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在完成寫作學習任務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和考驗,這些問題和考驗對于學生的寫作自信心的養成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養成更好的教學習慣和教學體系,并且讓學生能深入到課程之中,認識到小學語文寫作的美好和趣味。小學生需要得到教師的有效幫助和指導,并且成為一個熱愛寫作、善于觀察生活、樂于分享、積極動筆的人,學生應該在漫長的寫作之中,實現自我的長足提高和有效進步,由此讓自我面向未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分析;對策研究;教學探討
一、 引言
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全體小學生完成寫作任務的時候,不能不成為一個善于鼓勵學生的人,在鼓勵學生的同時,讓更多的學生品味到課程的趣味,深入認識寫作這件事,并且在深入認識寫作的同時,克服自我的毛躁心理、閉鎖心理和厭倦感。由此一來,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實現更大的提高和發展。教師應該讓學生懂得寫作的意義,并且能完善自我的寫作技法,還能感受到寫作對自我心靈的灌注。教師應該認識到更多的教學問題,在認識問題的同時確保學生進步。
二、 當下的小學生遇到的寫作問題分析
(一)小學生的寫作基本功薄弱
當下的小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的時候,存在著相應的寫作基本功不夠扎實的問題,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的時候,因為自我的寫作基礎不夠穩固,因此,在寫作的時候,總是存在著很多的佶屈聱牙的問題,也頗有語病,這些問題和障礙對于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也是不利的。小學生的寫作問題林林總總,其中一大問題是學生的寫作根基不穩固。
(二)學生的寫作熱情和積極性不足
小學生不僅僅在短時間之內提高個人的寫作基本功,同時也無法讓自我的寫作積極性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得到相應的提高和升華,這也是一個應該正視的問題。教師應該明確得到,學生的寫作興趣濃厚與否也是衡量一個學生是否能寫出好文章的重要評判依據。學生不能在寫作的過程中顯得勉為其難、無動于衷、百無聊賴,而是應該在寫作的同時,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和努力去完成相應的寫作任務,同時令自我的寫作潛力被激發而出,唯有如此,學生的寫作空間才能在無形中得到重大的拓展。
(三)小學生不善于使用相關的寫作素材
小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的時候,也存在著不善于使用寫作素材的問題,因為學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因此導致了學生的寫作文本總是出現著刻板、呆滯、乏味的問題。教師應該讓學生懂得收集資料的重要意義,學生在收集大量的寫作素材的同時,又能把相關的資料納入文章之中,還能讓學生的知識量、積累量得到相應的提高。小學生在下筆的時候,經常抱怨自己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事實上可以寫的東西有很多,但是很多的小學生不懂得如何應用相關的知識和素材,因此才造成了下筆無言的狀況。
(四)小學生的寫作核心素養低下
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應該成為一個有著強大的寫作核心素養的個體,在具備強大的寫作核心素養的同時,才能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是,當下的小學生在寫文章的時候,不懂得釋放自我的想象力、創造力、進取力,也不懂得打磨自我的語言技能,還不懂得讓本人成為一個更加積極的寫作者。這些問題的存在事實上反映出了學生的寫作核心素養的匱乏和不足。教師應該把寫作的重點、核心和關鍵要素通過形形色色的方式去傳遞給學生,繼而讓學生都懂得寫作的關鍵,由此一來,學生才能成為一個更加出色的個體。
三、 小學語文教師在幫助學生解決寫作問題時應該秉持的原則
(一)人文性原則
文學的本質是人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務必要凸顯出人文主義精神,也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明確到寫作的人文意義。一篇好文章必定是以人為本的,如果沒有了人的進入,如果文章的主旨和核心不是人,注定讓文章的生命力和表現力大打折扣。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課上,務必要凸顯出人的意義,強化人在寫作的世界中占據著的分量。同時,教師也應該讓學生更加懂得,每一個在寫作課上的學生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也應該高揚起個人的自尊和自信,由此才能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更大的提高和進步。教師不僅僅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技法,更應該從心出發,讓學生品悟到寫作的精髓。很多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根本無法觸及人的核心,同時也無法把握到人的復雜性和深刻性,無法通過自我的筆墨去呈現人本身的復雜的精髓,由此一來,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質量自然無法得到更大的提高和進步,這也是一個由來已久的重大問題,同時,這個問題也應得到解決的契機和可能。
(二)趣味性原則
當下的很多小學生在寫文章的時候,存在著很嚴重的趣味性不足的問題,學生面對著一篇文章寫作任務的時候,倍感吃力和無奈,因此學生的寫作能力也遲遲得不到相應的提高和發展,這是一個需要得到重視和正視的嚴重的問題。教師需要讓學生懂得:寫作的關鍵就是要體會到其中的趣味和美妙,學生就是應該克服自我的被動心理和畏難心理,以迎難而上的從容姿態去寫作文,由此一來,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實現更大程度的提高,教師應該讓學生重新認識到寫作這件事。
(三)知識性原則
