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儀 薄春冬 唐云幸 陳健華
【摘要】伴隨著我國建筑的高速發展,建筑體量、建筑面積、建筑復雜程度也在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如何對愈加龐大的工人群體進行合理的生活管理,已經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上海移動臨港IDC研發與產業化基地(二期)項目中建筑工人生活區物業化管理研究,分析了新時代下如何進一步突出“以人為本”核心理念,做好工人生活服務工作等諸多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了相應管理模式,為其他類似項目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建筑工人;物業化;新時代;人文關懷
近些年來,在“十三五”規劃的提出以及國家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業超高層、大面積的項目逐步增多,形成了龐大的建筑工人隊伍,給總包管理帶來的較大壓力。做好新時代下物業化管理工作,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會大大提高總包管理效率,提高工友生活質量,使工友感受到家的溫暖。
1、工程概況
1.1項目概況
上海移動臨港IDC研發與產業化基地項目(二期)項目總建筑面積15051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49171m2,地下建筑面積1347m2;本工程由7棟數據中心廠房、門衛和地下水池及泵房組成,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在施工高峰期將有1000余名工人,由于現場場地緊張,不具備布置大型臨設的條件,工人生活區為自行外租場地布置。
1.2工友村概況
項目結合實際,通過科學合理策劃設計,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村莊文化—“新時代筑夢村”。實行物業化管理,全村面積20000m2,布局分為解放村、建國村、改革村、新時代村,共11棟建筑;最多可容納1100名工友;村內配置了物業辦公室、理發室、醫務室、圖書室、工友學堂、便民超市等,以滿足施工人員各方面需求。
2、新時代物業化管理必要性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邁入新時代,追求高速、高效發展階段,隨之而來的,是建筑施工在全國各地的全面展開,如何對愈加龐大的工人群體進行合理的生活管理已經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但由于各方面條件限制下,建筑工人存在著受教育水平低、人員素質不高、對于管理要求存在抵觸心理等狀況,加之長期遠走他鄉,思鄉情緒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由此引出了一系列可能破壞生活區環境的問題隱患,若不進行科學合理管理,將會對施工進度及安全管理造成一定影響。
由此可見,建筑工人生活區管理需以合理、高效的模式進行。但我司作為總承包公司,并不具備相關專業管理人員,即使安排了負責人員,也無法保證管理的科學合理性,需長期不斷探索革新管理方式,耗費大量資源。
綜上所述,聘請專業的物業管理團隊,對生活宿舍硬件設施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建設,對生活日常管理進行合理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3、新時代物業化管理應用
3.1基礎管理
新時代筑夢村實行村長負責制加物業模式管理方法,設置新時代筑夢村村委會暨物業辦公室,由項目部管理人員任村長,總體負責工友村事宜,物業經理外聘專業人士負責;每棟宿舍樓設置一宿舍長,一般由班組長擔任,劃區域進行分管。
3.2綠色環保管理
建筑工程綠色施工同樣包含著建筑工人生活區的節能環保狀況,完善工友村生活體系不僅能保障工人的日常生活及施工的正常進行,也體現出項目部以“五節一環保”為基本約束,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的施工理念。
(1)以物業化管理提高生活區環境標準。在搭設臨時設施的基礎上,由物業安排專人每日進行衛生清理,定期進行消毒殺菌;另對于蚊蠅較多區域,購置電蚊拍、滅蠅燈、捕蠅籠及電子滅蚊器等設施設備,營造舒適寧靜的施工生活環境,提高工人休息質量。
(2)針對綠色環保要求,項目部利用無線水電監測系統,實時了解生活區水電使用情況,并進行合理管制。為進一步達到節能效果,使用其他能源代替電能,例如:太陽能路燈、空氣源熱泵,此外,還在工友宿舍統一設置USB充電接口,在節約用電的同時,降低大功率電器使用危險。
