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重慶市云陽縣第一初級中學 重慶云陽 404500)
初中教育中,教學環境、教學模式、社會環境等因素,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如何消除部分學生的問題,提升學生良好品質,是教育工作面對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學校的管理制度與班主任的管理模式,都是造成問題學生出現的原因。初中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需要班主任、學校給予充分的關心與尊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平等的環境中健康成長。但是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部分班主任對學生教育方式比較嚴格,期望學生在學校嚴格的管理下得到好的學習成績,健康成長。但是對于中學生來講,這種管理方式無法從中獲得更多的自由感,激發學生叛逆心理,造成問題學生出現。
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與健康心理的重要教育環節[1]。由于各種原因,家長對初中生的教育重視度并不高,部分家長認為學生的教育工作是學校完成的,家庭只負責日常的吃住行為即可,忽略良好家庭教育環境對學生學習成長的影響。在初中問題學生教育中,需要轉變這一教育現象,加強家校合作,解決學生學習成長中的疑惑,提升管理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學生接觸社會的途徑越來豐富,互聯網已經成為學生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會通過各種智能電子產品接觸網絡上的信息,了解社會新聞。但是由于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的不成熟,在各種信息接觸時,容易出現被不良信息誤導的情況,從而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這一問題需要班主任注意,也是教育管理的重點。
初中教育階段,學生面對的問題非常多,包含青春期帶來的身體、心理變化、早戀等等。若想轉化問題學生,使學生健康成長,需要走進學生內心,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煩惱與問題,并針對學生的問題給予適當的幫助,提升學生思想認知[2]。傳統班主任工作中,教師將關注度放在班級管理,學生成績提升上,忽略對問題學生的個性化管理,導致問題學生出現。在實際教育工作中,應轉變傳統班主任工作模式,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管理與教育,及時解決問題,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如,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發現一名學生在課堂上非常好動,不僅不認真聽講,而且還喜歡在課堂上大聲講話。針對該同學不認真聽講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在課下與之交流,以平等的狀態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學習狀態,并適當與之交流,使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改正。班主任:小明,你認為自己最近學習狀態怎么樣?學生:我覺得我學習狀態非常不好,課堂上不敢和老師互動,說出自己的疑問,我覺得很焦慮。班主任:那你為什么不敢和任課老師互動呢?老師的責任就是傳授知識,讓你們明白課本上講解的知識。學生:我擔心課堂提問,教師會認為我在搗亂,所以不敢提出問題。班主任:不是這樣的,你能在課堂上提問,教師一定非常開心,因為這可以說明你在認真聽講,教師也會幫助你更好的學習文化知識。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解決學生學習上存在的疑惑,使學生敢于在課堂上對教師提問,從而提高課堂的活躍度,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使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并在良好的環境下茁壯成長。日常班級管理中,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關心,以平等的態度對待班級所有的學生,使問題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尊重,并主動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降低問題學生的叛逆心理,同時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班級學生共同成長[3]。部分班主任,對待優等生和問題學生的方式并不同,在當前教育模式下,需要班主任改變傳統管理理念,以同樣的方式對待班級學生,使問題學生感受到教師投入的情感,意識到班主任對自己的呵護。通過這種方式,消除問題學生消極情緒,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家庭與學校教育的結合,充分發揮出教育的優勢,促使學生更好的成長。學校教育工作中,需要意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中注重與問題學生家長的溝通,了解學生在生活方面的問題,并根據其在校表現進行個性化管理,以此提升班主任工作效果。家校溝通的途徑有很多種,家訪、互聯網平臺、家長會等等。每個學生出現的問題不同,成長需求也不同。家校合作中,需要兩者進行深入全面的溝通,通過家庭教育和班主任管理教育,解決學生的問題,提升教育工作水平。此外,還應加強與社會的合作,優化網絡環境,降低互聯網信息對學生的影響,培養學生文明上網的意識,促使其價值觀、人生觀形成。
總而言之,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加強對學生身心發展的觀察,了解造成問題學生的原因,并根據此選擇適合教育方式,解決學生學習成長中的疑惑,消除問題學生的不良情緒。通過科學溝通、家校合作等方式,提升教育工作質量,培養學生良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