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的時候,需要把更多的寫作知識投放在課程之中,繼而能讓更多的學生在寫作課上得到更大的啟發和收獲,并且也能讓學生成為一個善于用理性的態度去認識寫作這件事的人。當學生成為一個對非常理性的人,自然能讓本人的寫作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發展和進步。教師需要把起承轉合法、欲揚先抑法、填充案例法、設問、反問以及若干的修辭手法統統帶給學生,并且讓學生在寫作的同時,能掌握到更多的寫作技法,才能克服自我的寫作缺陷,取得更大的成效和突破,這對于學生的進步也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四)互動性原則
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的時候,需要成為一個和學生開展積極互動的個體,在開展積極互動的同時,也能讓學生認識到寫作的趣味和美好。小學生可以在寫作課上和教師就不同的寫作問題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和探討,在此同時,整個小學語文寫作課的寫作氛圍自然也能變得更加積極,并且讓更多的學生融入課程之中,由此一來,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習趣味性、學習積極性必然能實現更大程度的提高和發展。教師應該成為一個善于幫助學生的人,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協作和探討,令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和諧。教師也應該和學生實現更加穩定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敞開自我的心扉,把“教學相長”的道理牢牢地記在心中,由此讓學生更加懂得進步的意義,也能明確到寫文章的實質就是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和交流,在彼此互動、溝通、交流的同時,學生自然能成為一個更加出色的個體。
四、 小學語文教師的具體教學辦法分析
(一)讓學生增強個人的寫作學習興趣
小學生要成為一個提高自我的寫作學習興趣的人,并且能在提高自我寫作興趣的同時,認識到寫作的本質是充滿趣味的,并且一個學生在寫作的同時,釋放自我的情緒,重新認識到自我和世界、自我和他人之間的關系,由此一來,學生自然也能克服本人的負面情緒和惰怠情緒。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心地去寫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例如,自己最開心的一天,自己最喜歡的一個人,自己最好的一個朋友,自己和父母親人的關系等等。
(二)讓學生懂得學以致用的相關道理
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的時候,需要讓學生成為一個學以致用的個體,并且能把更多的課程養料儲存在自我的心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把起承轉合寫作法、欲揚先抑寫作法、前后對比寫作法、“烘云托月”寫作法等等呈現到寫作之中。教師不能讓學生成為一個懶惰懈怠的個體,而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個頭腦冷靜、心懷寫作喜悅和生活熱情的人。很多小學生的文章存在著乏味感,這種乏味感是不足以文章的感染力得到提高的。為此,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寫作的樂趣,也要成為一個更加用心的寫作者。教師要讓學生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要善于精進自我的寫作能力,在寫作的同時,克服個人的刻板認識,使用最恰切的文字去傳情達意,表達自我的心中情感。
(三)讓學生能養成勤于動筆的習慣
當下的小學生存在著另一個重大的問題在于自我的寫作意愿很成問題。正是因為學生的寫作意愿很成問題,因此學生在漫長的寫作之路上沒有能養成足夠出色的習作能力和寫作核心素養。教師需要對此加以反思和自省。教師應該積極地幫助學生養成更好的寫作習慣和練筆習慣,讓學生懂得成為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寫日記、寫隨筆、寫周記、寫心得,通過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練筆和練習,鍛煉自我的寫作能力和隨筆能力,并且養成寫作者和文字之間的親近關系,當教師能養成學生和文字之間的親近關系,自然能讓更多的學生懂得更多的寫作道理,讓學生不再成為一個紙上談兵的個體,而是一個通過寫作實踐和練習去提高自我的人。
(四)讓學生懂得觀察生活、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端倪
小學生應該成為一個善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人,當學生的觀察能力實現重大的提高的時候,教師自然可以更加從容地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并且讓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能更加從容地實現自我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挫萬物于筆端這幾個字不再是一句空話,教師有著讓學生相應的實現契機和可能。教師需要保持一種更加平和的狀態和姿態,在此同時,又能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和飛躍。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個人的觀察能力,懂得發現生活中人所共見卻筆下皆無的內容。
五、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要成為一個熱愛學生的施教者,并且應該讓學生在寫作的同時,也能提高自我的寫作熱情,在寫作的過程中,鍛煉個人的寫作觀察能力,并且培養自我和文筆之間的默契程度,從而能寫出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同時又能把自我的寫作色彩注入文章之中,由此一來,學生的寫作潛力自然能實現更大程度的提高和發展。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自我的缺漏,逐步實現提高。
參考文獻:
[1]孟蕙.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11),5.
[2]安淑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J].學周刊,B版,2019(3):107.
[3]朱紅.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讀寫算:教師版,2019(24):62-63.
作者簡介:劉靜,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幸福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