(3)在每扇窗戶上張貼節約用電、垃圾分類等相關宣傳標語,在節省窗簾成本的同時,又進一步推廣了綠色環保,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
3.3人文管理
以人為本是新時代下建筑工人生活區管理的大勢所趨,是進一步完善總承包管理的必然要求,項目部堅持人性化管理,以工友生活滿意度為指標,多措并舉提升工友生活質量,營造舒適生活環境。
(1)為加強項目人性化管理,項目在生活區單獨設置夫妻間,并每月象征性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很好的解決了男女混住問題。
(2)利用辦公區后方空地,建設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運動場所,豐富工友娛樂生活,并定期舉辦賽事,營造融洽氛圍。
(3)設置理發室、醫務室、圖書室、工友學堂、便民超市等,確保了工友生活質量的同時,使工友感受到家的溫暖。
3.4安全管理
(1)考慮到項目區域位置特殊性,在6-9月易遭遇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對每棟宿舍進行鋼管加固,并在每次臺風前進行安全檢查,進一步提高臨設穩定性,降低了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安全風險。
(2)考慮到工友村人員密集,臨設一旦遭遇火災,后果將極為嚴重,項目部安排每棟宿舍樓設置一消防栓,每三戶設置一消防器材,在食堂重點進行消防設施布設,并每季度組織工友進行一次消防演練,切實提高安全意識,降低安全隱患。
3.5智慧工地管理
隨著科技發展的不斷進步,5G新時代的到來,智慧工地的推廣應用已是大勢所趨,工友村作為施工項目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也要落實智慧工地應用推廣。
(1)施工人員現場出入管理一直是一個難點,傳統利用刷卡閘機記錄弊端在于無法杜絕代打問題,為此項目部采取人臉識別系統進行出入管理,識別時間小于0.5s,準確率可達99%以上。確保了考勤準確真實。
(2)針對管理人員無法24小時全程在崗,設立遠程監控管理系統,對每棟宿舍樓采取實時監控,由物業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對處于管理盲區所發生的事故做到有跡可循。
(3)為保障快件不被錯取、漏取,設立智能快遞柜,可以識別、存儲和管理快件,24小時全天候提供自助服務。
(4)采取無線水電節能監測系統,通過電能表、水表等獲取生活區電耗及其相關電力參數和水耗等能源信息,再由數據傳輸層上傳至節能管理監控系統數據庫服務器,實時了解工友村用水用電狀況。
4、新時代物業化管理優勢
在總包管理的大背景下,新時代物業化管理有著較為突出的三大優勢,一是一是管理體系更完善;二是管理人員更專業;三是管理質量更高效。
(1)管理體系更完善。專業的物業管理團隊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基于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系統的管理方法,快速制定出符合項目基本狀況的生活區管理制度辦法,從而大大節約了各方面資源的消耗浪費。
(2)管理人員更專業。物業公司管理人員基本都具備相關業務資質,經過了嚴格的專業培訓。對于生活區日常管理、突發情況處置都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和針對性辦法,可保證施工過程中,生活區全程達到安全穩定目標。總而言之,物業管理人員相較于總承包單位管理人員具有突出的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優勢。
結語:
綜上,伴隨著建筑工人隊伍的愈加龐大,總承包單位進行工人管理的方式已逐步跟不上時代的變遷,革新管理模式,引入物業化管理,必將成為新時代下最為高效的生活區建設模式。通過物業化管理,進一步提高工友生活水平,降低生活區安全隱患風險,營造項目大家庭氛圍,切實提高工友生活幸福指數。讓工人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積極的工作心態進行工程施工作業,從管理方式上提高工人勞動效率,為工程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郝雁峰.芻議建筑施工生活區節電設計和安全用電管理[J].科技風,2015(17):172.
[2]郝彤琦,閆恩誠,馮昊.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項目文化建設[J].農機化研究,2002(03):199-200.
[3]宋永娟.建筑工人生活區物業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