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廷
摘? ?要: 管理良好的班集體,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學校順利開展并完成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尤其高職教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學會抓好機會,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為社會持續輸出大批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技能人才至關重要,高職院校班級凝聚力建設意義重大。
關鍵詞: 高職院校? ?班級? ?凝聚力
班集體作為學生角色轉變和成長成才過程中的重要基地,是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可避開的關鍵依托。班級凝聚力是高職院校班集體建設的核心任務。實踐證明,擁有良好凝聚力的班集體始終激勵著學生不斷進步和提升,使學生充滿能量地投入學習生活當中[1](115-116)??梢酝ㄟ^加強引導、談心談話、無形熏陶、開展活動等方式提升班級凝聚力。
一、加強多樣主題班會教育,培養積極的班級精神
班會是輔導員或班主任開展學生工作的基本載體。現在科技發達,可以利用平臺或別的方式發布通知或者傳達文件,但是在校期間開展班會仍然是最重要的形式。因此,要提升班級凝聚力,一定要注重發揮班會的作用。
(一)對新生入學班會的重視。
班級凝聚力的提升,在學生入學報到之后的一段時間非常關鍵。如果剛開始不注重提升班級凝聚力,等學生互相了解和接觸習慣,形成了穩定的模式和氛圍之后,再想修正就很難了。新生報到之后,輔導員或班主任要觀察了解學生,與學生談心,策劃一次主題班會。會上談及老師對班級管理的想法和規劃,營造輕松、向上、有紀律、有溫暖的班級氛圍。
(二)建立共同的目標。
要想一個班級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必須使內部學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就需要建立共同的奮斗目標。首先輔導員要心里有數,清楚地知道想要帶領班級實現什么目標,取得什么成果。接著輔導員分享想法和經驗,挑選學生發言,談談看法和期待,最后達成共識,建立班級管理總目標:讓我們共同努力,每天進步一點,做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有了共同目標,學生就有了認知:我在這樣的班集體里,有什么優勢,能做出什么貢獻,我要怎么提升自己。久而久之,整個班級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形成積極的班級精神。
(三)抓好平時的主題班會。
在平時班會上,可以適時組織班級活動。可以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節點開展主題教育,比如在五四青年節前后,組織班會讓學生談“志向”、談“理想”;在國慶期間談“愛國”、談“厲害了,我的國”;在清明期間談“緬懷先烈”或“追思英雄”等。平時注重加強對學生良好習慣、堅毅品格、積極態度的培養,讓學生談“細節決定成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笑看人生”,等等。通過主題班會的開展,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加深與班級、老師、同學的感情,形成良性循環。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加強班級活動指導
活動是學生之間加深了解的紐帶,可以加強師生及生生的聯系。班級管理實質上是對學生的管理,教師要利用好班級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班級集體榮譽感,從而提升凝聚力[2](128-129)。
(一)積極搭建平臺。
輔導員要為學生搭建多樣平臺,讓他們展現自己,了解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與可愛之處。慢慢地,與學生的關系越來越好,相處越來越輕松。通過活動,指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激勵其發揚優點,改進不足,鼓勵其增強自信,朝著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例如,在演講比賽、運動會上,始終把“鼓勵”作為振奮班級士氣的突破口,鼓勵每位學生盡心盡力為班級榮譽而奮斗。好的活動結果能給學生帶來積極影響,使學生們心情愉悅,對班級產生自豪感與榮譽感,從而促進班級凝聚力的提升。
(二)創新活動形式。
班會和團活動是班級開展活動的主要陣地,輔導員要善于創新活動開展形式,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和學生意愿,讓每個學生真正融入,開展多形式的活動。開展班級晚會、成語接龍游戲、“你畫我猜”、讀書分享會活動、電影推薦等學生感興趣的集體活動,要求班級學生全員參與,評選受歡迎的節目或者表演。當每個同學都參與,都為之付出努力,無論結果如何,都能體會到班集體的力量和團結奮斗的重要性,從而增進友誼。
三、重視人文關懷,開展談心談話,以愛感染學生
(一)尊重和理解學生。
教師必須真心對待每一名學生,第一是尊重學生,以理解學生為前提。《師說》里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學生。學生有強烈的自尊心,輔導員需要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理解學生。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給予有效建議和積極的疏導。對所有學生要一視同仁,評優評先要公平客觀,評選獎助學金要尊重實際情況,還要號召大家多幫助班上困難同學和殘疾同學[3](21-23)。
(二)信任和關心學生。
輔導員還要信任自己的學生。有了信任,彼此才能建立良好的關系,學生才會認可老師的想法,接受老師的指導。還要關心學生,不僅在語言上關心,更落實到行動上。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讓學生任何時候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和照顧。只要老師真心付出,學生就一定感受得到。但班主任在對學生“關愛有加”的時候,也不能忽視“嚴厲有度”。關愛學生不代表學生做的任何事都支持和鼓勵。比如學生犯錯誤、暴露明顯缺點時,就需要老師在恰當的時機和地點,通過巧妙的方式,讓他明白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應該怎么做。批評之后還要找合適的機會跟蹤學生的心理狀況,在其他方面關注學生,適時給予關心,努力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如此這樣,慢慢輔導員就站在了提升班級凝聚力的核心位置。
