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蓮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第三中學 安徽馬鞍山 238200)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課程內容由于理論性過強,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比較難以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就需要從教學思維和方法的維度進行優化和調整,通過教學思想方法的轉變實現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教學藝術的應用和實施,是基于提升教學效果,優化學生的課堂教學體驗而提出的一種對于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更新和完善的新要求。這里的藝術性,要求教學過程不僅要達到良好的實際效果,還應當重視學生主觀上的教學感受,下文對藝術探索的意義進行簡要分析。
上文已經提到,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內容,屬于理論性較強的一種課程內容類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對大量的理論課程產生壓力感和厭煩感。當教師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這部分課程的教學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總體上無法達到一定的水平,即使在形式上教師完成了課程教學的過程,但實際的教學效果也并沒有達成。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組織的思想方法和形式上注重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并重,則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被動到主動時,相應的學習效果就能夠得到實現[1]。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在規范性和嚴謹性上要求非常高,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維和課程內容特征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容易按照局限性的教學流程和方法開展具體的課堂教學。從學生的角度上來講,純理論的單一教學內容和互動率很低的教學方法,會導致課堂教學氣氛固定死板,對觸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是一種障礙和阻力,不利于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取得。課堂教學藝術是從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兩個維度上實現提升和優化的綜合性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元素和內容的豐富,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和認可,從而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
在針對教學藝術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和研究后,下文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具體課堂教學內容對實踐藝術化教學的路徑進行探索。
確立一個科學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目標,是現階段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對于教師而言,有了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教師才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階段的含金量。另外,教師還應當從宏觀上注意做好針對一個具體課程的教學流程的規劃,為課堂教學穩定有效地推進提供保障[2]。例如,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新天地”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著一部分課程內容與課堂教學聯系緊密,且具有便利的實踐條件的特點,將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樂趣和意義的探索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現實的課堂環境,將道德與法治課堂作為一個學習探索的實踐課堂,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分析,幫助學生找到課程內容中的內涵和學習樂趣,從而為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打下基礎。
從現階段的教學實際出發,可知本文探討的教學工具,主要就是指多媒體教學工具以及網絡平臺或系統。利用多媒體工具,教師可以營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體會到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而網絡資源的應用,則主要是為了從網絡平臺上獲取更多的資源和教學創新思路與方法的啟發,從而優化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例如,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網上交友新時空”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用正面積極的方式,直接將網絡平臺引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制作網絡圖片和課件,使學生體會到網絡平臺在教學工作中的積極意義和作用,并且可以在教師的監管下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讓其體驗網上交友的過程,了解到網絡平臺的自由性和開放性特點。在此基礎上再從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角度入手,針對網絡資源和平臺做好應用中的利弊分析,讓學生從實際的應用體驗中獲得更真實的感受,從而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加認可。這種利用實物實現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本身就是教學藝術和科學方法的體現。
這一點主要是指,要求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積極換位思考。多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從而及時發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通過針對性的溝通和交流,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質量,為教師的教學思路優化和教學方法改善提供參考和幫助,從而最終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補充和完善。
總的來講,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教學,在初中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應當重視運用教學中的藝術,提升教學組織的品質,從而取得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