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婷
摘 要: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培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適應行業需求的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以教育教學改革為抓手,以學院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為契機,通過卓越工程師培養體系的建立,培養具備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能在專業設計領域、傳播機構從事視覺傳播方面的設計、策劃和管理工作,能適應市場需求,一專多能應用型的視覺傳達設計人才。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職業能力;應用型本科人才
一、我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目前在開設設計學類專業的院校中,90%以上都有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而且相對保持著老牌專業的影響和實力。面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沖擊,高校視覺傳達專業教育不可能停留在原有的狀態下。事實上無論專業院校還是綜合類院校都已經在嘗試開設新專業方向或新的課程,以適應發展需求。但不能回避的是,相對于技術發展的速度,專業教育仍相對滯后。許多院校在學科建設方面還一直延續裝潢設計、視覺技能訓練的觀念,傳統專業背景下的課程體系仍然是教學主體,教學改革缺乏對視覺傳達專業學科內容的研究與拓展。
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思路與實施路徑
(一)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改革思路概述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自2012年科大訊飛主導辦學以來,學校以“產業工程師、創業企業家的搖籃”為辦學愿景,踐行“厚基礎、重實踐、強應用”辦學理念,秉承“立志、誠毅、創新”校訓精神,依托科大訊飛人才、技術和資源等優勢,借鑒歐美應用科技大學辦學理念和培養模式,以“換道超車”的辦學思路,深入實施“突破傳統、面向市場、聚焦應用、創新驅動”系列教育教學改革舉措,全面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發展潛力。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學校的發展方向上,實施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由外向內”面向新的人才需求和技術進步重構培養方案。以畢業生就業職業崗位群對人才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需求為導向,重構科學設置、專業方向、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突出“工匠精神、工程能力、產品意識”的培養。努力成為“中國一流工程教育的新興引領者,世界一流工程教育的踐行者”。
(二)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全面覆蓋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作為智慧校園試點院校中唯一的民辦院校,充分發揮科大訊飛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優勢,積極開發信息化智慧教育教學產品并作為應用示范基地,創新智慧校園,爭創省級和國家級示范。當前有博思智慧學習平臺、愛課堂智慧教室等,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三)實驗教學環境
近年來,學校加大教學投入,改善實驗室條件,對藝術設計學院各專業實驗室進行新建和擴建。目前實驗中心面積約1200平方米,含雙創中心、實驗室、實驗機房、工作室、畫室。下設綜合模型實驗室、基礎畫室、集群渲染后期制作實驗機房、藝術設計系雙創中心、藝術工作室共計5個實驗室共17個分室,儀器設備資產總額近294萬元。能夠滿足各類課程學習、畢業設計、學科競賽、企業聯合實踐課程等需要。
(四)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
校內有“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競爭力促進中心”,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企業環境,通過“師徒制”模式,在工程師的帶領和指導下進行項目設計和開發等工作,使部分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參與企業真實的項目和設計工作。校外有多家企業共建實習基地,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提供了基本保障。
(五)重構素質教育體系
學校改革傳統高校綜合素質教育體系,以企業對人才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需求為導向,以培養畢業生成為職業人為目標,構建了由組織文化與職業素養、專業寫作與交流、專業技能、項目實踐和獨立設計與開發五大素質模塊組成的“大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體系”。同時實施大學生素質養成計劃,提出知識、能力和素質與競爭力關系模型C=(K+S) ╳Q (Competence核心競爭力、Knowledge知識、Skill技能能力、Quality素質),著重基于思想和行為為基礎的養成型素質和基于企業用人標準的職場應用型素質的培養,配套建成華東地區高校占地最大、功能最全的體驗式拓展訓練基地。
(六)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學校構建“創意創新教育→創新創業培養→創業產業孵化”三層遞進的“金字塔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配套建成大學生創意與創新中心、大學生創新與創業中心、大學生創業與就業競爭力促進中心等三個創新實踐支撐平臺。大學生創意與創新中心,是一個跨專業學科的校級綜合實踐平臺,開設相應雙創課程28門,下設6個分中心15個分室,全天候開放,可容納500名同學同時開展科研、專利、競賽等創新實踐活動。
(七)大學生課外學術科研活動成果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改革, 近4年累計獲獎100多項,其中A類賽事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獲獎7項,指導學生申報科研課題,參與橫向項目,培養學生設計實踐能力。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相繼獲得各類競賽獎項以及專利發明獎項,獲得十余項國家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
三、我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培養模式發展趨勢
(一)信息化的高要求,從我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發展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這個專業的人才培養已經在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過程,勢必要積極有效地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革,才能適應信息化社會對設計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二)多元化的新格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層次多規格的,尋求新的分類、分層、各盡所能、各有所為的人才培養模式,將成為更加成熟的發展趨勢。另外,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已經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專業格局,社會生活存在多種媒介傳播形式,視覺傳達設計就要存在多種表現手段,并隨時擴充更加新穎實用的內容。因此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無論從培養目標方向上,還是培養內容形式上都將呈現多元化的綜合態勢。
(三)個性化的多融合。在信息社會中,要培養出具備扎實設計能力的人才、要做出真正有效果的視覺傳達作品,這個專業就必須由傳統歷史和具有潛力的媒體共同來支撐,人才培養也必需實現個性發展與技能提高相融合。而這一切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已經越來越趨近于可能。
參考文獻:
[1]郝淑寶.基于OBE理念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研究[J].大眾文藝.2018年23期.
基金項目:
省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養創新項目《視覺傳達設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編號2919zyrc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