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纓智
【摘 要】 課外閱讀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對培養學生品行有著重要作用。通過課外讀物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學生將來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尤其是小學德育教育中,課外閱讀占據重要地位,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圍繞課外閱讀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展開討論,探索有效滲透策略,希望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建議,以充分發揮課外閱讀的價值性。
【關鍵詞】 小學德育教育 ?課外閱讀 ?作用
引言:
新課程改革的作用下,德育教育成為小學教學重點,運用課外讀物,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含量。通常,教材內容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但是也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增加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發展至關重要。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小學德育教學中課外閱讀的作用展開研究,希望為我國教育事業獻出微薄之力。
一、課外閱讀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課外讀物的種類非常多,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和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尤其是現代教學體系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通過課外讀物,有助于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結合實際教學經驗來看,課外閱讀的作用主要體現為以下兩方面:首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過程中,學生會主動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以及敘事流程,并且通過自己的理解,深入文章主題,掌握文章主旨,經過長期培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能力;其次,培養學生的良好性情,課外閱讀的題材種類繁多,表達不同情感和精神,能夠增強學生的辨別能力,從而塑造良好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滲透策略
(一)挑選優秀的課外讀物
課外讀物往往是教材內容的延伸,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學校可以定期舉辦課外閱讀活動,形式多樣,比如閱讀比賽、討論會等,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或表現,推薦不同的課外讀物,讓學生不斷學習課外閱讀的精髓,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發揮課外閱讀的作用,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生活和學習,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比如,小學生要每天按時交作業,但是一些孩子缺乏自律性,加上家長對學生培養不夠重視,使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完成課后作業;交作業時,容易說謊或者找借口。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書籍《木偶奇遇記》,鼓勵學生主動閱讀,并且與其他同學分享讀后感,讓學生認識到說謊不是好習慣,引導學生積極改正錯誤,達到課外閱讀的預期效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二)挖掘經典讀物的內涵
好的課外讀物,可以啟發學生思維意識,還可能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通過課外閱讀訓練,不僅能拓展學生的視野,還能培養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尤其是經典讀物,賦予更強烈的精神和內涵。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增加經典讀物教學,讓學生通過閱讀和學習,更好地理解文章思想,鼓勵學生記錄自己喜愛的句子或段落,經過點點滴滴的積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對寫作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比如,《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進行語文《曹沖稱象》教學時,教師抓住最佳時機,將名著讀物或片段推薦給學生,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鼓勵學生自行閱讀,激發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通過人物描寫和事件,讓學生對智慧人物產生崇拜,促使學生提高自身要求,發展成為社會所需人才。
(三)開展線下閱讀平臺
善用課外讀物,開展德育教學。學校可以通過舉辦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或者構建線下閱讀平臺,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閱讀課外讀物當成一種自我修養和增長見識的主要途徑。同時,組織學生去線下閱讀平臺進行閱讀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注意閱讀方法,每閱讀一本課外讀物就將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通過這些感悟的積累,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慢慢養成良好的品德素養,促進綜合核心素養能力同步發展。
比如,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圖書館進行閱讀,借助圖書館的有利資源,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圖書館的書籍種類非常多,可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閱讀需求,進入圖書館之前,說明圖書館的閱讀要求,讓學生嚴格遵守規則,提升學生的規則意識,讓學生在圖書館的有利平臺下,高效開展課外閱讀,以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四)開展生生深度互評
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開展生生之間深度互評,讓學生在互相交流和鼓勵中高效學習。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方法多種多樣,相互點評是其中一種,在現代教學體系中得到廣泛運用和推廣,并且取得了顯著成效。可以看出,生生深度互評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重要途徑。實踐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自己閱讀感想,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理解問題的角度存在很大差異,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拓展學生思維,取長補短,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又可以督促學生積極完成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
比如,由一名學生上臺分享《小英雄雨來》,讓其他學生對分享內容進行點評,教師則以引導和輔導作用給學生提供教學服務,讓所有學生以正面、積極的心態評價文章思想,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具備敢于挑戰的精神,不斷磨練學生意志,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課堂閱讀訓練是小學德育教育的重點內容,首先要求教師認識到課外閱讀的作用以及對學生發展的影響,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有針對性地引入課外閱讀,采取不同的訓練方式,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需要教師掌握滲透課外閱讀的方法和策略,從學生角度出發,找到適合的方法,通過課外閱讀訓練,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幫助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不斷挖掘課外讀物的精髓和情感表達方式,為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惠婷.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3(26):356-357.
[2] 錢偉鵬.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德育教育模式創設與實踐研究[J].才智,2019(36):139.
[3] 陳曉艷.談小學生課外閱讀動力的激發[J].華夏教師,2019(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