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各項能力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對于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此時知識積累倒不是最為重要的,主要是幫助學生培養起對知識的全面認知,讓他們能充分意識到學習知識學是要應用的,而不是將其束之高閣。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讓學生明確,不是去比較誰的知識積累得多,這樣只會讓自己變成知識的容器,而非應用者。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對各項素養培養的要求。在每一門學科中都有自身的素養要求,在語文這一門學科中也是一樣的。所以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如此才能讓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提升自己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這才是教育最為重要的目標。文章就此展開,立足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首先簡述了語文素養的內涵,其次就其必要性做出分析,最后重點探討了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語文素養
一、 引言
當今時代在不斷的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前社會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也就是在做一件事時要有創新性思維,而不是死板地去套用一些公式。相應地在教學中也要明確這些要求,積極響應轉變教學方式。語文這一門學科長久以來受到的誤解非常大,很多人認為這一門學科就是背一背記一記,其實這樣是沒辦法學好語文的?;蛘哒f采用這種方法只能學到皮毛,所以現在越來越強調語文素養的培養,也就是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積累、語言運用、情感發展等多個方面,下面將進行具體分析。
二、 語文素養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特點,承載著培養學生未來發展所需關鍵能力的責任。在語文這一門學科中,知識內容非常豐富,體系比較龐大,教學的過程中,既要讓學生增長知識,還要關注情感發展,這些共同構成了語文素養的要求。具體來說,語文能力、知識、語言積累、品德、思維等都屬于語文素養,其范圍非常廣,若對其進行總結提煉,可以得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在語文方面的一些表現,這對于他們的發展來說是最基本的要求,包括學識、能力以及技藝、情感態度這些方面。
三、 必要性
第一,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必然性要求。當前素質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所以廣大教育工作者也充分認識到了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再要求他們一味地去記或者背誦一些知識,而是更看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一些綜合能力的發展。
第二,這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上文提到素質教育,將學生的綜合發展看得比較重,這也充分說明了,在教學中要及時做出轉變,不能只顧著給學生講解知識,讓他們不停地去記憶,去背誦。尤其對于語文這一門課程來說,本身內容就非常豐富,如果只是這樣去記去背,無法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創造力等多項能力,這樣一來就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是非常契合素質教育理念要求的。
第三,這是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必然選擇。對于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是希望能不斷提升教學效率,這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最期盼的。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師來說,面臨的是年齡較小的學生,此時他們的思維發展都處于關鍵時期,若在這一時期能夠打好基礎,做好啟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是有極大幫助的。所以語文教師所肩負的責任也比較重。但是教學效率的提升,并不是盲目的讓學生去不停地做題或者背誦課文。語文素養的培養要求給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即在教學中,我們究竟想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答案當然是智慧者,所以在語文教學效率提升的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點有很多,不只是知識積累。所以從這一個角度來看,語文素養的培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是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的。
四、 培養策略
(一)重視知識積累
通過上文對于語文素養的簡要分析,可以明確的是語言素養包含的內容非常多,但總的來說是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在各個維度都有具體的要求。而在這其中知識積累是最為基礎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多關注這一項內容。由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還比較小,自控能力較弱,所以在對一些知識的學習時往往不夠敏感,只有教師要求他們記的時候,學生才會多加關注。并且語文知識非?,嵥椋e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難以在短時間內突擊完成。所以在平時講到一些關鍵字詞時,就要提醒學生重點關注可以做一個摘錄本,將這些內容記下來。比如在一年級上冊課文1中,學到《秋天》時,可以讓學生重點記憶“一”的不同讀音,如:一片片葉子;一群大雁。學到《小小的船》時,可以引導學生記一些形容詞,比如彎彎的月兒,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學到《江南》時,要求學生全文背誦。像這樣從積累字詞入手,再到積累句子,最終實現語文知識積累的目標。在這一部分內容中,教師需要注意,雖然同為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一年級和二年級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主要側重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因為他們在看到一些陌生的漢字時,會覺得復雜難寫,從而對語文知識產生畏懼心理。而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字詞積累基礎,此時可以重點要求他們進行句子積累關注,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語言組織能力的提升。
