的人體差異,從而可以準確判斷出人體各部分的位置。在觀察人體時,一般以人的“頭高”為測定單位,早在古希臘時期,波留克列特斯就著有《法則》一書,在此書中就已經確立了人體比例規范,其頭與人體之比為1:7,他的代表作品《持矛者》就是根據這一比例而作的。
縱觀整個藝術發展,我們不難看出人體藝術在藝術中占據的顯赫地位,作為一名藝術家,我們更應該認識到人體藝術的重要性,只有在不斷探索、學習中才能領悟大師們留下的優秀文化遺產,才能更好的繼承中創新。
參考文獻:
[1]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外國美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3]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4]關曉葉.中國油畫中的女性人體藝術[D].西北民族大學,2012.
[5]賴培文.淺析人體寫生在油畫人物創作中的作用[D].蘇州大學,2015.
作者簡介:
王睿(1999—),女,漢族,陜西漢中人,渭南師范學院美術學專業大四學生,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