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摘要】中職數學教師的幸福指數是數學教學實踐改革創新的源泉.因為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直接影響著中職數學教師的身心健康和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內容主要包括:了解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師的職業使命;享受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師的愉快體驗;為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尋求優秀的提升方法.本文從數學教育發展的角度出發淺析了中職教師幸福指數提高的對策,旨在提高教師心理素質,鼓勵中職數學教師獲得自我幸福,在課堂中與學生教學相長.
【關鍵詞】職業幸福;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提升中職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號:BY〔2019〕G501號)
一、用數學教育追求中職數學教師的卓越發展
中職數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包括各種工作內容,其教學改革和創新主要體現在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中.只有具備專業知識、熟練教學技能和強大人格魅力的教師,才能點燃課堂思維的火花,才能積極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才能積極創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師不僅是課堂的觀察者和參與者,也是課堂的創造者.因為中職數學教師用愛設計的每堂數學課中都有師生互動環節,教師可以從中觀察每個學生的變化,教師的潛能也能得到充分發掘,并且享受這種愉快的教學經歷.
二、數學教師職業幸福的自主修煉
教師的職業幸福指數與教師的職業文化心態有一定的關系.從理解人類的文化形式來說,它是豐富多樣的,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是以符號的樣式存在的,且每個行業中都存在著職業幸福的說法,教師也不例外.職業幸福是所有教師普遍存在的職業目標,但是由于生活地域的不同,教師會有不同的選擇路徑.在相同的自然環境之下,由于個人主觀的幸福指數不一樣,每個人對生活的整體評估存在著差異性,導致個人對于幸福的看法和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會呈現出不同的幸福感.
數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需要具有一個平和的心態,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職業環境.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在數學學科方面給予及時指導、幫助,可以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使學校變成交流情感的精神家園,讓學生在這里學習、發展、成長.賦予教師這樣一種職業幸福感,可以讓廣大教師享受一種詩意、豐富一份涵養、延續一段生命.
三、數學教師的職業幸福以提升才干為必要條件
教師的職業幸福指數與教師教書育人,實現理想有很大關系.教師教書育人的理想得以實現,會使其身心舒暢.數學教師除了需要具有良好的師德以外,還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具有數學天賦、多維的思想,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就要求其在數學領域專業知識方面不斷精進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才能和教育專業知識,以此來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實現自身價值.所以認真完成教學工作,會使教師擁有成就感.教師需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以及專業的授課能力,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文化層次,不斷地探究學習,在自己的領域獲得職業幸福感.
在專業能力方面,教師應該具備多種能力.比如說對于教材課程的開發能力、教育的觀察能力、教育的表達能力,尤其是思維能力以及教學能力、聯想創新能力.教師只有不斷提升上述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增強職業幸福感.其實幸福很簡單,它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需要我們擁有一雙去發現幸福的眼睛.幸福很短暫,稍縱即逝,我們要用心去感受.
每一個學生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作為教師應該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差異,以不同的方式去對待學生,對學生進行不同的學習安排,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欲望,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完成自主學習;教師還可以通過營造一種學習情境,將學習任務進行分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教師來說,這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工作,會影響學生的人生.
四、探索幸福教育行動模式,形成學校精細管理格局
探索幸福的教育行動模式,形成學校精細管理格局.首先要彰顯學校的辦學理念,從學校的特色發展出發,從發現校園的特色開始,沉淀校園歷史文化,構建和諧校園氛圍,將幸福教育列入校園建設工作當中.另外,每位教師都希望從學校獲得更多的職業幸福感,每位學生的家長也希望孩子能夠接受優秀的教育,為將來步入社會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做充足的準備,因此,學校的教育尤為重要,學校的教育工作應該以圍繞學生的幸福學習和教師的幸福工作為主.
我們國家中國教育夢的實質就是要實現每個學生的幸福成長,人人都能成才.要想完成幸福教育,首先要讓學校先幸福起來.在整個校園中,教育工作的開展都是圍繞著幸福二字展開的.我們要在思考、探索之中不斷地踐行幸福教育觀念,努力實現學生享受成長的快樂,這也體現了教師的專業化教育方式.
建設幸福學校重在營造幸福文化,從室外的“幸福從這里開始”主題彩繪墻,“走進幸福校園 開啟幸福人生”樓宇大字,幸福教師、幸福學子長廊,到室內的“追尋幸福教育 享受教育幸福”大廳,“秀秀我的微幸福”系列主題文化墻,幸福教室的布置,無處不滲透著幸福文化的氣息.上好“幸福課”,組織“我的微幸福”講堂和“幸福教育論壇”,開展“秀秀我的微幸福”系列活動,逐步使師生、家長清晰地認識到幸福是一種心態,幸福無處不在.
五、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途徑
(一)當前中等職業教育中,特別是中等職業數學教育教學正在經歷著“信任危機”.數學是每一個學生從小就接觸的科目,數學存在人們的生活中,數學還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公共基礎課,但在學生心中其地位正逐漸被專業課所取代,故數學教師應將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專業或生活相結合,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有用,進一步提高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中職數學學習充滿熱情,教師才會真正獲得職業幸福感.
(二)把握職業教育的真諦,激活教師職業幸福的紐帶.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喚醒人們探索真理和追求幸福.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實現人生價值,培養學生感受和創造幸福的能力.近年來,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缺乏數學基礎、數學學習習慣和學習數學的信心,這給數學教學帶來了一些困難.作為數學教師,應該不斷鼓勵學生在平臺上分享他們對數學問題的獨特解決方案,以發展他們在公共場合表達自己的能力;要及時表揚學生的積極思維,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增強師生互動的積極性,要肯定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課堂上學生充滿了活力,他們積極探索的欲望也不斷增強,解決數學問題的獨特方法也不斷涌現.教師的成就感是自發產生的,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自發激活的,這才是真正屬于教師自己的幸福.
(三)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和感知快樂的能力.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師的特殊性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學校更加重視專業課程的設置,減少了高等數學課程作為公共基礎課程的總課節數,使教師認為他們沒有被重視.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就業競爭,更加注重專業課程的學習.這兩方面的矛盾直接造成對數學教師的心理沖擊.所以數學教師必須針對自己的特殊工作環境不斷提高自己綜合處理問題的心理素質和感知快樂的能力,才能應對教育環境中的一次次考驗.
六、結 語
作為一名中職數學教師,要想收獲最大的幸福,必須通過長期的實踐,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探索和創新,只有學生感到快樂和幸福,才能真正激發教師內心深處的職業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陳海龍.提高中職教師職業幸福感之我見[J].科技信息.2009(16):536.
[2]陳學金,鄧艷紅.近年來國內教師幸福感的研究述評[J].教育導刊.2009(3):25-28.
[3]曹光海,李建偉,林艷艷.高職教師主觀幸福感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2):190-191.
[4]曹俊軍.論教師幸福的追尋[J].教師教育研究.2006(5):35-39.
[5]張道理,華杰,李曉燕.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缺失與重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2):108-111.
[6]伍正翔.幸福的他者性與為了幸福的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12-15.
[7]王衛華.論整體幸福觀意義下的教育[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4):37-40.
[8]劉佳,明慶華.論教育與幸福[J].當代教育科學,2010(5):7-9.
[9]孟建偉.教育與幸福:關于幸福教育的哲學思考[J].教育研究.2010(2):28-33.
[10]朱哲.用幸福培育幸福:2009年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評析[J].人民教育.2010(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