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
摘 要:中國畫是完完全全屬于中國在藝術造詣上的一個體現,而作為一個中國人,不管是文化課學習還是藝術課程學習都需要在心中有一個標桿,讓自身能與中華文化互相結合,中國想要實現“中國夢”就需要有無數個中華兒女在日后帶著中華民的文化以及藝術去傳承、發揚。現如今現代化技術的出現讓太多的古藝術被人們淡忘,但是只要一提到中國畫,每一個人都會覺得好熟悉。對于這個中國傳統藝術的代表,我們如何才能更好的傳承這一畫風體系,讓這一體系能更好的在世上存在,能不斷改善,隨之走出國門邁入世界呢?這是我們應當考慮的問題。筆者以為,童子功有一定的必要,尤其是在學校當中學習美術課程時,對于中國畫進行講解,剖析更有于學生熱愛,喜愛中國畫,能更好的讓中國畫被更多學生喜愛,從而延續中國傳統藝術,替祖先繼續傳遞中國畫中的民族精神以及藝術品德。
關鍵詞:中國畫;初中美術教學;傳承
教育事業隨著科技、經濟的發展,不斷發生改變。當人們文化發展達到一定程度后,會開始注重“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道路,因此新課程改革,中國開始了教育全方位發展,德、智、體、美、勞、缺一不可。這讓藝術類學科在小學、初中、高中逐漸被人認可。對于美術教學來講,不僅僅是要學習素描、色彩等方面的學習,對于中國畫也應當給予一定的重視,中國畫是中國藝術在當代體現的代表,并且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中國畫包含了詩情畫意,具備弄弄的中國風色彩。在初中美術教學當中加入中國畫的學習,筆者以為對于弘揚中國文化,培養學生民族精神均具備一定的幫助。基于此,筆者對該問題進行論述分析,并且在其中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議。
一、初中美術課堂學習中國畫的必要性
中國畫最早起源于漢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并且在漫長的發展當中,融入了濃濃的民族色彩。具備中國美學獨特的特點,如果初中學習能加入中國畫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更深刻體會中國文化精髓,也能培養學生自身的民族情懷。尤其是隨著新課改的出現,素質教育力度的不斷擴大,對于藝術課來講,有必要讓學生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因此,在出眾教學課堂當中推廣中國畫進入到中學課堂,可以有效的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
二、中國畫的特點、優勢
我國古代從開始有作畫開始,中國畫就逐漸開始了萌芽,最開始被人們稱之為丹青。以墨為基礎,通過干濕程度不同、濃淡程度不同的墨來體現出不同的風格意境,這種作品當完成之后,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于學生來講,如果中國畫能在其中傳承,不僅可以讓學生自身對于中國畫的喜愛程度會增加,同時還能讓學生自身體會到作畫的快樂。宣紙與墨是最簡單的作畫工具,在其中任意揮灑之后與自身所想、所聽、所感互相結合,最終體現在紙上是學生心情的傳遞,也是學生自尊心的滿足。
三、傳遞民族傳統文化、弘揚中國畫
中國畫是具備自身獨特魅力的一個畫種,對于我國教師來講也需要提升自身的審美觀念,雖然中國畫看起來較為簡單,但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心境以及經歷去揣摩,才能完成一幅好的作品。中國畫的創造建立在,欣賞、臨摹、寫生的前提之下,每一個前提都不可以草草略過,只有在各個環節深入感受,才能形成一個過硬的模板以及積累,保證自身落筆結構的準確,才能讓作品自身的內涵以及底蘊體現出來。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對學生上課需要在課前對所需要講的課程進行學習、準備。只有當教師自身專業程度過硬才能讓才能更好的為學生帶來更為專業的中國畫解析。
四、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當中中國畫的教學現狀
(一)教學手法單一
雖然初中教學當中已經融入了中國畫教學,但是課堂教學方式有待提高,目前來看,我國初中中國畫教學的形式過于簡單,單調,導致學生自身對于中國畫的學習程度偏低,再加上受到作畫工具材料的限制,讓學生在作畫過程中不能對毛筆的干濕程度進行控制,就算教師不斷示范,但是學生自身也無法全面掌握要領精髓。
(二)學生對于中國畫理解較淺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讓世界逐漸變成了地球村,尤其是來自西方的思想,對我國產生巨大影響,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對我國的教育以及學生自身的思想都會產生影響。因為西方思想文化在美術當中體現出來的更多的是素描以及色彩等,中國畫則與其不同,而大部分同學都認為素描及色彩是繪畫主流,所以對中國畫的重視程度也相對偏低。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在內心認知上就有了偏差,所以也很難提升自身對于中國畫的學習熱情。
五、中國畫的傳承實踐路徑