(二)鍛煉學生的語言技能
語言知識學來是要運用的,尤其是語文這門學科,學生在課堂上會學到各種字詞,學到一些語言表達技巧,在實際生活中就要加以利用,這樣才能對知識融會貫通。這也是語文素養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鍛煉學生的語言技能,在部編版教材中,從一年級開始就設立了口語交際這一板塊,學生平時在課堂上要對課文進行分析、學習,還要進行一定的小練筆練習,到三年級開始就接觸作文。這些都是對學生語言技能的鍛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表達,看到好的句子或者詞語時,讓他們也可以仿照這個樣子說一說。比如在《四季》這一篇課文的學習中,就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的說法來說一說自己眼中的四季。此時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引導,比如課文中的“草芽尖尖、荷葉圓圓、小鳥、青蛙”都分別是春天以及夏天中的一些典型事物,學生在仿照著說句子時就可以由此入手。此外,還需要從教材入手,合理利用口語交際這一個板塊,對學生多加訓練。比如一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練習:我們做朋友,讓學生學會介紹自己。設計相應的活動,學生可以自由組合,進行練習。
(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有比較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學習效率自然會得到有效提升,這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也是語文素養要求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對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展開語文教學時,也要關注到這一點,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對此,要求教師在平時講課的過程中,不能只讓學生跟隨自己的思路來進行,而是要給他們留出時間讓他們獨立思考,這才是思維培養的重要環節。比如在講解《小蝌蚪找媽媽》這一篇課文時,在初讀過后,進入再讀階段,教師可以提出:小蝌蚪是怎么長成青蛙的?哪位同學可以把這個故事講一講?這樣就給學生提出了具體的問題,他們閱讀的過程中也會多加思考,而不是盲目地一行一行看過去。很多學生在面對一項問題時,常常會依賴教師,希望從教師處得到提示以及指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會發現,這一部分學生常常在教師的指導下能順利解答問題,理解閱讀內容等,而且看起來對這些知識也已經掌握得非常透徹了,但是一旦沒有教師的引導,即使同樣的問題,學生也很難回答出來。如果對問題稍加變化,那么情況會更糟糕,這就是學生沒有形成獨立的思考思維帶來的弊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學生在平時及時記錄課堂聽課中不理解的部分在下課可以和同學交流或者請教教師,這屬于學習行為習慣。此外還有思考習慣,教師要在教學中多提問,讓學生在一節課中思維都能處于活躍狀態。如此便可以讓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實現語文素養的培養要求。
(四)滲透文化素養培養
很多人對語文這一門學科有一定的誤解,認為這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知識,更有甚者認為語文學科不需要學習,自己就會使用這些知識。其實語文這門學科內涵非常豐富,它承載著傳遞文化教化人的重要職責。在語文教材中有非常多有著深厚人文素養內涵的課文,教師可以對此進行深入挖掘,將其逐漸滲透在教學中。雖然小學生對這些內容可能無法順利理解透徹,但也應該讓他們明確文化傳承的必要性以及自身所肩負的責任。語文學科語文知識的范圍是非常廣的,如果只將其局限于教材上的文字理解,那必然是誤解了語文教學。教材上的知識以及內容是基礎,在教學中需要教師不斷地向外拓展,深挖其中的文化內涵。從而讓學生增長知識的同時,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比如在小學二年級上冊,課文4以及課文5中有一些寓言故事,在講解的過程中不是只讓學生聽一個故事,而是要讓學生領會內涵,此外還有漢字文化內涵。如《我要的是葫蘆》,可以從“慢”字的教學入手,引導學生觀察這個字,從“曼”入手,提供字源字形知識(如圖1),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它的含義,了解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圖1?曼的金文(上);曼的篆體(下)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文素養的培養有著非常強的必要性,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一定要多加重視。尤其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要重視語文素養的培養,從知識積累入手,再到對語言知識靈活運用,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再在教學中滲透文化素養培養,從而讓學生能更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靜麗.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J].魅力中國,2017(23):156.
[2]牛月霞.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J].山西青年,2020(6):165.
[3]彭幸.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J].語文課內外,2019(12):277.
[4]王琳.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1):179.
[5]措珍.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9(3).
[6]王麗莎.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
陳桂珠,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實驗小學新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