四、輔導員、班委雙管齊下,提升班級內部建設
(一)建立班級規章制度。
班級必須有完善健全的行為規范。輔導員除了了解學生、熱愛學生以外,還要以嚴格的要求、嚴明的紀律管理班級。先制訂出非常細致的班規,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遵守什么。正式開學后,在班會上詳細解釋班級規章制度,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進行表態,并不斷修改完善。在大家都認可班規的前提下,如果有學生違背了班規,就需要嚴格地依據規定的具體事項,對違紀的學生采取相應“懲罰”措施。這樣其他學生就會認為,輔導員說到做到,言行合一,獎罰分明。慢慢地,一些平時紀律比較松散的學生也會有所收斂。在嚴格紀律的管束下,學生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班級需要自己的時候,挺身而出[4](62)。
(二)選好班委。
班級管理只靠輔導員一人是忙不過來的,因此輔導員要做好班委選擇工作。班干部是整個班級的中心所在,班干部的表現和能力對班級的整體風貌有重要影響。那么到底怎樣選擇呢?最重要的是要有正能量,保持積極的心態,還要有足夠的能力,能夠很好地與同學們相處并起到榜樣作用。輔導員要選好“領頭羊”,觀察學生小團體中處于中心位置、有良好人緣的同學,看是否具備細心、耐心、上進、樂觀等優點。堅持“以點帶面”,利用好小圈子發揮出大能量,通過局部帶動整體的發展。
(三)用好班委。
在選好班委的基礎上,輔導員還要善于發揮班委的作用,對每個班委進行明確清晰的分工,建立班委之間聯系互助制度。引導班干部之間既各司其職又團結協作,班級委員配合好班長和團支書的工作。平時留心班級事務,定期召開班委會,梳理班級近期出現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積極探討,討論解決辦法,及時盡早解決問題。要充分發揮班干部積極能動性,注重強化他們的觀察意識與解決能力。同時不斷努力增強班委的工作熱情和主動性,開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更好地參與班級管理,幫助提升班級凝聚力。
五、發揮日常細節引領,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一)注重細節引領。
提升班級凝聚力和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和沉淀,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提升班級內部的團結互助水平,需要從平時細節入手。管理學生需要“對癥下藥”,全面了解學生狀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通過多種途徑,在學習生活的點滴中盡可能掌握學生的情況,對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做到心中有數。在合適的時候適當鼓勵學生參加學?;顒踊虮荣?,幫助其克服不足,發揚優點,增強信心。
(二)創新管理方式。
班級凝聚力提升,需要輔導員創新思維,優化管理方式。輔導員應該在深刻認識目前管理方式的基礎上,梳理優點和不足。比如在工作中,當學生參加活動不認真、不積極時,班長告知我情況,于是私下聯系指定學生參加。但這終究不是辦法,后來我發現有個宿舍經常幾個人一起遲到。不少班級輔導員為了整治班級紀律,通常會有相應的懲罰措施,比如寫檢討書。但是我認為,與其讓學生寫檢討敷衍地讀一下,不如讓他為班級做貢獻。我們班是這樣規定的:如果學生出現遲到、曠課現象,就需要為班級提供相應的服務,比如主持班級活動,寫策劃。班級制定了量化分考核,有違紀現象的需要扣除對應分數,如果獲得榮譽或者代表班級參加活動就會增加相應分數。每月公布統計分值,讓大家清楚了解本月自己的分數,以此激勵學生積極為班級做貢獻。
(三)輔導員人格魅力的影響。
輔導員出色的人格魅力是班級凝聚力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輔導員不僅要為學生答疑解惑,開展引領教育,還要具有吸引力。輔導員從一開始就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有豐富的知識、崇高的修養、認真踏實的作風,使學生對輔導員充滿崇拜和尊重,無形中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產生影響。所以輔導員要注重提升修養,為學生樹立好榜樣。這樣學生管理可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有其特殊性,也有明確的目標性。高職院校要依托政策支持,加強改革,為社會輸送大量高質量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好的班級氛圍對于學生成長成才有積極作用。一個充滿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體,感染和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因此,高校管理者和輔導員一定要積極探索多種方法,應用于實踐工作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努力提升班級凝聚力、學校凝聚力和影響力。以自身的生動實踐,助力職業教育更加出彩。
參考文獻:
[1]毛兆婷.單獨招生背景下高職院校班級凝聚力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8(23).
[2]張雅麗,楊凱.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中學生自信心與凝聚力提升探索[J].內江科技,2019(07).
[3]杜石清.如何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班級凝聚力[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1).
[4]盧斌,蔣婷,陳雪嬌.新形勢下高校班級凝聚力提升路徑分析[J].讀與寫雜志,2016(0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院級課題《河南省高職院校班級凝聚力提升工作研究》(編號:2020JKY01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