(一)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如果學生心中對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壞沒有一個標桿,那么就沒辦法去做出好的作品。因此,對于學生來講,首先需要學生認真的先行中國畫,只有欣賞過后,才能了解中國畫的作畫真諦。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對比評價的方式去討論中國畫。之后通過對比,分析中國畫的差異以及不同之處,以此為基點對學生講述中國畫的作畫要領。比方說大家較為熟悉的《清明上河圖》,圖中的一草一木、鬧市、店鋪都是值得退票以及思考的,尤其是圖畫當中不同階段螺旋式交換的換面,更能體現中國畫的構圖嚴謹。對于這些進行分析之后,逐步提高學生對于生活的提煉,讓學生自身對于中國畫有一個根本的認知,才能讓其更好的去學習中國畫。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活躍課堂氣氛
中國美術課堂學習中國畫可以借助有效的現代化設備,如多媒體,多媒體教學在課堂當中十分實用,美術課程借助多媒體投影,能讓中國畫更好的體現在學生視野當中。利用多媒體去體現事物的不同點,如樹葉,觀察樹葉不同的紋理變化以及疏密程度。對畫中不同景物進行移動,對畫進行重組,讓學生進行觀察,這樣也能讓學生對于中國畫產生好奇感,多媒體教學是美術課堂當中筆者較為推崇的一個形式。
(三)教師做好中國畫示范
教師在課堂當中需要做好示范的作用,學生在其中認真觀察教師在如何作畫,從中學初要點,自身再在獨立的思想當中加之其他元素,形成自身所固有的特點。比方說在畫梅花時,那種孤傲的感覺以及意境應當如何利用筆墨創作就需要一定的功力,而學生想要做好,就需要不斷的打磨,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上進心提升,通過示范還會激發學生動手欲望。當然學藝術的孩子在叛逆心上都是非常強的,因此如果教師在課堂當中程度沒有的到學生的認可,那么很可能導致學生興趣喪失。因此,對于教師來講,需要具備強大的額作畫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并且示范需要在學生的承受范圍之內,在重點問題時應當詳細講解。
(四)激勵學生自身學習意識
在課堂之中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研究中國畫創作,教師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創作精神以及創新精神。比方說《梅竹精神》這個課程。教師在為學生分組之后,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創作,可能有的學生會利用墨汁,用嘴將其吹出枝干,也有可能有些學生用水粉畫梅花,可能還有其他性質的梅花產生,這種方式不僅讓梅花顏色上變得更為豐富,還展開學生想象,解放學生天性。根據自身的所聽所想所看,以及自身的感官等,根據感覺描繪出自身對于梅花的看法以及印象,這才能讓中國畫真正的發展起來,才能讓學生對中國畫更為熱愛。
(五)舉辦中國畫展覽
畫展是一個較為重要的條件,當教師收集學生的繪畫作品之后,選擇優秀的進行展覽,不僅能為其他學生提供工筆、寫意的靈感,還能讓山水、人物等繪畫要點體現在其他學生面前,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其他學生的上進心以及自尊心,還能讓學生與學生女鬼劍互相學習。雖然中國畫的學習比較枯燥,但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講,正處于一個喜動的階段,因此對于樂趣是可以不斷培養的。教師在其中也可以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更為積極參與到其中,以此來提升學生興趣,更好的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六、結束語
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之一,對于初中美術課程來講,可以進一步去創造發揚中國畫在國家的傳承。教師在其中需要做好引導工作,不斷強化自身專業水平之時,掌握中國畫的技巧以及表現方式,同時還需要想方設法激勵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學習熱情,以此來更好的傳承中國畫在國內的發展,讓中國畫有一天可以邁出國門、走出世界,在世界上得到各國的認可,傳播中華民族的藝術風格以及民族精神。
參考文獻
[1]劉曉源.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國畫在幼師教學中的傳承[J].大眾文藝,2014,000(016):242-243.
[2]白聯晟,崔強.青綠山水繪畫技法(中國畫技法教學系列叢書)[M].同心出版社,2005.
[3]盧禹舜,賈德江.2011中國國家畫院師生優秀作品集[M].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1.
[4]胡昱.淺談中國傳統繪畫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意義和應用[J].小作家選刊,2016(6).
[5]倪春林.本土優秀傳統美術文化在學院國畫藝術教育中的傳承與應用[J].當代人,2010(8):78-79.