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黨政
摘要:202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2020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發布《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實施意見》。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作為自治區轉型發展的重要平臺,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中應該主動作為,率先發力。本文從把握高質量發展、對外開放、重點領域改革等方面的機遇,以及搶抓釋放的多重政策紅利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打造自治區經濟增長新引擎的建議。
關鍵詞:西部大開發 和林格爾新區 高質量發展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這是繼2000年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之后,第三次發布關于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文件。這一系列政策措施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不懈推動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定力和堅定決心,標志著西部大開發戰略邁入第三個階段。
從2019年12月底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支持國家級新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一系列精準發力、綜合施策的政策措施,對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發展建設是持續利好。作為自治區轉型發展的重要平臺,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要用足、用活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新區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產業優勢、體制優勢,搶抓機遇,直面挑戰,創造性地把國家級新區建設和西部大開發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在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搶抓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中貢獻新區力量
《指導意見》把推動高質量發展放到突出重要位置,從不斷提升創新發展能力、推動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具體的舉措。和林格爾新區要立足比較優勢,構建具有特色、體現優勢、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是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集群。重點圍繞《指導意見》提出的積極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產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等措施,堅持一手抓在建項目進度,一手抓新項目落地,加快推動中行IDC、東方國信工業互聯網北方區域中心、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等“新基建”項目建設;圍繞“數字經濟、生命科學、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集群,以微軟孵化器、智能制造產業園、數聚小鎮等產業平臺為依托,探索推行全員招商正向激勵機制,大力引進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和項目,不斷培育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二是加快打造自治區創新高地。《指導意見》提出了補齊西部創新能力短板的多項具體舉措,和林格爾新區要緊盯這些措施,結合新區“十四五”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發揮新區在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的優勢,爭取在新區優先布局國家級創新平臺,謀劃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示范區等,爭取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在新區設立創業投資子基金,完善體制機制,培育創新氛圍,提升創新對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和引領作用,打造改革創新重要平臺。
搶抓對外開放的機遇,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中擔起新區責任
《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支持內蒙古深度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有序推進國家級新區等功能平臺建設。這充分說明,國家對內蒙古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寄予厚望,也將會在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臺中,更好發揮國家級新區等功能平臺的作用。和林格爾新區作為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引領區,應當把握國際大勢,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在深度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發揮帶動作用,在自治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一是提升區域互動合作水平。加強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的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大力引進資本、技術、人才等高端要素落地新區,打造自治區區際合作的新典范。二是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充分利用好《指導意見》提出的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的機遇,以深入推進呼和浩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規模、提升跨境電子商務水平,在“十四五”期間謀劃創建綜合保稅區,建設自治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外貿公共服務平臺。
搶抓重點領域改革的機遇,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中樹立新區形象
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指導意見》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的重要內容。營商環境也是新區最大、最強、最持久的競爭力。競爭、高效、規范的市場秩序能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一是打造西部地區最優的營商環境。和林格爾新區要充分放大“企業零跑腿”服務、“拿地即開工”“區域評估”等領域改革的綜合優勢效應,把最優營商環境作為新區品牌樹立起來,加快建成西部地區服務效率最高、管理最規范、綜合成本最低的營商環境高地,成為西部領先的投資目的地。二是建設自治區高端要素匯聚區。要綜合運用好《指導意見》提出的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科技體制改革、信用體系建設等領域的政策紅利,以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動為導向,探索以金融資產、股權產權、公共資源等為重點,在新區構建自治區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建設區域性要素市場和金融結算中心。
搶抓多重政策疊加的機遇,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中展現新區作為
《指導意見》圍繞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三條主線,從財稅支持、金融支持、產業政策、用地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支持措施。這些政策措施,由點及面,既在點上發力,又在面上普惠,是成體系、綜合性的;既有對以前政策措施的保留和延續,也有針對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面臨新問題的精準施策。新區要深入研究好、運用好這些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在新區建設上獲得更多支持。比如,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債券對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在國家推動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中進一步完善新區財稅體制機制;再比如,爭取國家、自治區在新區發展建設所需用地的傾斜支持,更好服務新區產業發展。另一方面,要在招商引資中打好政策“組合拳”。圍繞新區招商引資,綜合運用好金融支持、產業政策、人才政策等政策措施,加強新區政策的制定完善和配套銜接,更加精準、有效地對接企業、服務企業、支持企業,招引更多企業落地新區、扎根新區。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